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艺片才是最圈钱的

 娱乐硬糖 2020-07-06

现在你用一个青春喜剧去圈钱,难度比用一个看不懂的文艺片大多了。”一位业内人士对硬糖君如是吐槽。或者说,道破真相?

文青被尊重了、逼格被赞扬了。看不懂是风格,高票房是奇迹。国产文艺片,正在经历自己的造神时代

纯粹的市场行为似乎注定伴有一定程度的矫枉过正。在这点上,一窝蜂拍青春片和一窝蜂拍文艺片并没什么本质不同。中国电影在进入商业时代后,从未有哪个时刻,像今天这样把文艺片推崇到如此高的地位。哦,这个文艺大概念,还得加上纪录片、伪纪录片。

《二十二》、《冈仁波齐》破亿的春风就在昨天吹过;猫眼、淘票票等热钱集体涌入;艺联、大象点映甚至是私人影院逐渐壮大。从投资到发行,文艺片的每一个链条都在镀金。


《阿飞正传》剧照

但国产文艺片真的好看了吗?

最近三年,华语电影的海外电影节成绩分明在经历一场大倒退。而在国内,些许文艺色彩的电影在被商业化运作后,则被鼓吹的过于神奇。

“某某演员来年收获所有影帝”、“某某电影注定闪耀海外”、“某某文艺片能创造新的票房记录”。国产文艺片,似乎部部逼格满满,碾压那些满是铜臭气的商业片,就等着“有品位”的观众来慧眼识珠。但等到谜底揭晓,不知所云者甚众。但文艺片的好处是占据了逼格制高点,你可以说他们“没看懂”!

群众的朋友圈需要逼格点缀,资本的新故事需要文艺增量。文艺片,或许注定要经历一场捧杀,以及令人兴奋的浑水摸鱼。

被“异化”的文艺片,是市场下的蛋

其实绝大多数人,对于文艺片的定义都有很严重的误解。

例如,早期许多人将文艺片狭隘的定义为票房低、明星少、制作较为粗糙、节奏略显沉闷,专供海外电影节的电影。这样的“固有印象”,某种程度让大众和文艺片渐行渐远。

《小武》剧照

对于普通观众,早期文艺片的“标签”与自己的审美格格不入。市场需求的弱化,让文艺片在市场上也极为挣扎。因此,早期很多电影都要和“文艺”划清界限,哪怕自己真是文艺片。

例如,曾经在柏林国际电影节拿下金熊奖的《白日焰火》。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都是一个标准的文艺片。但是回国后,这部电影运用了完善的商业化操作。突出廖凡+桂纶镁明星主演、柏林金熊大奖加持。最为重要的是,将这部电影与“文艺片”划清界限,作为一部犯罪类型片来宣发。

整体市场的前景不明朗,让最能带动文艺片破局的种子选手倒戈,假装自己是商业片。但随后,《白日焰火》拿下破亿票房,片方立刻改口,说这部电影打破了国产文艺片的票房记录。

这样的挣扎还算情理之中,成功的市场表现也让它足以自行定义。而随着《芳华》、《无问西东》等大片在市场取得成功,“文艺”概念作为一种市场策略,越来越激进。

《后来的我们》上映之前,宣发一直对标《前任3》,突出这是一部有情感共鸣的爱情片。但当其通过充分的市场运作,拿下13.6亿的超高票房。片方口径忽然又变成了,“文艺片在五一档的一次突围”。

如果《后来的我们》算文艺片,那《前任3》是不是也可以算?《小时代》呢?算不算?

市场正在兴起只要口碑尚可、没有明确大片标识的电影,就都算文艺片的“伪概念”。

市场用自己的逻辑对文艺片进行了荒诞的定义,反过来又对市场本身形成极大的误导。大众认为,文艺片就应该像《芳华》、《无问西东》那样,大开大合,情绪满溢;资本认为,破10亿的文艺片比比皆是,文艺片迅速成为热钱涌入的红海。

有钱的文艺片会怎样?

空口无凭,仅今年上半年。猫眼和淘票票就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文艺片扶持计划,

淘票票在今年4月北京国际电影节“艺术电影推广论坛”上宣布未来3年将与北京文化、坏猴子等公司投资3亿,制作20部艺术电影。紧接着猫眼等5家公司亦宣布推出“A.R.T.文艺片计划”,在3-5年内制作10-15部文艺片作品。

除此之外,明星纷纷成为文艺片新“合伙人”。王源、海清、范冰冰、黄轩、姚晨、汤唯都加入到了文艺片。其中一部分是流量级明星急需“镀金”,不惜以投资+主演的模式参与其中。而另一部分则是由于文艺电影投资成本加大,可以主动邀请明星参演。

2015年,在市场一炮而红的《路边野餐》直接捧红了毕赣。这部投资成本近20万的小众文艺片尽管票房区区几百万,却为市场打开了一个缺口。这才有了《长江图》、《八月》等影片的相继入局。

2018年,毕赣执导的第二部作品《地球最后的夜晚》入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这部电影成为了汤唯产后的复出作,也有黄觉、张艾嘉等明星参演。在制作上,金马奖为主的黄金班底和华策影业都是其幕后推手。此外,黄晓明也是该片的联合出品人。

