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汤----谦谦君子,包元履德 成汤:子姓,名履。号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 成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成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定国号为“商”。 成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作《汤誓》后自号武王,建立商朝后又在位12年。百岁而崩,庙号太祖。 姓名诠释 子 “子”的甲骨文文字形为:襁褓中的初生婴儿,露出了两只脚。它的本义为:纯洁。 《颜师古曰》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王肃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律书》子,滋也。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 “子”的寓意为:谦谦君子。它的义涵为:才华横溢,品德高尚。 履 “履”的甲骨文字形为:一个人驾着小船正快速逃遁。它的本义为:践踏。 《说文》履,足所依也。《尔雅·释言】履,礼也。《注》礼可以履行也。 “履”的寓意为:包元履德。它的义涵为:岁月流转,新王将至。 “子履”的寓意为:谦谦君子,包元履德。它的义涵为:才华横溢,品德高尚;岁月流转,新王将至。 成 “成”的甲骨文字形为:一个人放下一柄斧钺。它的本义为:胜利。 《说文》成,就也。《广韵》成,毕也。《谥法》安民立政曰成。 “成”的寓意为:安民立政。它的义涵为:资辅其就,大功毕成。 汤 “汤”的甲骨文字形为:阳光照耀的河流。它的本义为:热水。 《说文》汤,热水也。《风俗通·王霸篇》汤者,攘也,昌也;言其攘除不轨,天下炽盛。《詩·大雅》有云:江汉汤汤。孙中山言:“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汤”的寓意为:浩浩汤汤。它的义涵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成汤”的寓意为:安民立政,浩浩汤汤。它的义涵为:资辅其就,大功毕成;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姓名解读 “成汤”最直白的解读为:非凡成就。 子履称王号“汤”,这个名号的气象真大;而且针对性非常之强,仿佛是专为履癸(夏桀)而取。对比发现,这俩人的名字中,或前或后都有一个“履”字,说明他们之间的交替,命中注定是前后脚的事。“癸”为十天干之尾,而“子”则为十二地支之首。履癸与子履,分明前后相承,首尾相连嘛,果然是改朝换代之象也。 《素问·天元纪大论》:“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子履可能觉得履癸五运属火,要彻底消灭他,非得用水来克火不可,于是号“汤”,汤为浩浩江河。子履或许又觉着仅仅号“汤”还不够狠,非要再加这一个“武”才保险,于是又号“武汤”。及至履癸死去夏朝灭亡,“武汤”的使命完成,子履又号之以“成汤”,表示革命成功。子履对名字义涵及时机的运用与把握,堪称经典,简直妙不可言。 《周易·革·彖辞》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同时,子履这种“以暴制暴、以杀止杀,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的革命手段,真无愧是契的子孙,果然深具“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 李世民评价道: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毫,光启殷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