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六十年纪行-55 南门口 大小古道巷

 青松he 2020-07-07
        岁月短暂,几度春秋。四季在轮回,日落又日出。人的一生能拥有几度年华,几度光.阴。时光在流逝,青春易失,回忆我的青春岁月,真是百感交集.
        2016年,我回到生活了40年的长沙,又来到上世纪我无数次走过的历史街巷南门口、大古道巷、 小古道巷、 都正街、正街、化龙池等,真是旧貌换新颜。
        我们沿着麻石板路缓步而行,曾经危房林立、破败杂乱的老街区如今已焕然一新,青砖黛瓦、古朴精巧,可谓是一巷一景观,一景一故事,历史的气息触手可及。古道巷、 小古道巷、南门口都正街和县正街的改造,既改看得见的危房、遍地的垃圾、乱搭的电线,也改看不见的地下管道、电网、天然气管道。看到曾经的垃圾场变成了精致的园林景观,通过改造,长沙一大批像南门口、古道巷、 小古道巷一样的古街古巷正在重获新生。

长沙南门口位于长沙市天心阁南边约200米处、长沙市城南路与黄兴路的交叉路口,即为南门口;百年来,著名的长郡中学一直坐落于此。
 南门口一景   2016.11.4
南门口的地名历史已然逾越百年。在晚清、民国时期,这里就人流汹涌、车水马龙,是商贾云集的地方;在这里,曾经诞生过“黄春和米粉店”、“周记结麻花”、“雷同茂瓦货店”、“德园包子铺”等诸多“老字号”店。
南门口一景  旧地重遊  2016.11.4
1925年10月7日的长沙《大公报》上,曾这样描述南门口:
长沙新市场就是沧桑后底南门……东登天心阁可以浏览长沙之四面云山,万家灯火,自然也可以望到长沙南门的新市场……长沙之南门不见称于世之贵人,殊为这市场惜。南门口新市场,行旅便利,黄黑包车,往来如织,还有铁路铁车,可以运土,具备新世纪之交通……市场以古董珠宝店为多,逼列马路两旁,十七世纪之衣裳,十五六世纪之铁钉琉璃瓶等,罗列纵横,灿然皆备;油炸豆腐铺,烟雾冲天,香闻数里,为兜揽顾客之大王……说书场,常围聚数百人,欲求一插针地亦良不易得;天津野梨每个均有黑色记号,成堆拍卖,人争啖之,闻说其味殊美,又说早晨更为热闹,菜佣咸多来此赶市,“插右”、“搬梢”之声,昼夜不绝……市中往来人物,率多来自桃源洞,皆秦汉以上人,仿伏羲遗制,衣服仅足蔽体,不染近世奢华习气,但思想甚新,高倡平民主义,大谈实行共产之期,不出一世纪矣……市中无行政官署,只有土产阿三,酷似无政府国家,币制以铜币为本位,故生活甚低云……南门口市场中尤多唱歌队,绿衣红帽,无事时,则休息于电线之阳,游客至,群起唱歌欢迎,客去则送黑斑数点于衣襟之上,以作纪念,此为新市场之特别情形,以是游人特多。
1929年底,长沙开始大规模的市场建设,南门口新建模范菜场,更是引起长沙市民的围观。1930年,南门口菜场得到全国舆论的好评,南门口的声誉可谓达到极点。
 
 南门口一景   2016.11.4
现如今南门口的面貌已大为改观,颜.'呷’文化也不断发扬光大,'好又多’、'万佳惠’超市并肩竞争,'麦当劳’、'肯德基’双双抢滩;穿,有'黄兴路步行街’的高贵;用,有'宴家塘小商品市场’的便宜;还有国有和民营的医院、中国移动大楼、天心电讯市场、南方影像……朋友,要想赏星城的繁华,想'呷’星城的特色,长沙的南门口可千万莫错过哟。

 南门口一景   2016.11.4
 南门口一景  2016.11.4
 南门口一景 颜  2016.11.4
 南门口一景    2016.11.4
 南门口一景 新貌 2016.11.4
 南门口一景 风味小吃 2016.11.4
 南门口一景 新貌  2016.11.4
 
 南门口一景 新貌 2016.11.4
南门口一景 新貌 2016.11.4  



小古道巷


        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是长沙最繁华热闹的场所之一,但在其南端曲径通幽处,有两条相对僻静的巷子——大古道巷和小古道巷。

    大小古道巷是两条平行的街巷。大古道巷东至县正街,小古道巷东至磨盘湾。经过提质改造的古道巷,融合了些许现代气息,又保留了几分古色古香.

