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法”其实就是八个笔势,专家:早悟到早收获

 老玩童18 2020-07-07
“八法”其实就是八个笔势,专家:早悟到早收获

“笔势”论的深化与流变(二)

文/大可先生

我们来探讨一下“八法”中的八个笔势

在“永字八法”中,点为“侧”,横为“勒”,竖为“努”,钩为“趯”,左上横为“策”,左下撇为“掠”,右上撇为“啄”,右下捺为“磔”。

“八法”其实就是八个笔势,专家:早悟到早收获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侧】 侧势是指点的写法。卫夫人《笔阵图》云:“‘、’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运笔法为:向左上角逆锋起笔,折笔向下顿之,围转向右下行,略驻、稍提,向左上方回锋略驻,然后,向左下方出锋(图一)。其要点是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动作要连贯、迅速、干脆、利索;不可犹豫不决;出锋时要把笔猛然提起,不可拖泥带水,所谓“为点必收,贵紧而垂”、“侧不得平其笔,”即是。

有关侧势,王羲之在另一篇书论《笔势论十二章并序·说点章第四》有专门的论述:

夫著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如斯之类,各禀其仪,但获少多,学者开悟。

“高峰坠石”(卫铄语)所讲的本来就并非只特指一种形势,“石”的形状是千变万化的。王羲之在此处发展了这一观点,并提出更为具体的“势”来:“如蹲鸱”、“如蝌蚪”、“如瓜瓣”、“如栗子”……由“侧”可变出如此众多的笔势来,难怪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圆法》说“侧,点之变无穷”了;并说“侧”有“偃”、“仰”、“向”、“背”、“飞”、“优”、“立”等势。清代冯武则把“侧”概括为“尖、秃、斜、正”四种笔势,但关键是要能“随之势”而用之。

“八法”其实就是八个笔势,专家:早悟到早收获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勒】 即横画之写法。卫夫人《笔阵图》早有阐述:“‘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并序》说:“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又说:“横则正,如孤舟之横江堵”,“正”则“不得卧其笔”。但“正”不等于“平”,若“顺笔平过,失其法矣”,所以勒“势欲欹”。于是,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平法》就说:

勒,上平中仰下偃,空中远抢,以杀其力,如勒马之用缰也。凡尾提处,观其笔燥湿何如。燥则驻蹲捺而实抱以补之,其次蹲而不捺,其次驻而不蹲,其次提而不驻即实抱之。湿则提起即空抢可也。

“上平中仰下偃”即不“平”;把“勒”势比喻成“勒马之用缰”极为形象;“层提处”则“观其笔燥湿何如”而作出不同运笔的处理方案。

总之,作横画要逆锋着纸,缓去急回,“贵涩而迟”,不能顺锋平过。具体运笔方法是:逆锋、折起、衄落成点,提锋、力行、住挫、稍顿,向右下略按作围,向左回锋提、收(图一)。

“八法”其实就是八个笔势,专家:早悟到早收获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努】 一作“弩”,竖画写法。卫夫人《笔阵图》形容为“万岁枯藤。”这就道出了努势的特征:画直中见曲势,切忌僵直无力。一般所说的“横平竖直”,“直”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作直画不能象绘图一样直来直去,元代郑杓《衍极》刘有定注云:“努笔者,抢锋逆上顿挫为迟涩,努锋下行是峻疾。”竖直基本写法有两种,宋代姜夔《续书谱》里头说道:

悬针者,笔欲极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绳,若垂而复缩,谓之垂露。

“悬针”、“垂露”是最基本的竖势。〈一〉悬针——运笔法为:逆锋起笔,折锋向右,衄落、成点,顿笔转锋向下边引,末笔出锋收笔,呈针尖状。(图一)。唐代张怀瓘:《玉堂禁经·垂针异势》云:“此名悬针。古无此法,右军书《曲江序》,‘年’字缘向下顿笔,‘歲’字三画藏锋,与‘年’字顿相逼。遂改为‘垂露’顿笔直下垂针。后人立悬针相承,遵此也。”〈二〉垂露——运笔方法为:起笔与悬针同,向下力引的同时,顿笔向左,再向右下略驻,回锋向上收笔,笔画呈露珠状(图一)。《书法正传》载唐李阳冰《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云:“垂露法,口诀云:锋管齐下,势尽杀笔缩锋。又始筑笔而极力,终驻锋而作弩,又无垂不缩,此言顿笔以摧挫为功。右军云:‘坚若春笋之抽寒谷’是也。《临池诀》云:‘垂露本篆脚,名玉筋,如古钗倚物也。’”可供参考。

“八法”其实就是八个笔势,专家:早悟到早收获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趯】 指钩的写法。唐代李世民《笔法诀》云:“趯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其意是作钩要驻锋提笔,突然趯起,集中于笔尖。其运笔法是:引笔于钩处,轻顿回锋而上,顿锋蓄势,向左提趯即可(图一)。作趯关键是笔锋在趯出之时,要使力集中,笔锋往左猛“趯”的同时就要把笔猛然提起,要干净利索,不可分毫拖拉。宋代陈思《书苑菁华·永字八法详说》解说得更加详细:

