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染发遭举报禁播!没想到,真的会有这一天…

 昵称27492377 2020-07-06
这 是 场 库 的 第 2497 部 每 日 一 片
太荒唐了……
动画片《菲梦少女2》,被停播整改。
原因竟然是动画角色染发、穿着奇特,容易带坏观看的未成年人。
????
什么时候未成年人被带坏是从一部动画开始的?
是不是想不通。
别急,后面的事情更令人费解。
遭到投诉的湖南卫视第一时间就给出了解释:
针对动画角色头发颜色多样的质疑,是为了区分每个角色的风格,
而内容导向呢,也是讲得一群少女在一起努力追梦的故事。
本质上来说传递的是正能量,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可是,即便如此,最后的处理结果依旧没有手软。
直接给出了限期停播整改。
这要怎么改?把头发全都后期处理成黑色吗?
那不如直接看黑白默片。
显然,改不改不是关键,关键是不管怎么改,都会令投诉者不满。
 大家来品品,这动画有投诉的那么不堪吗?


杠精式投诉者:还青少年一片净土
 
其实不难发现,想要投诉的人压根不是针对这一部作品,而是针对所有跟孩子有关的文娱内容。
只要牵扯到未成年,部分家长的神经就会紧绷。
生怕一点瑕疵,影响自家孩子在无害真空里修炼。
当年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组邀请偶像做嘉宾被一众家长炮轰“娘”,引导男孩子没有阳刚气而下线。

90后童年读物杨红樱系列作品都遭到了投诉。
原因是含有“自杀描写”会引导未成年人模仿……
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动画片被投诉了。
像是上美影厂那些经典的动画,都被指指点点。
《黑猫警长》里打斗场面多,遭到投诉。
就连现代国产经典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都被禁播了5年,因为片中有小孩模仿剧中情节烤火而烧伤。
《多啦A梦》被下架原因竟然是:
不想让孩子们觉得任何事情都能像大雄一样,不劳而获。
《蜡笔小新》因为部分内容涉及成人信息,无缘与大家继续见面。

《熊出没》最好也能被禁播,由于出现了“见鬼”、“去死”、“笨蛋”等不雅词语。
……
按照这种标准,怕是没有能安全播放的作品了。
像《小猪佩奇》这种深受当今孩子喜欢的动画片都应该第一个被下架。
里面的猪会说话,岂不是影响小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葫芦娃》里的7兄弟坦胸露乳,非常不雅……
《西游记》更是不妥了,妖魔鬼怪齐聚一堂,别说染发问题了,五官不端正都够吓人的。
从前这些吐槽的段子听听还觉得是一乐,可如今,再也笑不出了。

 “杀”“死”等字成禁忌。
不管是动画片、还是书籍里,亦或者游戏中。
杀这个字都是一个敏感字。
游戏里的血滴从红色换成绿色,死亡变成挥手。
在很多综艺里,开玩笑说的杀或者死都会被打上引号。
这还不算完,被刻意隐去或更改的歌词,更令人摸不着头脑。
新裤子乐队那首《你要跳舞吗》,愣是被改成了这样:
原:在这冰冷无情的城市里
改:在这浪漫多情的城市里
原:在摩登颓废的派对里
改:在摩登欢愉的派对里
综艺节目里随处可见马赛克,只为遮挡艺人的发色或者衣服。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诚然,在未成年的世界观里的确容易被周遭的事物影响。
但防止他们走入歧途的方法难道不应该是让他们看到世间万物,
然后一一指点吗?
告诉他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
如果所有的教育都依靠视频内容,家长和学校仅仅是个摆设吗?
要知道,不谈不说,不代表这一切不存在。
掩耳盗铃到头来,只可能是自欺欺人。
昆汀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看完了《教父》《日落黄沙》等限制级的电影。
他转头问妈妈,别的家长都不让看,为何你这么大方。
妈妈只回了一句:
这就是些电影,看它总比看那些新闻好多了。
是啊,我们避之不谈,性、暴力、邪恶、死亡,就不会发生在生活里吗?
如果这样的话,新闻岂不是最应该被下架的那个。
 
那些挑刺的投诉者到底在怕什么?
 
有句话说得特别对。
禁播,其实是在为很多人的无能背锅。
原生家庭有问题、基础教育有问题、社会不健全……全都归咎于动画片、影视内容上。
娱乐总归是娱乐,是为了丰富大众的日常生活。
如果连娱乐和现实都分不清的话,需要整改的不应该是作品,而是人本身。
以爱之名为孩子打下的真空环境,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逆反之心就与这个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很多事情都是宜疏不宜堵。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学生时期教导主任对学生发型、着装近乎疯狂的管理。
很多学校为了强制学生剪头发,用言语、行为恐吓,甚至拿着剪刀当众给学生剃头。
殊不知,学生的学习成绩跟他的打扮一点关系都没有。
想学习的人,就算是穿的“离经叛道”,成绩依旧不差。
不想学习的,即便成了老师眼中的乖乖女/男,也仍旧没改善。
所以学校、老师的任务,应该是在保证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技能。
而非做些无用功,来祈求得到“学生都很优秀”的心理安慰。
主流与叛逆向来不是外形就可定义的。
还记得电影《杀人回忆》里的凶手原型吗?
谁都没想到,那个恶魔竟然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很乖巧的人。
包括韩国“N号房事件”里的发起人,都是些所谓的正常人。
但做出来的事情,却匪夷所思、令人唾弃。
所以有时间抓着这些没有意义的整改不放,不如将目光放在人心的关怀里。
毕竟,压制性的举动本就是场暴力,在怯懦与逃避的边缘试探。
真希望有一天,我们能不再禁止和惧怕文字和影像里的表达。
恰如其分的存在不会毁掉一人,更不会毁掉一代。
但避之不谈、刻意隐去,就不好说了。
你为哪部作品被迫下线而意难平?

(点击下方图片可直接跳转至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