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国际贸易学期末习题
2020-07-07 | 阅:  转:  |  分享 
  
一.单选题(共53题)1下列有关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国际贸易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和生存压力,不利于国内经济发展2
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技术贸易壁垒?()产品种类壁垒3下列不属于国际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的是()A、不利于贸易各国改进生产技术
4为什么发达国家愿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单方面的减免关税待遇。()A、因为发达国家在关照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是在扶植本国的制造业。5
下列哪项属于GATT与WTO共同具有的特点()。关税减让6在大卫李嘉图的模型中,每个国家的工资水平由()来决定。绝对优势7
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要素密集度逆转说8中国参加大湄公河经济合作属于()次区域经济合作9考虑大国对某一进
口产品征收关税t,那么当关税t很低时,贸易条件利得与无谓损失的大小应为()。贸易利得>无谓损失10()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的出
口管制法案,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独立对本国某些商品的出口进行审批和颁发出口许可证,实行出口管制。单边出口管制11母国生产电视机和手
工玩具,现有劳动力从外国流向母国。则在长期移民效应中,母国工资、租金、及两种产品产量将会()。D、工资不变、租金不变、电视机产量
减少、手工玩具的产量增加12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和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可以判断()。D、丰裕要素从贸易中受益、稀缺要素从贸
易中受损13()是指除了清单上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负面清单14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中,国际贸易
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C、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15关于调拨价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根据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定价16中心-外围
论的提出者是()普莱维什17下面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自由贸易区一般设在关境以外。18美、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三足鼎立,
不包括下面哪一个?()中韩自贸区19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中,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B、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20对于各种类型的贸易,不需要将该贸易的贸易额计入该国总贸易额的是()A、过境贸易21()指国家通过法令或其他手段和途径,规定
本国政府机构在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A、歧视性政府采购22下列有关转口贸易的说法错误的是()对第三国来讲属于转口贸易,也称
过境贸易。23从垄断竞争模型中的有贸易短期均衡到长期均衡的过程中,该产业中的厂商数量会如何变化()。有部分厂商退出24()是指
由出口方的官方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合同由出口厂商和银行签订。卖方信贷25经济全球化中不包含()。技
术全球化26特定要素模型中,()要素不属于特定要素。劳动2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WTO例外条件?()关税保护28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
优势受其驱动力的影响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本要素”的是哪一个阶段:投资驱动阶段29从垄断竞争模型中的无贸易长期
均衡出发,当母国开始于其他两个相同的国家贸易时,每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d将会()。更平坦30动态周期理论主要包括三类,除了()
环境周期说31有关贸易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贸易条件又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32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世界出口货
物总额33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下列哪种情况会构成倾销()。本地价格>出口价格34产品周期说的三阶段理论中“国内外需求增加,刺激了
生产的发展,国内外的市场竞争者增多,由于外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使开发国的出口日益减少”,这是说的哪一个阶段?A、成熟的产品阶段35(
)是指海关设置的,或者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区域。保税区36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关税的征收方法()出口税37产业内贸易
