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打包期也就是水稻的第三个生育时段长穗期。也就是水稻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并重阶段始,至出穗这一生殖生长阶段,通常12片叶的早熟粳稻的长穗期为30天左右,水稻进入长穗期,以12叶品种为例,简单点讲,从植株田间生长表现看,也就是后四片功能叶片生长完成的过程。 但是这其也包括内部生殖生长过程(9叶倒四叶后半叶第一苞原基分化时段,10叶倒三叶一,二次枝梗分化时段,11叶倒二叶颖花分化时段,与倒四节间伸长并重阶段,此时标志着水稻以开始进入拔节时段。12叶倒一叶,也就是剑叶,减数分裂时段,从剑叶长出至出穗大约需要1.2个叶龄期,在此阶段也花粉充实完成,倒二节间伸长时段,最后剑叶叶耳处张开,露出可见穗粒,倒一节间正是开始拔节的一个生殖生过程)。水稻长穗期也是水高产栽培的攻坚阶段。在各项管理方面不容忽视。
那么,水稻打包期怎样管理才能高产呢?根据水稻长穗期,气温高,生长快的特点,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生长环境关系,并同时促进地上地下协调发展为基础管理原则,使该生长阶段的水稻植株健壮生长,为其安全进入结实期打下坚实基础。 水稻9叶期田间管理 水稻进入9叶期,也就是水稻始穗期幼穗分化时段,该阶段应加强水肥管理,根据田块肥力条件及田间长势,和品种的生育特性,科学管控,如,土壤肥力高,长势繁茂的可放水晒田,有疯长势头的可重晒,如,土壤瘠薄,肥力略显不足的田块,水稻植株群体生长量小。可适当施用调节肥,施用量大小可根据全年施肥总量确定施用量,不宜多施。以免因肥量过大因发病虫害。 水稻10叶期田间管理 水稻进入10叶期,也就是倒三叶,一二次枝梗分化同步时段,水稻10叶期判断,远看一片绿,近看参次不齐,此时会你发现田间叶片高矮不齐,按时间算也是进入长期8~10天左右。此阶段的田间管理就是要加强水层管理,间歇灌溉,前水不见后水,待田面水层落干至脚窝水平时在复水。根据天气情况和田间虫蛾数量,及时施药防控纹枯病和二化螟。 纹枯病防治:每亩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15~20毫升。兑水15~20升均匀喷雾。 二化螟防治:每亩用48%乐斯本乳油20毫升+5%高效氯氟氰菊酯20毫升,兑水15~20升均匀喷雾。如果两种药剂混配施用,则先稀释母液测试再混配。 水稻11叶期田间管理 水稻进入11叶期,也就是倒二叶,颖花分化倒四节间伸长同步时段。此时断应加强肥水管理,前期浅水逐渐加深水层管理。及时查田,按照全年施用氮肥肥总量的20%+40~50%的钾元素。施用穗可根据苗情具体实施,施肥要做到三看,一看,株体叶色是否褪淡,未褪淡不施,等褪淡再施,二看,底叶是否枯萎,如果有枯叶,说明根系长期水淹受损。可先撤水晒田壮根,然后再施肥。三看水稻有无病害。如果有病害可先施药防治,再施穗肥。如果倒二叶未褪绿可在倒一叶露尖施用。或者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补充养分。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大多数稻农穗肥施用时期把握不准确,有的施肥量过大,导致贪青晚熟。甚至发生倒伏现象。如果我们全年用肥量大,前期施肥量过多,氮素积累过多,后期穗肥可以考虑施用氨基酸类叶面肥,或胺鲜酯+乙烯利来促进提早成熟。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一点,穗肥施用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所施用的肥料能不能起到作用,才是关键所在。此阶段我们施用穗肥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颖花退化,为适时安全抽穗和提高结实率,粒重打好基础。 水稻12叶期田间管理 水稻进入12叶期,也就是最后一片叶剑叶长出定长,减数分裂倒三节间伸长同步时段。叶片表现为倒二叶,与剑叶叶耳平行,也是障碍性冷害最为敏感阶段,此时段应根据天气情况,如有17 ℃以下气温出现时应及时加深田间水层,增温护胎。防止发生障碍性冷害,导致白穗白粒增多。对于井灌田来讲,如若不能够提高水温,灌水增温意义不大。 水稻孕穗阶段田间管理 水稻剑叶长出定长至水稻穗粒露出为孕穗阶段,此阶段与颖花充实同步。一般时长为1.2个叶龄期即9天。该阶段应加强水层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工作。水层以浅为主,干湿交替,在孕穗中期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控。此时病害防控对象为,纹枯病,稻曲病,枝梗瘟,穗颈瘟,鞘腐病,等病害为主。 病害防控用药:每亩用75%戊唑醇.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5~20克+2%春雷霉素液剂80~100毫升+3%多抗霉素水剂80~100毫升,兑水20升均匀喷雾。或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2%春雷霉素水剂80~100毫升,兑水20升均匀喷雾。或30%稻瘟.戊唑醇悬浮剂50~60毫升,兑水20升均匀喷。 小结 总体来看,水稻长穗期,仅30天左右时间,时间短生产任务重,在此阶段,气温高,水稻生长快,且生长量大,我们必须要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环境和水稻间,物质生产和分配间的多种矛盾,使其协调发展,以达到壮秆,穗大,粒多,防止贪青晚熟,倒伏,病虫,冷害。同时我们必须加强长穗期的水层管理,充分满足这一时期水稻需水要求,同时完善水稻两个生理水分最为敏感时期。避免因该阶段缺水引发生理水分不足导致颖壳畸形,或因气温偏低导致障碍性冷害发生。 水层管理以浅为主,干湿交替,控上促下,有利于根系稳健生长。吸收养分水分。 以上浅析,对此您有哪些不观点欢迎一同探讨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