        小古道巷与大古道巷平行,中有“流水沟”、“云泉里,,等小巷相连,西起黄兴南路,东止磨盘湾。小古道巷旧有古道观南岳行宫,宫内供奉南岳祝融大帝。祝融是传说中的火神。长沙未建火宫殿之前,南岳行宫是百姓祭祀火神的主要场所。小古道巷东南侧旧有朗公庙,留下“朗公街”之街名。传说朗公寤生,为武姜之子,其母死于难产。旧时长沙人若家有孕妇,因畏惧朗公,多去朗公庙求拜,以祈母子平安。旧时,大小古道巷为商业繁华之区,清康熙年间创立的董同兴刀剪店最初设在小古道巷口,有名的徐永盛古玩店则位于大古道巷。上世纪90年代形成''箱包一条街”。小古道巷之南的晏家塘则形成“塑料制品一条街”。

  历史老街小古道巷一景 古道观南岳行宫 2016.11.4
       小古道巷的观音阁是我大哥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居住过多年的地方,我经常来看望他们,对此地非常熟悉,虽当年的音阁小院已不复存在,小古道巷也正在拆迁中,这记忆犹新的老街钩起了我的许多酸甜苦辣忆.往事久远的记忆中更显韵味悠长

 
 历史老街小古道巷一景  久远的记忆   无数次在此巷走过   2016.11.4

  旧时,大小古道巷为商业繁华之区,清康熙年间创立的董同兴刀剪店最初设在小古道巷口,有名的徐永盛古玩店则位于大古道巷。上世纪90年代形成“箱包一条街”。小古道巷之南的晏家塘则形成“塑料制品一条街”。

 
  历史老街小古道巷一景    重遊   2016.11.4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父母和哥嫂曾住在此,我也经常来看望他们,这记忆犹新的老街钩起了我的许多酸甜苦辣回忆.

  历史老街小古道巷吊马桩一景 重遊 吊马桩旧址已被保护,保留了几分古色古香,往事在久远的记忆中更显韵味悠长  2016.11.4
  历史老街小古道巷一景 保留了几分古色古香,往事在久远的记忆中更显韵味悠长 2016.11.4
  历史老街小古道巷吊马桩一景 保留了几分古色古香,往事在久远的记忆中更显韵味悠长 2016.11.4
 
  历史老街小古道巷一景  2016.11.4
  历史老街小古道巷一景  2016.11.4
 

  小古道巷旧有古道观南岳行宫,宫内供奉南岳祝融大帝。祝融是传说中的火神。长沙未建火宫殿之前,南岳行宫是百姓祭祀火神的主要场所。小古道巷东南侧旧有朗公庙,留下“朗公街”之街名。传说朗公寤生,为武姜之子,其母死于难产。旧时长沙人若家有孕妇,因畏惧朗公,多去朗公庙求拜,以祈母子平安。

小古道巷历史老街小古道巷一景

  现在的老街上,保留着当年的生活习惯的多是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老人们。新的一代,大多融入到都市的现代生活中。当走进老街,特别是在夏天,依然会看到一些老人坐在树下的竹椅上,身旁放着茶壶,手中摇着一把蒲扇,用一口地道的长沙话和邻舍聊着天,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历史老街小古道巷一景  2016.11.4
  历史老街小古道巷一景  2016.11.4门口一景 新貌 2016.11.4




       
                      大古道巷
     大古道巷,长沙市黄兴路步行街商业圈范围的8条街巷之一,是长沙市的一条百年老街巷。作为长沙市的一条箱包集中经营街巷也有30年的历史了。道路两侧除了星罗密布的箱包经营店面外,还居住着六、七十岁的老人,老人们的居住环境依然是“厕所在街道、厨房在天井”的棚户地带。

  历史老街大古道巷一景  经过提质改造的古道巷,融合了些许现代气息  2016.11.4
  历史老街大古道巷一景 经过提质改造的古道巷,融合了些许现代气息  2016.11.4
大古道巷 摄影:心口
  历史老街大古道巷一景
大古道巷   历史老街大古道巷一景  保留了几分古色古香,往事在久远的记忆中更显韵味悠长
大古道巷 摄影:心口   历史老街大古道巷一景  保留了几分古色古香,往事在久远的记忆中更显韵味悠长

  从喧嚣的步行街步入大古道巷数十米,立有一碑,上书“洗药有仙留胜迹,题桥无地吊芜苔。幸邻泮壁存文献,时接宫县到讲台。”讲的是隋唐年间著名医学家孙思邈隐居长沙时,经常在此洗药,留下洗药庵与洗药井。洗药庵毁于“文夕”大火,洗药井随之毁弃。

大古道巷 摄影:心口  历史老街大古道巷一景

  大古道巷北侧的“东文庙坪”是善化县学宫留下的街名。学宫的南门外有条老巷通大古道巷,因学宫西门平时紧闭,出入必走此门,因而这条街就叫“出入是门”。“出入是门’’东侧趣园巷至今保橇古井一口,因水质甘洌,四时不涸,故名甘露井

                              2020.7.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