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脏疾病] “脂肪肝”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

 忘仔忘仔 2020-07-06
脂肪肝

【病史摘要】

女性,35岁。体检超声发现脂肪肝。

1脂肪肝

【影像所见】

平扫显示肝脏实质密度弥漫降低,肝脏右后叶可见一局限稍高密度灶(肝岛(图1A,增强后可见肝实质均匀强化,高密度灶内可见清晰血管影通过(图1BC

【分析和诊断】

CT平扫表现为弥漫或局灶性肝脏密度下降,局灶性脂肪浸润则表现为局限低密度,常见的位置为邻近镰状韧带,叶、段或楔形局限性密度减低,可表现为延伸到肝脏包膜下而同时没有占位效应,典型表现为在脂肪浸润中间可见正常的血管影通过。肝岛(即脂肪肝中尚未脂肪化的正常组织)一般边界清晰,呈薄的圆形、条形或不规则形,常位于胆床附近、叶间裂附近或包膜下,有时可见血管影通过。MRI正反相成像显示T1WI正相肝脏信号强度高于脾脏,反相成像显示肝脏信号下降,反相增强成像显示肝脏信号下降MRS显示脂肪峰升高。

【误区防范和鉴别诊断】

对于局灶性脂肪浸润应注意与局灶性含脂病变鉴别,如肝腺瘤、HCC、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脂肪瘤等,对于脂肪肝基础上的肝岛需要与肝内其他占位性病变鉴别,一般局灶性病变有占位效应,结合病史和综合多种影像方法一般可以鉴别,必要时可以进行随访或活检。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超声上脂肪肝表现为肝实质的高回声,但会将弥漫性脂肪肝误诊为肝硬化或慢性肝炎,正常肝岛和局限性脂肪浸润误诊为占位。CT虽对脂肪肝诊断敏感,但对占位性病变由于背景密度的改变,给定性和检出带来困难。MRI为最佳选择,并且可以行定量分析。

【临床病理和随访】

临床随访和穿刺活检为脂肪肝伴肝岛形成。

【评述】

轻度或局灶性分布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重者伴肝功能损害,可表现为肝区不适、胀痛或出现与病因有关的相应症状。往往在体检发现病变,而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其病变的程度和鉴别排除可能占位病灶,同时可以进行随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