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子之心,辉耀古今

 孟溪ProbeT连山 2020-07-07
——读《傅雷家书》有感
刊发日期:2020-07-07 语音阅读:

◇何永顺 蒋旭

1456608_chenchao_1594041318032.jpg

《傅雷家书》是一本很精彩的书,用编者傅敏自己的话说是为“展示傅雷家风,再现家庭教育的背景,及中西融合的底色,先做人的原则!”但实际的效果却远远超出了编者的预期。《傅雷家书》选择了1954年至1966年傳雷与儿子儿媳之间的196通书信,内容广泛,涉及了家庭教育、为人处世、人文修养、价值引领等方方面面,字里行间闪烁着满满的人生智慧、父子亲情和爱国报国之志,咂摸一二,回味无穷,受益颇丰。

家教与修养并重,做有品格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从一定的意义而言其实是一部家庭教育的书,是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家教智慧集,读来令人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率先垂范,自省自励。1953年正月,就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傅聪与父亲争论激烈,相持不下,傅雷勃然大怒,傅聪则离家出走。后来,傅雷后悔自己太冲动,让傅敏陪同母亲接傅聪回家,双方才和解。但这件事一直让傅雷难以释怀,在1954年1月18日晚写给儿子的信中,他写道:“老想着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还引证巴尔扎克的名言: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家长勇于自省补赎的形象跃然纸上。傅雷躬身垂范,也要求儿子做好榜样,在1961年10月5日的那通信中傅雷提醒儿子:“爸爸常常抱怨自己把许多坏脾气影响了你,所以我们要你及早注意,克制自己,把我们家上代悲剧的烙印从此结束,而这个结束就要从你开始,才能不再遗留到后代身上去。”殷切期待溢于言表,穿透时空。

严格要求,追求卓越。傅聪于1953年离开祖国,到波兰留学深造。初去波兰,傅聪受初恋影响,心情起伏很大。傅雷郑重告诫:“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还鼓励儿子情随事迁,勇于舍掉“小我”的爱恋,树立“大我”理想:“一个艺术家必须能把自己的感情‘升华’,才能于人有益。”(见1954年3月24日信)针对儿子理论薄弱、只注重实践忽略理论修养的现实,即使傅聪在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傅雷也不忘记提醒:“理论上先略有门径之后,在国外念起来可以比较方便些。”(见1954年4月7日信)“对音乐的理解,除了直觉以外,仍需要理论方面的、逻辑方面的、史的发展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见1955年6月16日信)傅雷勉励儿子:“才气越高,越要提防,用扎实的学识来充实,用冷静与客观的批判精神,持续不断地检查自己。唯有真正能做到这一步,而且终身的做下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傅雷还提醒儿子不断提高人文修养,争做全面的人才。“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他鼓励傅聪要学习绘画、建筑、雕塑、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人文修养,努力攀登艺术巅峰。父子谈诗尤其精彩,李杜诗的意境胸襟,苏辛词的不同风格,白居易的《琵琶行》,妙语迭出,令人叫绝。傅雷盛赞《琵琶行》是“浪漫底克兼有古典美的绝妙典型”,解读角度新颖:“叙事的起伏转折;情绪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全诗音节与韵富变化。”傅雷谈《人间词话》,并借题发挥:“‘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借以培养儿子的胸襟气度。傅雷常给儿子寄书画和艺术哲学片段,《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花鸟草虫册》《敦煌壁画选》及丹纳的《艺术哲学》等,凝结了良苦用心:希望儿子提升人文修养,增强人文底蕴,做一位有修养有境界的艺术家!

为人处世重价值,做有情怀的智者

《傅雷家书》另一个精彩的内容是谈如何为人处世,即“人生艺术”。为人,傅雷认为“淡定”是要义。他谆谆告诫儿子:“多想想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舒泰……”他鼓励儿子锤炼意志:“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酒浆。”(见1954年4月21日信)他提醒儿子不论多忙都应该抽出时间来与家人,与老师沟通联系,维持友谊。牛恩德做了手术后,傅雷对儿子说:“为了友谊,你也应该给她写封信……安慰她,鼓励她!”傅雷提醒儿子,要注意一些礼仪,包括吃饭刀叉的摆放,以及出场或谢幕时的表情。傅雷还教儿子如何取舍,在儿子想从波兰转学苏联,傅雷特地用表格的形式教儿子如何理性分析处境,准确定位人生。

《傅雷家书》感动人的还有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担当。傅雷对儿子出国留学抱着殷切的期望,他希望儿子能提升艺术造诣,回国后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在1955年1月26日的信中,傅雷饱含激情地写道:“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不仅如此,傅雷还希望儿子在自己进步的同时,不要忘记帮助别人进步,把爱国之情融入一点一滴的细节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

傅雷肯定儿子的正义感。傅聪全世界巡回演出,他到了南非,看到种族歧视,看到黑人与白人的不平等拒绝演出。消息传到傅雷耳中,他非常激动地肯定了儿子的正确做法,并勉励他继续为正义而奋斗。“拒绝在南非演出是绝对正确的;当地的种族歧视最厉害,最叫人不可忍受。听到你为非洲人义演,也使我感到十分高兴。”

傅雷还提醒儿子注意处理名与利的关系,不能仅仅为了金钱而忘记了艺术家的初心。他勉励儿子要谦虚:“打破纸醉金迷的俗梦,养成淡泊洒脱的胸怀,同时扩大我们的同情心。”(见1961年9月14日信)在听到儿子加入了英国国籍后,傅雷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怎么能责怪你呢?可是再彻底的谅解也减除不了我们沉重的心情。”但他最终理解了儿子的苦衷,表现出父母应有的宽容和大度。

总之,《傅雷家书》是一本内容丰富、时常闪烁智慧光芒的书。读这样的书,人会抛弃虚伪,活得更真实、更自我;人会获得理性,活得更从容、更充盈;人会获得真善美的体悟,获得更多为人处世的智慧,活得更执着、更有力量!寻找价值的时候,我们与价值不期而遇,希望这种相遇会成就更多诗意的美丽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