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棣当了22年皇帝,为何没能生下一儿半女,难道身体已经被掏空?​

 剧透历史 2020-07-07

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他早年镇守国门,后以藩王身份发动叛乱夺取天下,当上皇帝后又亲征漠北。

就是这样一个马背上的天子,一生四子五女却都是即位前所生,做皇帝22年,没有一儿半女降世,这也委实让人疑惑。

仔细观察朱棣儿子们的出生年月,他可不是即位后才不生孩子的。他最小的孩子是第四子朱高爔,出生于洪武二十四年(1392年),距离朱棣称帝(1402年)还有足足十年时间。

而洪武二十四年朱棣年仅33岁。一个33岁的男子居然就生不出孩子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是朱棣缺女人吗?显然不是,仅仅史书有明确记载的后妃就有21位,虽然在皇帝中不算特别多,但生几个孩子总是能做到的。

是朱棣没有生育能力吗?似乎也不是,毕竟之前有九个孩子,而且仅仅徐皇后一个人就生了其中七个。

是因为没时间“耕耘”吗?当然也不是,虽然朱棣很多时间都在进行战争,但绝不是一点闲暇都没有。比如他1402年在南京登基,直到1410年才亲征蒙古,这8年都太平无事,完全可以从容不迫地“造人”。

那是因为朱棣像隋文帝一样惧内,不敢碰其他女子吗?理论上也不应该。史书记载徐皇后生了七个孩子,另两个生母不详,显然并非徐皇后所生,可见朱棣还是可以与其他女子行周公之礼的。

而且徐皇后于永乐五年就去世了,朱棣那年也不过48岁,正常情况下应该还有生育能力,可以进一步繁衍子嗣。

所有其他可能都被排除,剩下的那个就算再不可思议也不得不信,那就是朱棣在洪武二十四年后身体出现了问题,不能再生儿育女了!

朱棣怎么会33岁后就突然生不出孩子了呢?这个可能性还真的很多。

朱棣一直在从事军事活动,难免得病受伤。朱元璋让除了太子朱标之外的几个儿子镇守边关,朱棣21岁就藩北平,负责防范北元,并在31岁那年率大军击败元将乃儿不花,并将之招降。

这一战,深入大漠,恶劣的环境、艰苦的旅程,都在摧残人的健康。或许对一般的将士来说无所谓,可朱棣毕竟是个养尊处优的王爷,即使父亲朱元璋常让他们“忆苦思甜”,也未必真能架住这种艰辛。

要知道,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因为早年太拼命,作为唐朝统一战争中的第一战力,东挡西杀南征北战,落下了一身伤病,也是年纪轻轻就生不出孩子了,还伴随着呼吸道、消化道等各种问题,最后51岁就英年早逝。

朱棣又如何保证不是步了李世民的后尘呢?要知道,他最小的儿子正是在他平定乃儿不花后不久降生的,此后燕王府就再也不能添丁进口了,要说和打仗没关系,我是不太信的。

当然,只要不是受了很重的伤,有些疾病还是可以治愈的,关键需要的是静养,而朱棣偏偏是个闲不住的人。

就在他的小儿子出生的那一年,太子朱标驾薨,野心家朱棣自然开始对储位蠢蠢欲动。虽然朱元璋为了平息藩王们的争储之心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但皇子们依旧保持着理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期许。所以朱棣这期间一定在上下运作,甚至开始整军备战,拓展势力。

随着洪武二十八年和三十一年,二哥秦王、三哥晋王先后去世,朱棣已经成为朱元璋在世的最年长的儿子,大有皇位舍我其谁的架势,你让他安心在北平做藩王,那是不可能的。而这种操劳、激动、忧心等多种情绪的集合,也会让人的身体承受进一步的伤害。

之后,朱元璋驾崩,朱棣更是加紧备战,最后于建文四年发动靖难之役,一举夺得江山。

定鼎南京后,朱棣可以好好歇歇了吧?偏偏还是不行,因为大臣们太糟心了!

明朝初年的文臣,真的叫铁骨铮铮,面对朱棣篡位一百个不服气。方孝孺、黄子澄、铁铉一个个面对朱棣破口大骂。朱棣进城一个月,几乎每天有官员从城墙上跳下来殉道。

那时候的南京城,真让朱棣如坐针毡,这也是后来他执意迁都北京的原因之一。那朱棣早年在南京的后宫,又怎么有心情去享受男欢女爱呢?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猜测,朱棣的身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没人能说清楚。

只是有一件事露出了蛛丝马迹,让后人得以窥见朱棣的身体状况。

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朱棣曾经在永乐十八年因为宫女和宦官私通之事大开杀戒,活剐三千宫女,一个宫女在受刑之时喊出,你自己年老阳衰,还不许我们和宦官对食吗?

可见,皇帝“阳衰”在宫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朱棣生不出孩子,显然也没什么可以奇怪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