不会在()市场类型中产生。完全竞争38下列什么条件不是构成倾销的必要条件()。企业亏损39下面哪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不仅
做到了成员国之间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对外共同关税,而且做到了经贸政策统一?()经济同盟40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
特点不包括()A、各国间存在相同的汇率制度41与关税壁垒的作用相比,非关税壁垒的下面哪一个表述不准确?A、非关税壁垒的进口数量限
制对生产效率和消费者利益存在损害,但损害没有关税壁垒严重。42在FDI的短期效应中,当有资本流入母国时,对母国国内两大产业劳动人数
与产量发生何种变化()C、制造业劳动人数增多,制造品产量增多;农业劳动人数减少,农产品产量减少43最早提出自由贸易政策主张的经济
学家是()。亚当斯密44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主张不包括以下哪点?()主张政府少干预45凯恩斯的贸易保护理论被称作()超保护贸易
论46.一国实行哪种贸易措施会使该国国民利益最大()。自由贸易47.考虑小国对某一进口产品征收关税t,相比较征收关税前,下列哪
个母国群体福利将会减少()。消费者48.下列价格不被列为世界“自由市场”价格的是()A.欧盟内部的共同农产品价格49.(
)主要表现为国家指定有关专门机构或委托少数大企业垄断有关商品的进出口经营活动,从而直接控制进出口商品的国别、种类和数量。A.进出
口国家垄断50.波斯纳把技术的创新和转移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技术创新国开始生产和消费到别国开始进口该类商品这段时间,是指()需
求滞后51.衡量出口产品原产地的两个标准是加工标准和()增值标准52.世界“封闭市场”价格不包括()拍卖价格53.下面那
一种属于进口附加税()反补贴税二.多选题(共17题)1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包括A、国际贸易发展的一般规律B、各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殊
规律C、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D、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2出口鼓励政策包括A、买方信贷B、卖方信贷C、出口补贴D、经济特区措施3国际贸易可
能遇到的风险包括A、价格风险B、信用风险C、政治风险D、运输风险4国际贸易按贸易有无第三国参加,可以分为A、直接贸易B、间接贸易C
、转口贸易5外贸依存度可以细分为A、出口贸易依存度B、进口贸易依存的6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设条件包括A、两种要素可以在产业间自由
流动B、不同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的技术是相同的7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A、技术标准壁垒B、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C、绿色壁垒D、卫生检疫标准8
进口附加税包括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9国际分工的积极作用包括A、各国通过分工来扬长避短B、可以节约全世界的劳动时间C、合理利用生
产要素10国际贸易按商品流向划分,可以分为A、出口贸易B、进口贸易C、过境贸易11外汇管制包括A、数量性外汇管制B、成本性外汇管制
D、混合性外汇管制12原料周期说将原料的生命周期分为A、需求产生的繁荣阶段B、需求和供给来源的替代阶段C、合成或研究与发展的介入阶
段13进口配额制度的形式主要有A、绝对配额B、关税配额14进口税可以分为A、普通说B、最惠国税15.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的发
展分为A.新产品阶段?B.成熟产品阶段?C.标准化产品阶段?16.关税的征收方法有A.从量税?B.从价税?C.差价税?D.混合税
?17.直接的非关税壁垒包括A.进口配额制?B.进口许可证制?C.“自动”出口配额制?三.判断题(共15题)1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
垒,是指那些为保护环境或以保护环境的名义而采取的限制商品进口的各种技术性标准与措施。√2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指相邻国家之间的地区间经济
合作。√3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是指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各种严格的条件来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的各类措施。√4资本输出包括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贸
易输出。×5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主张的贸易政策是保护贸易政策。×6有效保护率也称有效关税率,是指对进口产品征收了名义关税后,该
名义关税对本国产品的实际的有效的保护率。√7凯恩斯超贸易保护政策的保护对象是发达国家的夕阳工业。√8混合税又称复合税。它是指在税则
的同一税目中定有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税率,征税时选择其中之一使用。×9机会成本是指一定的生产资源用于生产一单位的某种产品,必须放弃生
产另一种产品的数量。√10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对它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11各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类型有:贸易型的经济特区、工业型的经济特区、科技型的经济特区、保税区等等。√1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包括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13由于商品的国际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的世界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取决于一个国
