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德黑兰到吐鲁番(一)【花与影:触不到的伊朗】

 HDTV 2020-07-07

想去伊朗,缘起于对巴基斯坦的向往。

想去巴基斯坦,缘起于对喀喇昆仑公路的向往。

想去喀喇昆仑公路,缘起于对巴控克什米尔的向往。

想去巴控克什米尔,缘起于《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这部电影拍得太好。

所以我计划了一条线路,从新疆走喀喇昆仑公路到拉合尔,从那边陆路进印度。后来听人说起伊朗,我脑洞一开,何不以伊朗为起点一路穿过巴基斯坦回到中国呢?

接着就把飞德黑兰的单程机票订好了。

作为一个任性分子,我经常在地图上画根线就杀过去了,然而中东那边局势充满不确定因素,问了去过伊朗的朋友,并没有十分的把握可以从伊朗通过陆路口岸穿越俾路支省前往巴基斯坦。我做好了各种二手准备,比如从阿巴斯港坐船去迪拜然后飞拉合尔,甚至陆路到阿富汗的赫拉特再坐飞机到伊斯兰堡。。。无论如何,喀喇昆仑公路是一定要走的,起点终点不动摇。

所幸,这些二手准备最后都没用上,我全程都还算顺利地按照原定行程完成了计划。历时一个月,行程越七千公里。就行程安排而言确实有点赶,但这次本身属于探路性质,有些地方我会再去,所以并不介意走得快了点。


这一路相当于穿越了大半个伊斯兰文明的地盘,部分线路与古代的丝绸之路南线重合,只可惜如今阿富汗局势不稳,这一趟无法前往到丝绸之路上极为重要的蓝氏城、兴都库什山脉、瓦罕走廊等地。因为时间关系,我也没有在巴控克什米尔寻找到小萝莉的家乡,喀喇昆仑公路仅是惊鸿一瞥。

而这次的行程照片,我回来整理成了风格迥异的《从德黑兰到吐鲁番》三部曲:

【花与影:触不到的伊朗】

【尘与雪:颠沛流离在沙漠雪山】

【梦与锁:大时代下的变与不变】

下面先说伊朗


我不喜欢伊朗。

或许是因为印度去了太多次,而这个世界上实在很难找到比印度更有意思的国家,相比之下伊朗让我很失望,这种失望归结起来两个字——

无趣。

一切都井然有序,街上一尘不染;许多房屋虽然老旧残破,但并不脏乱;人们按部就班彬彬有礼,看不到乞丐、骗子、流浪狗,也看不到大群管生不管养的熊孩子。。。

这个国家确实有许多极其精美繁复的波斯建筑,通过这些建筑的装饰,我甚至找到了莫卧尔王朝艺术的源头。然而这些建筑的精美与严谨背后,所透出的亦是无趣。

最令我失望的莫过于波斯波利斯的遗迹,我宁愿对这座伟大古城的印象停留在十多年前Discovery频道的纪录片。

作为一个穆斯林国家,人们需要尊重种种清规戒律,并且多多少少会对非穆斯林抱有戒心。身为男摄影师,女人永远都会躲着我的镜头——即便她们本来就用黑纱裹着。

因此伊朗这部分的旅行,并没有什么值得讲的故事,只有作为一个死游客走马观花的记录。

花,是女人。

影,是伊朗的女人。

花与影,在这里,你总也看不真切。

虽然不喜欢伊朗,但我还是会再去。因为这个国家毕竟很真实,充满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下次我可能会尝试从赫拉特、马什哈德、大不里士、土耳其这样一条东西贯穿的走法。

真正的故事将从《尘与雪》开始,穿越危险与混乱的俾路支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