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不懂《前任3》的票房,是不是因为没有前任?

 娱乐硬糖 2020-07-06

如果说《妖妖铃》靠排片优势首日票房近亿,是2017年内陆影市最后一桩“冤假错案”。那么《前任3》低口碑下的13天15亿,就是2018年内陆影市第一桩“惊天奇案”。

截止昨日(1月9日),上映第12天的《前任3》仍势不可挡,以45.3%的排片席卷67.9%的当日票房。如此强大的观影热情,以至于今天,该片已经上映第13天,排片占比还轻微上涨了。

没名导、没大咖、关键是还没口碑,作为新“三无”电影的《前任3》,一度以性喜剧形象登场,如今却以超15亿的票房向情怀大作方向前进。

一时间,关于谁在看《前任3》成为了最受关注的话题。票房注水?小镇青年?三俗狂欢?当高票房建立在低口碑之上,过去几年电影市场正在重建的价值认知体系再次崩塌。

看不懂《前任3》的票房让人感到焦虑。这种焦虑甚至比《小时代》系列更让人沮丧。郭敬明粉丝、消费主义、华服美眷……我们纵然自己不喜欢,也完全能想象为何有人为《小时代》着迷。

但当看到那些撕心裂肺的《前任3》影评,硬糖君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看不懂《前任3》的票房,是不是因为没前任啊?

“注水了”?

作为成本最多只有3000万、前两部票房加起来也只有3亿的普通都市爱情喜剧,《前任3》眼看着凭借低口碑走出了惊人的票房逆袭曲线,在挺进国产片前十的同时,也引发业内震惊。自以为机智的硬糖君的第一反应确实是: “注水了”?

论卡司拼不过《解忧杂货店》、《妖妖铃》,论口碑拼不过《芳华》、《妖猫传》、论制作拼不过《二代妖精》,那么《前任3》为何能拿下单日超40%的排片和2亿日票房。

当所有的劣势被票房抹平,不注水谁信呢?所以,不少网友怀疑《前任3》是否票房注水,不只是单部电影是否作假的问题,而是中国电影是否保持底线的问题。

目前的电影市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绝对“干净”。所以,在网友的共同“努力”下,关于《前任3》注水的一些影院上座截图还是被曝光出来。尽管导演称不需要“买面子”,华谊称“为何没文化自信”,宣传方称“良心制作”,还是有网友抱怀疑态度。

但是必须指出,尽管有一些不“和谐”的截图出现,但是《前任3》的网票占比却异常稳定。这和国庆档大面积注水不同,国庆档大面积注水,除了上座率和票房占比、排片率严重不符外,网票占比大幅下降是最大的把柄。

但《前任3》在这几个关键数据上,均没有出现太大的异常。所以,单方面指责电影票房注水,显然站不住脚。而如果去较真,硬说电影“幽灵场”,那么每个“爆款”身上,其实都难以保证百分百不出错。

而随着电影票房逆袭已成定局,达到10亿量级后,《前任3》本身就形成“爆款现象”,变成了一个时髦谈资和社交货币。当服务员、出租车司机、95后小朋友集体和你讨论“前任”问题,《前任3》的火爆就无法回避,你必须亲自去看了,才能拥有这个社交话题权。这也就让更多人被席卷进影院,带来该片上映13天仍“老当益壮”的大好局面。

痴男怨女为何忽视口碑

从《战狼2》到《前任3》,在在说明,当电影成为了触动观众内心的一个“开关”,电影就不再是电影,而是情绪发泄,是内心共鸣,是自我标签,是让人在发影评时能配上自拍照甚至短视频的东西。电影怎么样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个由头;自我表达才是重点,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在前两部作品均被指责为是略带油腻的“聊骚攻略”的背景下,《前任3》几乎从未被看好。即便是在点映阶段获得了9.7的超高分,也被质疑为无聊的掺假。开画后,虽然猫眼评分居高不下,但是其豆瓣口碑评分长期处于6分上下。从艺术本身来看,这部电影势必会迎来票房跳水。

但另一方面,同期竞争对手集体低迷。元旦档开画的影片均有不同程度的槽点,而且最大的问题在于与现实脱节。也正是这一点,让《前任3》脱颖而出,成为了能和《芳华》较量的唯一新片。