家国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各贸易国必然会不断地改进出口商品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14.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说明商品在国
家间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生产要素的流动。对15.易货贸易是指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的国际贸易,是两国间直接以货物交换
货物的贸易。对四.简答题(共11题)1各类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共同点:都是在
成员国之间减少国家间贸易壁垒,加强各国之间地贸易往来促进贸易发展。不同点:各种组织形式之间地合作程度不同。自由贸易区:只是合作
国家内部统一或互相减免关税促进贸易;关税同盟:合作国家之间对内互相减免关税,对外也统一关税标准;共同市场:在对内减免关税,对外
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还实现了各种要素的自由流通;经济同盟:最高程度的区域经济合作,不仅对内减免关税对外统一标准,实现各种要素的互相流
通,以及在经济政策上的统一。参加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因:(1)区域经济合作比全球性的经济合作更容易实现,并且每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参与
的国家相对较少,能更好的实现国家的经济需求,更符合一个国家的合作目标(2)有利于促进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优化资源配置和要素流通
,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区域间加强互通加速经济的发展(3)多米诺骨牌效应,不参加区域经济合作的国家会感到孤独和吃亏,因此都积极参加
不同的自贸区,以争取更多的经济贸易利益。2什么是贸易条件?如何改善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贸易条件: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
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衡量在一定时期一国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改善方法:1.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加大产业转移力度。2.还应当继续发展本国的优势产业,对其进行现代化的不断改造。3.还应当不断扩充完善产业链,强化基础工
业力量。4.不断强化对关税体制的改革力度,促进国际贸易更好的发展。3简要说明国家之间相互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有哪些?(1)各国所使用
的技术不同;(1分)(2)各国的资源禀赋不同;(1分)(3)国家之间相互邻接性;(1分)(4)产品差异化造成的产业内贸易;(1分)
(5)外包成本不同;(1分)(6)需求的差异(1分)4在短期特定要素模型中,对一个遭受自然灾害后出现人口下降的小国而言,用图形表示
出劳动减少对每个产业的产量及均衡工资的影响,以及对资本和土地租金产生何种影响?劳动人数减少,两个产业产量下降。均衡工资提高。资本租
金下降、地租下降。5什么是国际价值?它与国别价值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国际价值:国际价值的对称国别价值,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
上形成的具有国际性一般社会劳动的凝结。当商品的国际交换中,体现“生产的国际关系“的经济范畴。区别:1.国别价值又称国民价值,与国
际价值的对称。2.国别价值量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3.国际商品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的。联系:
1.商品的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而在量上则是不同的。2.都是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
结物;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6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设条件有哪些?1、两种要素都可以在产业间自由流动。2、
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的,即要求有更多的每单位资本劳动量;另一种产品是资本密集的。3、外国是劳动丰裕的,而母国是资本丰裕的。4、最终产
品可以在国家之间进行自由贸易,但两种要素不可以在国家之间流动。5、不同国家用于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技术是相同的。6、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偏
好是相同的。7汇率变化对外贸有什么影响?你认为中国人民币应该升值吗?为什么?汇率变化对外贸的影响:1、本币汇率上升,外国产品价格相
对较低,有利于增加进口,抑制出口;缓解通货膨胀,提高本国居民购买力,有利于出国旅游留学。2、本币汇率下降,本国产品价格相对较低,有
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认为中国人民币不应升值,原因:1.我国目前面临产能过剩等问题,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过
剩产能无法解决。2.人民币升值导致资本外流,国内吸引外资能力减弱,不利于增加就业。3.人民币升值使我国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在国际市场
上的竞争力减弱,不利于对外贸易。4.人民币升值导致外币贬值,使我国外汇资产缩水。8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有什
