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1、基本概况 2、设计概况 (1)工程做法 (2)建筑防水 (3)砌体 二、项目管理目标三、工程控制重点、难点1、工程重点--塔吊安装 (1)方案一: 缺点: 1、钢模板下楼倒运吊装时间较长; 2、低塔自由高度受限,附墙道数增多; 3、主楼封顶塔吊方可拆除,租赁费用高 优点: 1、塔吊作业压力小; 2、覆盖面积大; (2)方案二: 缺点: 1、主楼塔吊施工压力大; 2、D区C区小部分区域未完全覆盖; 优点: 1、钢模板直接倒运、部分专用板下楼吊运时间短; 2、低塔待车库完成便可拆除,机械租赁费用低; (3)方案三: 本工程主体施工时设置2台塔吊作为垂直运输工具。布置区域主要覆盖区域为1#主楼、D、E、F车库范围内全部区域、G、H车库范围内大部分区域,未覆盖区域施工采用起重机具或人工运输。钢筋棚加工及堆放场地布置在E区,靠近塔吊便于现场转运吊装。1#楼主体模板采用大钢模,大钢模堆放区设置在主楼南侧塔吊覆盖的区域。利用钢模板施工工艺一方面提高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塔吊,使得现场塔吊利用效率最大化。 2、工程重点--电梯安装 (1)A、B、C三区设置分离; (2)砌体、抹灰用量小; (3)电梯安装设置在车库与主楼之间的沉降后浇带之间; 思路决定:主体施工至8层时安装3台单笼电梯。电梯基础准备采用钢基础,可直接安装在车库顶板上,安装方便,节约成本。 3、工程难点 (1)由于层高较高,剪力墙钢模板配置采用标准板+连接板,为保证施工质量,此接缝处为质量控制的难点。 (2)地下车库后浇带较长,后浇带止水钢板施工质量控制为难点;后浇带采用独立支撑体系,与满堂架体断开支设。 (3)1#主楼分为A、B、C三个区域,区域之间通过剪力墙分割,剪力墙距离较小,模板安装加固、拆除较为困难,项目部准备提前联系钢模板设计厂家,设计安装方案,重点把控质量及进度。 (4)基础阶段车库东侧挡土墙与基坑护坡距离狭小,模板加固及拆除为控制难点,项目部准备提前讨论模板支设方案。 (5)主体22层结构板外围腰带与爬架之间施工顺序,项目部准备提前制定节点措施。 四、项目组织机构1、项目组织机构图 ![]() 2、项目经理部人员配备 ![]() 3、项目管理人员职能对接 ![]() 五、施工部署1、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主要办公区为*******,位于项目西北角紧邻****酒店;生活区设置在项目北侧紧邻施工围墙;生活区和施工区通过标准化栏杆进行隔离,实现办公、生活、施工三区分离。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北门进入生活区、施工区,便于现场管理人员打卡上班及用餐休息。 ![]() 2、基础阶段布置 现场施工大门设置两处,8m*14m钢筋棚一个,设置在F区靠近塔吊位置;4m*6m木工棚一个,设置在G区靠近施工道路位置;通过塔吊运输到施工现场;1台600A配电柜供现场施工区用电,布置在车库基坑北侧;配置喷雾降淋设备一台,布置在现场东北侧围墙处,分别向东侧和北侧喷雾罐提供动力。 ![]() 3、主体阶段布置 主体阶段钢筋棚首先设置在E区靠近塔吊位置,待F区车库顶板浇筑完成并达到安装强度后移动到F区靠近塔吊位置;木工棚设置到G区车库顶板上,并进行全封闭处理;由于A、B、C三个区域结构相互隔开,所以现场在1#楼南侧设置三台施工电梯,均为单笼电梯;砌体堆放区、砌筑砂浆罐、抹灰砂浆罐统一设置在现场东北侧。 ![]() 4、项目观路线布置 ![]() 5、临电布置 本施工图为工程临电布置方案,工程配置项目总配电室一座,一级配电柜一台,二级配电箱36个,共计10趟回路。 ![]() 6、临水布置 本施工图为工程临水布置方案,工程配置项目变频增压水泵房一座,消防栓3个。 ![]() 7、办公区布置 项目会议室、资料室、预算室、图书室、党政办公室,采用全开放式,门禁采用指纹+人脸识别系统。 工长办公区、安全办公区、质量办公区、公共办公区通过1.5米高挡板分割,既美观,又不影响部门之间的沟通。 ![]() 会议室、综合办公室平面策划 8、生活区布置 生活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办公楼生活区和现场北侧生活区,办公楼生活区布置男生宿舍3间和女生宿舍1间。现场北侧生活区布置有宿舍、医务室、职工之家、职工活动室、卫生间、食堂、浴室、晾衣间、餐厅。为加强项目员工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项目部还设立了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篮球场等锻炼器材,让员工来到项目后不仅可以学习工作,还要有归属感,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积极性。 ![]() 医务室 食堂 乒乓球场 9、土方开挖施工部署 本工程按照后浇带布局整体计划分为8个区域,4个施工阶段(DE、ABC、GH、F)进行施工。土方施工开始后首先开挖A、B、C区域主楼区域,开挖顺序为从A区域到C区域,快速为桩基施工提供作业面;1#主楼土方开挖完成后,再开挖D、E区域车库土方部分,保证主楼和D、E区域车库同时施工;G、H区域施工开始时间为D、E车库完成时间,F区域待坡道开挖完成后随G、H区域流水施工。 ![]() 10、基础阶段施工部署 车库及主楼基础施工时,A、B、C区域开始进行桩基施工,工期目标80天;同时D、E区开始进行基础施工,待D、E区车库施工完成后移动钢筋棚至E区车库顶板,然后组织人员进行G、H区基础施工,最后进行F区基础施工。 ![]() ±0.000以下施工流水策划 11、主体阶段施工部署 车库施工完成后通过变换现场行车道路、改变钢筋棚位置等措施,对现场进行二次布置,解决场地狭小问题。集成式操作平台由4层开始搭设,4层以下采用落地脚手架搭设施工,B、C区北侧局部采用工字钢悬挑架。主体施工至14层后协助甲方组织主体验收,验收完成后砌体穿插施工,以总进度计划为主线,确定分项工程开始及完成时间,合理穿插有序组织,保证施工任务圆满完成。 ![]() 主体阶段三维布置 12、劳动力需求计划 ![]() 结合进度计划、各分项人力资源需求统计表提前计算各个时间段人工需求量,规避秋收期用工荒,提前考虑政府扬尘治理、铁腕治霾等相关政策,合理部署施工顺序。 ![]() 项目整体劳动力需求计划曲线 13、钢筋工程 钢筋进场: 由于项目场地狭小,施工现场设置1个8m*14m钢筋棚,利用1#楼高塔周转施工。考虑车库钢筋量大的原因,钢筋进场方式改为多次少量,缓解现场原材堆放压力,按照进度计划合理布置钢筋进场时间。 ![]() 14、模板工程 模板配置: 1、车库、1#楼±0.000以下全部采用木模散拼; 2、±0.000以上主体顶板采用木模散拼支设,剪力墙模板采用全钢大模板; 3、主体顶板木模配置三层,满足施工周转间歇及混凝土拆除强度;钢模板按照1#楼剪力墙图纸对称配置半层,非对称部位全部配置; ![]() 1#楼模板用量 车库模板用量 模板周转: 在项目策划阶段,木工工长通过计算主体各分段模板展开面积,得出各分段模板用量,合理安排模板倒运顺序,使得模板利用率最大化,模板及设施料可多次周转使用;其余设施料根据施工总计划合理配置,进而节省项目成本。 周转流程: ![]() 15、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用量: 混凝土工长提前计算浇筑部位混凝土用量,并同预算员计算量进行对比,经生产经理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联系商混站并填写浇筑令。 ![]() 混凝土工程量 16、施工机具需求计划 ![]() 六、进度管理![]() 1、进度计划节点管理 预计开工日期:2017年9月10日; 合同工期:730日历天; 内控工期:690日历天; 主体结构计划工期:440日历天; 装饰装修计划工期:240日历天; ![]() 2、进度计划采取措施 ![]() 3、进度计划管理办法 1.编制总进度计划注重真实性,为提高总计划的真实性和指导性,在编制之前先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确定影响因素。 2.利用QQ软件将次日任务进行预排,提前安排施工任务。 3.编制工程立体实施对比计划图,找出滞后原因,总结经验。 七、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体系 1、架体选择 根据本工程特点,1#楼计划采用组合式施工防护升降平台。装饰装修阶段采用吊篮进行外立面施工。 组合式施工防护升降平台由4层开始搭设,4层以下采用落地脚手架搭设施工,B、C区北侧局部采用工字钢悬挑架。 ![]() 工字钢悬挑架 组合式施工升降平台 2、安全防护 防护栏杆、防护棚、加工车间、操作台、隔离围挡、室内电梯井口防护门、施工电梯楼层防护门、定型化钢板护角、转料平台、宣传牌等采用标准化、工具化设施,可重复利用,节能环保。 ![]() 八、技术、质量管理1、技术管理 (1)梳理项目施工流程,整理方案清单,并根据项目施工进度落实到人。 ![]() (2)方案制定流程 项目部根据施工进度,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对各分项工程进行讨论学习,编制人首先提出最初方案,然后经过项目部管理人员集体讨论,针对方案中的重难点进行深入剖析,最终提出最合理、最有效的施工方法。对于危险性较大的专项方案,在组织管理人员讨论学习后还要经过公司相关部门审核,并组织专家会审指导。 ![]() (4)技术交底三级管理 施工人员进场后,由项目部组织着重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对施工班组和主要施工人员,按不同专业进行技术、工艺、质量、标准交底培训,在每道工序开始施工前,做到样板先行,强化每道工序检查,保证产品质量。 ![]() (5)培训学习 由于项目部青年员工较多,为了传递公司“传帮带”政策,增加项目部的学习氛围,由项目工程师、生产经理带队制定每月学习计划,分层级组织项目部员工学习精品施工方案,优秀分项做法及施工规范,加深对施工方法的理解,灵活运用,提高施工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 质量管理体系 ![]() 1、质量管理制度 ![]() 2、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质量控制须做到事前策划、样板先行;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测实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事后进行分析总结,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 3、质量管理分析 ![]() 九、成本管理1、结合BIM成本管理: 本工程招标期间采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提取工程量,经项目工程师审核后进行三算对比--BIM工程量、预算量、实际使用量,分析偏差原因,制定补救措施。结合本工程装饰工程量大特点,采用BIM技术提前制定装修方案,提取材料工程量,控制材料用量精确到块、个、千克,避免材料浪费。 2、材料采购和进场管理: 物资供应商从公司合格分供方名录中选择或在项目重新考察的合格供应商中择优确定,采用全方位、多角度的选择方式,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选定信誉最好的供方。 本工程材料堆放场地狭小,材料无法一次性堆放到位。专业工长、材料员统一协调各区段材料进场卸料,集中统一调配,合理分配进场车辆卸货次序。 项目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根据计划分批采购进场,对选定的材料样品封存,进场严格执行检验制度,由材料员、专业工长检查材料规格、名称、型号、数量、合格证、检测报告,对特殊及贵重的材料要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与材料员共同验收。 3、三算对比: 项目在劳务招标、各分项招标前期通过计算分析、外出考察制定标前成本计划,确定项目盈亏情况;分项中标后签订施工合同,根据调整方案优化目标成本,确定项目盈亏点。分析过程中利用项目成本管理软件实现预算成本、目标计划成本、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 根据工程进度每月进行三算对比,商务人员分析成本偏离原因,项目工程师制定成本控制实施方案,调整进度计划,及时纠偏。 十、创新技术应用1、创新型技术的应用 项目部根据不同阶段的工程需要,组织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对工程各个分项工艺、施工措施、施工设备等各种施工因素进行改进,达到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工程质量。 ![]() 2、新技术应用策划 新技在工程图纸设计并交付后,同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指南对比后,本项目应用的术分别有: ![]() 十一、BIM技术探索本工程在项目投标期间便采用BIM技术对项目临舍、施工现场及施工主体进行建模,并为投标项目工程自动量计算垫定基础。计划将BIM应用初步过渡至BIM管理。 ![]() 协同工作共享流程 十二、绿色施工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 1、扬尘控制 现场沿围墙北侧和东侧设置喷雾降尘系统,场地洒水应形成常态化,保证现场施工无扬尘。 ![]() 2、噪音、光污染控制 在施工场地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光污染控制,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 照明光源添加灯罩 电焊采用防护罩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节材措施: 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制定保管制度,责任落实,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制定限额领料制度,分项工长根据策划方案提取工程量,经生产经理审核后开具领料单,控制现场实际使用量,通过计划量和实际使用量对比,找出浪费的根源,制定节材措施。 采用新技术减少材料使用量、消耗量;现场设施采用装配化、螺栓连接,多次周转,节省建筑材料; 4、节能与能源利用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充分利用太阳能、卫生间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办公区照明采用LED节能灯,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 ![]() 用电监测 智能电表 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中水收集处理系统,将雨水、主体施工洗泵水回收、沉淀二次利用,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 集成式变频供水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