江湖传言,这部电影的成本可能高达近亿元人民币。此前在戛纳展映时,这部电影在国内获得的关注度甚至超过贾樟柯的《江湖儿女》。其中,长达“一小时的3D长镜头”被认为是天才之举。

然而,亲赴戛纳见证“历史”的多位记者回国后表示,尽管这部电影在戛纳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但“看不懂”仍然是最主流的观影感受。

资本的疯狂追逐,必然会让文艺片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但同样,也会导致新的问题出现。曾凭借《心迷宫》被大众所熟知的忻钰坤也一度迷失,其迷失的原因就在于热钱的追逐下,不断拷问自己究竟初衷何在。

最终,忻钰坤拍了《暴裂无声》,并没有完全听从资本方的建议,重拍《心迷宫》或者大制作。对于“穷惯了“的文艺片创作者,突如其来的热钱未必是一件好事。更复杂的关系、从未见过的制作规模,都有可能让一些导演迅速迷失。

在热钱涌入后,大量文艺片导演会疯狂实验许多不切实际的文艺想法。一帧帧让人难以忍受的黑白长镜头,一句句毫无逻辑的对白甚至独白。资本花的每一分钱,变成了更精致的视听语言,“哄”来了更多非核心用户,也让更多人感觉货不对版,不知所云。

不论进行怎样的消费升级,小众的文艺片,也不会彻底变成大众娱乐。而热钱的初衷是以小博大,二者观念的违背蕴藏着巨大的裂痕。

文艺片,大补若虚

普通大众的“审美提升”,恐怕远远跟不上文艺片被资本追逐的速度。绝大多数观众还是更能接受叙事带来的冲击。带有极强实验风格的文艺片,很难与大众对电影的消费需求匹配。

虽然观众呼吁有想法、有新意、有胆略的国产片出现,但未必是在呼吁更沉闷、更无趣、更先锋的逼格作品。但有时候就是这样,观众口味的稍有调整,都会引起创作上的地震效应。而我们能想到的一切商业电影概念几乎都已经历过一轮迅速吹大、破裂,还有什么新的故事好讲?当然就是文艺片啊!

你可以预料到《江湖儿女》上映后,即便票房再差,口碑也不会崩塌到哪去。但你无法想象《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后,究竟会走向什么样的结局。

文艺片的泡沫更像是不定时炸弹,一旦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引起巨大失望,就有可能迅速将整个品类打回原形。

在戛纳火得一塌糊涂的《燃烧》,没有获奖还引发一阵叹息。但中国网络资源出来后,豆瓣评分从8.8分下降至8.0分。韩国影迷甚至疯狂diss戛纳,认为这部电影沉闷乏味到了极点。

这样的例子正日益增多。在金马奖爆冷拿下最佳影片的《八月》,曾备受影迷期待。尤其是作为第一部艺联发行的电影,更担负着打开文艺片市场的重任。

然而,尽管这部电影在豆瓣上有着过7的评分,但在影院里呼呼大睡的观众不在少数。认同者有之,失望、不满亦有之。小众文艺片和大众审美之间的第一次融合,宣告失败。

随后,《寻找罗麦》作为中国第一部同性题材文艺片上映。虽然这部电影有着“禁片”的背景,也有“同性”的噱头,但豆瓣评分只有4.4。甚至不少影迷喊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文青”的口号。想靠文艺片实现演艺生涯转型的韩庚,恐怕也在大喊失算。

去年作为戛纳独苗的《路过未来》,时隔一年后登陆艺联,最终豆瓣评分6.7,也和许多观众的想象有着不小的差距。人们期待的“社会元素”只是背景,更多是长镜头、沉闷的微信打字聊天以及不明所以的隐喻。

高晓松某次谈及文艺片,说不喜欢xxx导演神神叨叨、装神弄鬼的风格。硬糖君深以为然。相较于经典文艺片,如今太多文艺片非要耐着性子才能看下去,电影的形式感大于内容的深度。说“故弄玄虚”可能是恶意了,但起码并没有足够的思想支撑。对生活的3分隔靴搔痒,忙忙的装出12分的灵魂震颤,结果就变成了矫情做作。在硬糖君看来,这一轮的《路边野餐》,远不如上一轮的《钢的琴》,可叹时也命也。

而当普通大众对一个个“地标”性的文艺片感到失望,这个刚刚燃起的火苗是否会再次扑灭?尤其对于许多宣传方来说,动不动就以“最强”、“最好”的标签贴在文艺片身上,让大众对其期待值调高。但每一次实际观影体验的不满足,都是整个文艺片品类的口碑透支。

目前大象点映和艺联不断尝试的C2B反向模式,让急需摆脱烂片困扰的影迷有了积极性。但从套路狗血的烂片到不明所以的文艺片,观影体验真的提升了吗?

前段时间有位大佬说,做小成本文艺片如同摇滚乐,你就是在脏兮兮的地方甩手呐喊。你非得逼人穿着礼服坐在大礼堂里听,即便有观众,他也不接受。

电影本无文艺之分,只有好坏之别。而鼓吹起来的文艺片泡沫,终究会破裂在每一个鼓吹的人脸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