么不同?1、前提不同:比较优势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作为理论前提,竞争优势理论则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作为理论前提,后者比前者更符合当前的现
实。2、角度不同:比较优势理论从全球角度考虑,认为一个国家只要按照比较成本原则分工,就会增加自身福利,并提高世界范围的生产效率和
资源配置水平。竞争优势理论从国家角度出发,考虑怎样才能使一国在贸易活动中得到的福利更多一些,生产效率提高得更快一些,在国际分工中占
据更加有利的地位。3、范围不同:比较优势理论只考虑某些产品或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而且主要是对其成本即价格的竞争能力进行比较。竞争
优势理论则是将一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即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它国进行比较,而且,它除了考虑现实情况之外,还要考虑潜在的利益对比。4、性质不
同:比较优势是相对性的概念,一国在某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另一些方面必具有比较劣势。这种理论的逻辑结果是,任何国家都应安于现状、保
持现状。因为这样可以在付出最小代价的情况下使本国获利。竞争优势是绝对性的概念,一个国家或者处于竞争优势,或者处于竞争劣势,界限相当
清楚,没有半点含糊。任何国家都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使自己取得或保持竞争优势。9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影响有哪些?对进口国
的影响:可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的市场和生产,引起进口产品价格的上涨。例如,如果进口国采取直接的进口数量限制措施,则不论国外的价格上
升或下降,也不论国内的需求多大,都不增加进口,这就会引起国内外之间的价格差异拉大,使进口国内价格上涨,从而保护了进口国同类产品的生
产,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起到保护和促进本国有关产品的生产和发展的作用。非关税壁垒的加强会使进口国消费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国内出口商
品的成本与出口价格也会由于价格的上涨而提高,削弱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会使国内生产效率降低,国内企业竞争压力减小,改进产品的动力降低
。政府财政收入受损。对出口国的影响:实行直接的进口数量限制,固定了进口数量,将使出口国的商品出口数量和价格受到严重影响,造成出口商
品增长率或出口数量的减少和出口价格下跌。一般来说,如果出口国的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则这些商品的价格受进口国的非关税壁垒影响而引
起的价格下跌将较小;反之,如果出口国的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小,则这些商品的价格受进口国的非关税壁垒影响而引起的价格下跌将较大。10
将下列情形按母国福利的升序排列,并说明理由。A: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小国征收关税t;B: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小国对相同进口量M实施配额
,且配额许可证分配给母国厂商,无寻租行为;C:在母国垄断条件下,小国征收关税t;D:在母国垄断条件下,小国对相同的进口量M实施配额
。D量M相等的配额,配额许可证分配给母国厂商,无寻租行为;C:小国将配额数为M的配额许可证向母国厂商拍卖;D:小国将配额数为M的配额许
可证分配给寻租的母国厂商;E:小国将配额数为M的配额许可证给予出口商。F:在母国垄断条件下,小国征收关税t,相应进口量为M。A=B
=C=F>D=E。ABC母国福利损失为b+d,DE母国福利损失为b+d+c。在母国垄断条件下实行贸易,母国垄断势力消失,征收关税引
起的福利损失和完全竞争条件下相同。五.名词解释(共15题)1进口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入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2进口配额指对一个
国家从其他国家进口的某种特定产品实行数量或价格限制。3自由贸易区区内的国家集团可以自愿消除他们之间的贸易壁垒。4斯托尔珀-萨谬尔森
定理在长期,当所有要素都可以流动时,一种产品的相对价格提高会提高密集地用于生产该产品的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其他要素的实际收入。5贸
易逆差是指该国的出口总额小于其进口总额。6过境贸易是指当某种商品从A国经由B国输往C国销售时,对B国来说,这就是过境贸易。7倾销当
一家外国企业在国外以低于它在本国市场的要价或以低于其生产该产品的平均成本的价格销售一个产品。8贸易壁垒是指影响货物和服务跨国际边界
流动数量的所有因素,包括关税与非关税壁垒。9自由贸易均衡当两国进行自由贸易时,母国出口供给等于外国进口需求的均衡状态。10出口贸易
是指一国将自己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11国际贸易泛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12比较
优势当一个国家与生产其他产品的效率相比较,它生产这些产品的效率是最高的,则具有该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13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在两种产
品和两种要素的情况下,每个国家都出口密集地使用其丰裕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其他产品。14贸易差额是指该国的出口总额与其进口总额
间的差额(通常包括货物和服务)。15绝对优势当一个国家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最佳技术时,它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六.论述题(
