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世纪危机中,罗马曾有短暂中兴机会,一个阿拉伯小偷毁了一切

 浩然文史 2020-07-07

罗马贵族

同罗马帝国悲哀的危机时代一样,戈尔迪安三世在少年时期就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他的爷爷与父亲先后在帝国的内乱中死去,自己也变得无所依靠,成为元老院与军队争相利用的棋子。可是,也是这样一位早成大器的青年人,几乎将整个帝国的乱局敉平。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戈尔迪安三世的中兴时代


戈尔迪安的祖上是标准的罗马贵族,这在“三世纪危机”时期的罗马君主中是极为罕见的。由于父亲与爷爷夺权失败,戈尔迪安的童年几乎是在叔父的照顾下度过的。这段极为特别的童年经历,恰巧培养了小戈尔迪安的冷静睿智。

戈尔迪安三世

戈尔迪安的性格十分孤独内向,据说他有时能够冥想整整一天。这种个性同伟大的哲学王马克·奥勒留有些相像。坚强的小戈尔迪安可能从未想过,失去依靠的他怎能有机会登上罗马皇帝的宝座?

在危机初年频繁的帝位更替结束之后,罗马帝国的皇位必须要有人继承。戈尔迪安虽说并无特别过人的能力,也没有家族成员能为他提供支持,但他特殊的贵族身份和看似“软弱”的性格,引来了其他政治力量对他施加操控。

印有戈尔迪安三世头像的银币

在帝位争夺者轮番殒命之后,士兵们将戈尔迪安带到了宫殿中宣布他为皇帝。在此之前被元老院承认的乃祖与乃父,分别被尊为戈尔迪安一世和二世。因此,小戈尔迪安便有了三世皇帝的称号。在罗马人的心里,“三”这个数字代表着兴旺。的确,戈尔迪安三世果真为罗马世界有效地恢复了宁静和繁荣。

在小戈尔迪安“执政”初期,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力。身边的元老院执政委员会和近卫军势力一直在暗潮之下“拼刺刀”。为争夺控制皇帝的权力,近卫军长官迪米斯修斯将女儿嫁给了这位年轻人。这样一来,近卫军将原本十分得势的元老院力量压制了下去。值得一提的是,在迪米斯修斯的辅佐下,戈尔迪安也展现出了他非同一般的才华。

罗马禁卫军:发动叛乱的专业户

在罗马帝国境内,戈尔迪安首先收缴了乱党的私人金库,并将其分发给罗马城各位居民。戈尔迪安还将阿非利加行省一年的收入用来犒赏那些支持他上位的近卫军集团和部分元老,这就较好地平衡了帝国内部的分裂力量。

除却用金币平衡国内各方利益之外,戈尔迪安及时对罗马帝国北部边境的日耳曼民族作出让步。他第一次公开允许日耳曼人加入罗马军队,并且按照军功行赏赐和提拔,将日耳曼士兵当作平等的国民对待。这样就缓和了罗马边地民和境外势力的关系。

与罗马士兵交战的日耳曼战士

但就在罗马民众享受着十几年来难得的和平时,帝国的东方突然发生了变故。萨珊波斯王朝阿尔达希尔王去世,接替他的沙普尔一世是一位军事狂人,他妄图用更加激烈的西侵夺得叙利亚地区的控制权。在他登基伊始,就对小亚细亚和叙利亚一代的城市大肆进攻,受到罗马保护的商业城市损失最为惨重。

萨珊波斯沙普尔一世头像

迪米斯修斯察觉到东方隐约的威胁,243年,在征得元老院发布的最后一笔“战争税款”之后,皇帝同迪米斯修斯一同亲征波斯。由于罗马内乱频仍,各方军队对战争是毫无懈怠可言。一旦兵锋向外,便收获了不小的成功。罗马人成功将西侵的波斯士兵赶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东,并在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一带增派了重兵把守帝国门户。