该片的创作初衷是导演田羽生根据周边的生活经历,进行串联。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一部凌驾于真实基础的“嘴炮性喜剧”。心肾喜剧也一直是电影杀青后长期宣传的卖点,而当宣传方发现电影中有巨大催泪点后,刻意营造了几个影院失声痛哭的营销点,正是这一营销点成为了该片最大的爆点。

这部没有口碑的“现象级”,最大的优势在于真实,真实的并非泡吧、约炮、开跑车,而是在男女爱情里的情感细节。在这些细节中,银幕另一边的影迷充分的联想自己,为自己“加戏”。

当影迷对电影形成了情感认同,那么看电影就变成了感性的情绪宣泄,对于那些曾经在前任中受过伤、留过憾的“痴男怨女”来说,电影的口碑一点都不重要。

此处不得不提及在《前任3》票房逆袭中功勋卓著的快手、抖音、秒拍等短视频产品。这两天,打开快手、抖音等应用,就会看到各种与《前任3》相关的主题视频,女子哭到颤抖大妈在旁淡定扫地、前任们在影院偶遇大打出手……而微博、朋友圈上,关于《前任3》的观后感,也往往配有或缠绵悱恻或捶胸顿足的素人自拍短视频。

观众的“加戏”需求,短视频制作者的流量需求,再加上片方及时配合的营销策略,带来了大量短视频的病毒式传播,成功将这部电影变成了热门的社会话题,把片中失败的爱情故事,放大成了大众的“前任”概念。

即便《前任3》的电影内容本身不足以载入影史,但是短视频在电影宣发中的第一次大显神威,几乎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在电影宣发上的示范意义,是《小时代》之后的又一次教科书式创新。

人们总是容易嘲笑过时载体上的过时内容,但当《前任3》的“成长不一定会得到什么,但一定会失去什么”、“两个人散了是因为一个以为不会走,一个以为会挽留”等台词,让不少姑娘失声痛哭,并迅速配上自拍发到朋友圈,我们就会明白:

在《知音》、《青年文摘》上管用的,在QQ空间同样管用;而在QQ空间发生过的,大概率也会重复发生在微博、微信、快手、抖音、荔枝FM……还有2018年的新电影和未来的什么高科技玩意。情感鸡汤是不会过时的,换个新载体,总能收割一波新成长起来的怨女痴男。

15亿的《前任3》,仅仅是自己无价回忆的一个窗口。毕竟对于尚未真正见证人生残酷的年轻人,没有什么比小情小爱更重于泰山。

小镇青年还是伪命题么?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小镇青年”身上寄托着中国电影票房连年上涨的希望,也是无数片方争相取悦的对象,是降维打击和消费降级的沃土。尤其是韩寒的两部电影,曾被认为是“小镇青年”效应的最大受益者。

但随着内陆影市逐步回归理性,几部典型“大片”和“三俗”电影的仆街,让“小镇青年”逐渐成了许多人眼中的伪命题。但《前任3》主流受众人群,却一板一眼的对应上了小镇青年效应的所有特征。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前任3》的主要观影受众是30岁以下的青年女性,且主要活跃地区为二、三、四线城市,而且超六成受众属于本科以下学历。

这部电影,除了让电影市场固有评论体系崩塌外,某种程度上还将小镇青年这一命题重新带回到大众面前。但不得不说,《前任3》背后的小镇青年爆发,是有其必然基础的。

据猫眼最新的2017年度数据报告显示,内陆网售票占比持续增高,突破了80%,其主要增长点来自于三四线城市。这说明,如今的“小镇青年”,一方面拥有大把的消遣时光,一方面又拥有与一线城市同步的信息共享。

《前任3》或许并不是一部好电影,但确实一部足以引起青年回忆的情怀产品。所以,当有时间、无压力,对艺术没有过分追求的小镇青年走入影院,看到一部足以撩动内心情感的电影,口碑就成了最不重要的一环。

从对标《情圣》到对标《羞羞的铁拳》,《前任3》带着极大的争议,成为了影市最不可被忽视的一个新节点。但如果以此为模板广泛生产,内陆影市刚刚建立的“理性”恐怕就又会被打击回“感性致胜”的起点。一大波“初恋”、“前夫”、“小三”、“暗恋”、“早恋”……可能正向我们大踏步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