分享

变滩涂为良田!平湖首次引进的“海水稻”长势喜人

 碱地物语 2020-07-06

  

“2758”是平湖发展的独特密码。平湖有27公里长的海岸线,沿线的滩涂、湿地众多。今年平湖首次引进“海水稻”,变滩涂为良田,自今年5月初插秧种植以来,目前该试验基地的海水稻长势喜人,达到预期试验目标。

在平湖市海洋生态修复繁育基地,首批试种的海水稻扎根在海塘边的试验地里,吹着微微海风,灌溉着来自杭州湾的海水,绿油油的十分茁壮,基地项目经理牟鑫与几位技术员一起查看海水稻的生长情况并进行记录。“已经长了快一个月了,目前长势良好,形态与寻常水稻差不多,但因为由海水种植,营养上要更加好。”牟鑫告诉记者,为了适应杭州湾的海水以及土壤,他们选择了耐盐度大概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十的玉香油占、广品美占等四个品种的海水稻,经过育秧今年5月初插秧种植。

变滩涂为良田!平湖首次引进的“海水稻”长势喜人

淡水种植水稻尚且不易,种植海水稻更是困难重重。据牟鑫介绍,海水稻种植需要适应平湖的气候、土壤、水环境,不仅需要不断加强人工管理,还需要引进新技术。“我们把可降解的环保材料铺在整个稻田里,这样一来除草剂就省了,效益也更高。”牟鑫说。

据了解,这批海水稻预计今年9月成熟,届时平湖农业部门将会对海水稻的耐受度、产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一旦海水稻试验成功,预计在沿海滩涂、湿地进行推广,将在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促进粮食增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种植1000亩海水稻,按照每亩产量500公斤计算,应该有500吨的粮食可以增产,而独山港镇有许多滩涂地还没有利用起来,今后有望成为独山港农业领域新的增长点。

变滩涂为良田!平湖首次引进的“海水稻”长势喜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