共1题)1试分析在垄断竞争条件下,一家厂商从有贸易条件下的短期垄断竞争均衡向长期垄断竞争均衡的发展过程,并指出与无贸易均衡相比有哪
些贸易所得。有贸易条件下短期均衡时厂商可以获得正的垄断利润,有降价动力,因此单个厂商选择在B点生产赚取垄断利润。(2分)但当所有厂
商同时降价时,对每家厂商的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D/NA而非沿着d2增加。因此厂商最终亏损,有厂商选择退出该行业。(3分)最终D/NA
变为D/NT,D/NT>D/NA,C点为长期均衡,此时厂商垄断利润为零。(3分)贸易所得:1)价格由PA变为PW,价格降低了,消费
者因此受益。(1分)2)消费者面临了第二个贸易来源,商品品种增加。(1分)七.计算题(共7题)1假设母国是个小国,根据下面的图回答
问题:(1)计算无贸易情形下的母国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2)现假定母国开展贸易,面对的世界价格为P=6美元。确定在自由贸易时
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母国从贸易中获益了吗?(3)考虑到当地生产商的福利,母国政府采用进口配额限制外国只能销售2单位产品,并且
将配额许可证分配给本地生产商,那么配额对母国经济体的净效应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且数值是多少?答案:消费者剩余CS=1/2×5×(18
-9)=22.5;生产者剩余PS=1/2×5×(9-4)=12.5;总剩余=22.5+12.5=35消费者剩余CS''=1/2×8×
(18-6)=48;生产者剩余PS''=1/2×2×(6-4)=2;总剩余=48+2=50消费者剩余CS''''=1/2×6×(18-8
)=30;生产者剩余PS''''=1/2×4×(8-4)=8;母国厂商配额租所得:(6-4)×(8-6)=4;总剩余=30+8+4=4
2;母国经济净效益损失:42-50=-82用以下给定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农业:销售收入=PA·QA=150,给劳动的支付=W·
LA=50,给土地的支付=RT·T=100;制造业:销售收入=PM·QM=150,给劳动的支付=W·LM=100,给资本的支付=R
K·K=50。在农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假设制造品价格下降10%,工资降低了5%。a、确定制造品价格下降对地租和资本租金的影响。b
、解释实际地租和实际资本租金有何变化。答案:3假设母国和外国生产茶叶和汽车两种产品。在无贸易均衡时,母国:工资TEA=12,MPL
TEA=2,价格CAR=4;外国:价格TEA=3,工资CAR=6,MPLCAR=1。(1)在母国茶叶和汽车的边际劳动产出是多
少?茶叶的无贸易相对价格是多少?(2)在外国茶叶和汽车的边际劳动产出是多少?茶叶的无贸易相对价格是多少?(3)假设处于贸易均衡时电
视机的世界相对价格为PTEA/PCAR=1,每个国家会出口什么产品?(4)当分别处于无贸易均衡和贸易均衡时,在母国以茶叶和汽车衡量
的实际工资各是多少?(5)当分别处于无贸易均衡和贸易均衡时,在外国以茶叶和汽车衡量的实际工资各是多少?(6)当处于贸易均衡时,用工
人购买产品的能力来衡量,外国工人比母国工人挣得多还是少?答案:(1)MPLCAR=12/4=3,MPLTEA=2。PTEA/PCA
R=MPLCAR/MPLTEA=3/2。(2)MPLCAR=1,MPLTEA=6/3=2。PTEA/PCAR=MPLCA
R/MPLTEA=1/2。(3)母国生产汽车具有比较优势,外国生产茶叶具有比较优势。(4)贸易均衡时,母国工资:MPLCAR=3
单位车或(PCAR/PTEA)MPLCAR=13=3单位茶叶;无贸易均衡时,母国工资:MPLCAR=3单位车或(PCAR/PTE
A)MPLCAR=(2/3)3=2单位茶叶。贸易均衡时,外国工资:MPLTEA=2单位茶叶或(PTEA/PCAR)MPLTE
A=12=2单位车;无贸易均衡时,外国工资:MPLTEA=2单位茶叶或(PTEA/PCAR)MPLTEA=(1/2)2
=1单位车。(6)贸易均衡时,用车或是茶叶来衡量,都是母国工人挣得多。因为工资由绝对优势决定。4材料如下:英国可能处于这样的状况,
生产布可能需要100个人劳动一年;如果他想酿酒,他可能需要120个人劳动同样的时间……在葡萄牙,生产葡萄酒可能只需要80个人劳动一
年,在这个国家生产布可能需要90个人劳动同样的时间。因此,出口葡萄酒以换取布对它是有利的。尽管葡萄牙可以用比英国更少的劳动自己生产
所进口的产品,但这种交换还是会发生。假设上述的劳动力数量能在任何一个国家生产1000码布或1000瓶葡萄酒,则:a英国在布和葡萄
酒产业的边际劳动产出是多少?葡萄牙在布和葡萄酒产业的边际劳动产出是多少?哪个国家在布和葡萄酒生产上有绝对优势,为什么?b用公式计
算每个国家的葡萄酒无贸易相对价格。哪个国家在葡萄酒上有比较优势?为什么?5假设母国和外国生产电视机和汽车两种产品,用下列信息回答问题:a在母国电视机和汽车的边际劳动产出是多少?电视机的无贸易相对价格是多少?b在外国电视机和汽车的边际劳动产出是多少?电视机的无贸易相对价格是多少?c假设处于贸易均衡时电视机的世界相对价格是PTV/PC=1,每个国家会出口什么产品?6假设在母国每个工人能生产3辆汽车或2台电视机,外国每个工人能生产2辆汽车或3台电视机。另假设母国有4个工人,外国也有4个工人。a分别画出母国和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在母国,汽车的无贸易相对价格是多少?在外国呢?c试判断外国在哪个商品上有比较优势。为什么?d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母国消费9辆汽车和2台电视机,而外国消费2辆汽车和9台电视机。试画出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无差异曲线。7.假设在母国的鞋子生产中发生了巨大的技术改进,以致鞋厂几乎完全可以用计算机辅助机器进行运作。考虑母国的下列数据:计算机:销售收入=PC·QC=100?给劳动的支付=W·LC=50?给资本的支付=R·KC=50?价格上涨百分数=ΔPC/PC=0%鞋?子:销售收入=Ps·Qs=100??给劳动的支付=W·Ls=5?给资本的支付=R·Ks=95?价格上涨百分数=ΔPs/Ps=50%a、哪个产业是资本密集的?B、给定所提供数据中的产出价格变化百分比,计算租金变化的百分数。c、以实际收入衡量,那种要素受益了?哪种要素受损了?这些结果与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一致吗?
献花(0)
+1
(本文系一根辣条fh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