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躔表怎么写好看历史词典解释 古代历法中的一种反映太阳运动的天文表。以二十四节气为引数,列出各气内太阳的实际运动数,和平均运动数的差等各种有关数据。利用此表可以进行在从平朔改正到定朔时因太阳而产生的改正数。以《大衍历》二十四节气日躔表为例: 定气 | 辰数 | 盈缩分 | 先后数 | 损益率 | 脁朒积 |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 173.3 175.3 177.1 178.8 180.3 181.8 183.5 184.9 186.5 188.1 189.9 191.9 191.9 189.9 188.1 186.5 184.9 183.5 181.8 180.3 178.8 177.1 175.3 173.3 | 盈2353 1845 1390 976 588 214 缩214 588 976 1390 1845 2353 缩2353 1845 1390 976 588 214 盈214 588 970 1390 1845 2353 | 先端 先2353 4198 5588 6564 7152 7366 7152 6564 5588 4198 2353 后 端 后2353 4198 5588 6564 7152 7366 7152 6564 5588 4198 2353 | 益176 138 104 73 44 16 损16 44 73 104 138 176 益176 138 104 73 44 16 损16 44 73 104 138 176 | 朒初 176 314 418 491 535 551 535 491 418 314 176 脁初 176 314 418 491 535 551 535 491 418 314 176 |
词语分解- 日躔的解释 太阳视运动的度次。《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日躔胃维,月轨青陆。” 吕向 注:“躔,次也。胃,星名。维,畔也……言日次胃星之轨行畔也。”《元史·历志一》:“列宿著於天,为舍二十有八,为度
- 表的字典解释 表 (⑤錶) ǎ 外部,外面,外貌:表面。外表。仪表。表象。表层。表皮。 显示:表示。表态。表征。表达。表露。表演。表情。略表心意。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表汗。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
历史知识推荐:盟长 官名。清代在内外蒙古、青海蒙古各部实行“盟旗制”,规定若干个旗组为一盟,每盟设盟长、副盟长各一人,由理藩院于同盟各旗之札萨克旗长及闲散王公等内拣选请旨简放。盟长总理一盟事务,会同各旗札萨克等办理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