可能是天要亡罗马!就在整个罗马帝国正由内而外向好发展时,摄政王迪米斯修斯突然在一次军事会议中晕倒丧命了。军队内突然失去了制衡全局的人物,就在这时,阿拉伯人菲利普的出现打乱了整个国家的宁静。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二、为祸作乱的阿拉伯人菲利普


阿拉伯人菲利普是何许人也?使他声名大振的并不是他的智慧或权威。据说菲利普在成为罗马皇帝之前,曾经在叙利亚一带做过乳类贩卖生意,也有人说他做过小偷。也就是说,他不仅仅是一位非意大利血统的外族人,而且还是一位道德品质比较底下的贫民。

这样的一个人是如何做到近卫军长官的,史书上没有专门的记载。根据我们对三世纪罗马政治秩序的了解,但凡敢于参军冒险的人都有上位的可能。菲利普也许就是靠着军功一路走到近卫军副手的地步。

目光深邃的阿拉伯人菲利普

公元244年,蓄谋已久的菲利普煽动前线的军士们叛乱。年轻的戈尔迪安由于失去了他的岳父靠山,本就有些乱了阵脚。菲利普见势正好,便以不满“皇帝专权”为由,蛊惑数十名士兵杀害掉了年轻的戈尔迪安,成功篡权。

忠于皇帝的士兵们为戈尔迪安在幼发拉底河畔修建了一座宏伟的罗马式丰碑,上面用希腊文和波斯文雕刻出小皇帝短暂一生的功绩,供过往的人们凭吊。

戈尔迪安三世的骨灰被他大摇大摆地送回了罗马。菲利普对元老们谎称皇帝死于病害,但这样蹊跷的托词任谁都不会相信。在菲利普政期间,刚有起色的罗马帝国立马陷入了“内外交困”的窘境。

阿拉伯人菲利普雕像

为了避免波斯“趁火打劫”,菲利普连忙同沙普尔一世签订了一份丧权辱国的和平条约。该条约规定了罗马与波斯并不平衡的边界,几乎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北部都被波斯占去,这对节节克敌制胜的罗马士兵而言是极其耻辱的。

可惜好景不长。248年,失去了耐心的哥特战士再次沿着多瑙河南下,入侵帝国腹地。哥特人横扫了守备空虚的罗马北疆,前线的士兵们咬牙切齿地寻求复仇,想要重新恢复戈尔迪安时代的稳定繁荣。

萨珊时期的浮雕,罗马皇帝瓦勒良跪着向沙普尔一世投降

令人惊讶的是,战事未启,菲利普竟派遣副手德西乌斯前去议和,妄图直接用不平等条约来换取廉价的和平。无奈世事难料,机关算尽的菲利普脑子里只想着如何维护自己得来不易的皇位,恰由于这种长期的畏惧感和不自信,菲利普才亲手断送了他来之不易的政治生命。

他并没有想到,德西乌斯在去往前线后会违背他的命令同哥特人开展战斗,并获得了大胜。士兵们和边地民在情感上获得满足,在士气上也受到了鼓舞。他们愤慨地请求德基乌斯上位,希望由他来替代这位不得人心的阿拉伯人。在对罗马帝国作出数次不负责任的“出卖”行为之后,菲利普彻底失去了民心。

令人闻风丧胆的哥特士兵


文史君说


其实,德西乌斯并不是奸诈之辈。他一面安抚着在前线鼓噪的士兵们,一面又对菲利普承诺“一旦到了罗马之后,还会让菲利普亲自治理帝国”。但是,心狠手辣的菲利普并不相信德西乌斯的许诺,看起来他明显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在德西乌斯对他频频示好之后,菲利普仍旧派出他临时拼凑的散兵游勇向南下的莱茵河军团发起了攻击,但这些闲杂人等哪里是德西乌斯大军的对手?得知自己大势将去,菲利普痛苦地走向天台,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因他而起的“罗马危机”却再难消退。

参考文献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张晓校:《罗马军队与帝位嬗递——从奥古斯都到君士坦丁》,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