趯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暗收。又云:前画卷则别敛心而出之。口诀云:傍锋轻揭借势,势不劲,笔不挫,则意不深。趯与挑一也,锋贵于涩出,涩出期于倒收,所谓欲提还置也。夫趯自努出,潜锋轻挫,藉势而趯之。……笔诀云:即是努笔下杀笔趯起是也。

由于趯出之时要集中笔力,尽全身之力而送之,故云:“杀笔趯起”。

“八法”其实就是八个笔势,专家:早悟到早收获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策】 又称“挑”、“折异画”,指仰横写法。李世民《笔法诀》谓:“策须仰策而收。”元代释溥光《雪庵八法》云:“策始作者,用仰锋上揭,而贵乎迟留。”故作策势必仰笔趯锋,发笔用力,力至画来。运笔法为:起笔逆锋,折而向下,略顿、稍提、用力使笔锋向右上角趯锋(图一)。作策势关键是要使笔力送到笔画末端。《书苑菁华·永字八法评论》说得很详细:策须斫笔,背发而仰收,则背斫仰策也,两头高,中以笔心举之。口诀曰:仰笔潜锋,似鳞勒之法,揭腕趯势于右。濳锋之要在画势,暗捷归于右也。夫策笔仰锋竖趯,微劲借势,峻顾于掠也。

“八法”其实就是八个笔势,专家:早悟到早收获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掠】 指长撇写法。《九势》云:“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卫夫人《笔阵图》喻为:“陆断犀象。”《笔法诀》云:“为撇必掠,贵险而劲。”又云:“掠须笔锋左出而利。”掠势长撇起笔与努势直画同,出锋宜肥,力须送到。具体写法是: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下顿而转锋向左下力行撇出,末锋飞起,力送画末(图一)。清代冯武解释得很详尽,他在《书法正传》说:

撇之祖,掠法也。柳云:掠左出而锋轻。颜云:掠仿佛以宜肥。其法曰;此乃斜悬针而末锋飞起也。宜出锋处送笔,笔力到而匀,不可半途撇出,则无力瘦弱。如“大”、“夫”、“右”字之类是也。又谓之腕须直下笔而弯出之……

“笔力到而匀”、“不可半途撇出”最是切中运笔要害。后而引例说明亦极为妥帖,又云:“《永字八法》七法皆正锋,惟掠法用偏锋。”一般来说,掠势仍然多用中锋。然而,从“变法”方面看,偶用“偏锋”亦未尝不可。

“八法”其实就是八个笔势,专家:早悟到早收获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啄】 谓短撇写法。《笔法诀》云:“啄,须卧笔而疾罨。”写短撇(啄势)务必落笔左出,快且峻利。元代陈绎曾说得很形象,他在《翰林要诀》云:

啄,点首撇尾左出微仰,如鸟喙之啄物。

“鸟喙之啄物”形象地道出啄势的特征。《雪庵八法》云:“啄法之妙,在卧侧潜进,以连敛其锋芒。”啄势的运笔方法是:逆锋起笔,折笔向右下顿,转锋向左下力行,迅疾锋利撇出(图一)。《书苑菁华·永字八法详说》说:“右向左之势为卷啄,按笔蹲锋,潜蹙于右,借势收锋迅掷旋右,须精险衄去之,不可缓滞。夫笔锋及纸为啄,在潜劲而啄之。”可供参考。

“八法”其实就是八个笔势,专家:早悟到早收获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磔】 指捺的写法,又称为“波”。作磔势须逆锋轻落笔,折而铺毫缓行,至画末力收之,要含蓄。《笔法诀》云:“磔须战笔外发,得意徐乃出之。”其运笔法为:逆锋起笔轻转而徐行,势力开展,至下半截稍有卷起意,至捺出处略驻,后提笔捺出(图一)。古人称磔势为“一波三折”,这“三折”便道出其关要。清代冯武亦有“高见”,他在《书法正传》说道:

捺之祖,磔法也。今人作捺,多是两驻,难曰三过,实不知此法。其法:首抢起,中驻而右行,末驻笔蹲锋而出。如《兰亭》之捺,皆含蓄,而不露,最为高也。

以“三过”来检验书之好坏,固然有失偏颇。但“一波三折”确实被历来书家奉为圭臬。其实“三过”也并非什么玄奥,重点在“三”,这里不能简单去理解为具体的数字,只要写时令笔锋受到一股阻力又力破之,便无所谓“几过”了。

“八法”其实就是八个笔势,专家:早悟到早收获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综上所述,从“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个笔势中,说是囊括所有楷书笔画的名称,似乎也不为过。然而,我们也不应否认,若纯粹按这些笔势僵死地去对应所有汉字,则难免落入“状如算子”之讥了。尽管像元代释溥光所主张的由“永”八法而变出二十四法或更多的法,但真正用起来仍然嫌其不够。这样说来,一辈子专学“永”字恐难臻化境。至于王羲之,更不可能像传说中那样,因而“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只是一种美好而糊涂的传说罢了。

“八法”其实就是八个笔势,专家:早悟到早收获

#书法爱好者##书法经典##书法##敢不敢把字秀出来##字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