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老照片:100多年前湖南的山水、城池和人物

 般若文汇 2020-07-06
小伙伴们,今天我们通过一组老照片,来看看清朝末年的湖南景象。湖南地处中部,不像沿海省份对外开放程度那么高,到这里拍照的摄影师较少,因此流传至今的清末老照片并不多见。
 
在衡阳Han Yoh Shan朝拜的人们。虔诚的信徒一步一跪,爬上山峰朝拜神佛。衡阳是南岳衡山的所在地,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英文原注称这座山为Han Yoh Shan,有谁知道中文名?
 
湖南的水田和廊桥。
 
永州一家三口。看照片的拍摄环境和人物着装,这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比较优越。女主人裹小脚,穿很时髦的袄裤。嘉庆、道光之前,汉族妇女服饰沿用明朝服装形制,以衫裙为主,式样宽大。从光绪年间起,裤子开始流行,妇女穿裙的逐渐少见,式样也逐渐收窄,身材曲线更加突显出来。
 
湘江边一男子落网捕鱼。有谁在农村玩过这种捕鱼方式?它有个专门的名称,叫“扳缯”,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叫法。一张网敷设水中,待鱼虾游到网的上方,立即拉起渔网,然后就是收获时刻了。我相信,现在湖南农村还有人用这种方式捕鱼。
 
湘潭河边观看赛龙舟的人们。赛龙舟是端午节祭屈原的活动之一。相传屈原在汨罗江投江,湖南百姓纪念屈原的感情十分浓厚。从这种人山人海的状态可知,他们对龙舟十分喜爱。
 
正在进行军事体操训练的新军士兵。清廷在编练新军的过程中,完全使用西式的军制、训练以及装备。军事体操是以前八旗军和绿营兵不曾使用过的训练方式。大家请注意那位军官(或教官),还有人专门为他打遮阳伞。在训练场上如此娇气,很难说战斗力有多强。
 
路边的土地庙。土地神是民间普遍的信仰之一,至今香火不断。简陋的小庙写着一副对联:“噫敬我二老,好赐你三多。”意为众人敬奉土地公、土地婆,就会多福、多寿、多子孙。神像两边还有一副对联,写道:“公公一方公道,婆婆好片婆心。”
 
遭遇洪水的湘潭,汪洋一片。现已不清楚照片所记水灾发生的具体时间。据文字记载,1909年湖南全省大部分地区发生水灾,“人畜随波而下者十余日不绝”,境况凄惨。有学者统计,1840年直至清朝灭亡,湘潭发生大水灾12次,每隔5、6年就有一次,给百姓带来巨大损失。
 
街巷里的人们。照片里的人物一个穿长袍马褂、一个穿褂子短裤,这表明了两个人不同的社会地位,左边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上层人士,右边则是底层劳动者。
 
欢迎关注,持续连载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