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粉必看!中国哲学简史概要之孔子和老子!

 知鱼之乐uo5wuu 2020-07-07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好奇心、闲暇时间和自由精神。

呵呵,看了这句话你或许以为今天讨论的是西方哲学,错了,今天咱们讲的是中国哲学,因为中国哲学同样也具备这三个特质或条件。中国哲学到底如何呢?它有什么特点和历史演变性呢?哲学诗画这就带你进入。

一、中国哲学

产生的条件:从宗教到哲学,再到人文关怀,最终达到家国的忧患意识。

特点:张岱年指出,中国哲学总结起来大概有6个特点,即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真善美的寻求、重人生但不重知识、重了悟但不重论证、最后一个也是最有特点的一个是即非依附科学亦非依附宗教。

历史分期:主要分为6个时期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儒家经典、古文经典、谶纬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王阳明)

清代至民国——西学东渐,中华传统儒学与西方科学和民主的融合

参考书籍: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和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其中,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被认为具有方法简明、手段扼要、眼光平等、研究系统等特点。而得到学界一致肯定的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陈寅恪认为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完全可以列入清华哲学系系列丛书。

二、孔子

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秩序与礼仪、仁爱与中庸、天命与作为、君子与圣人

1,孔子其人——

生于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史记·孔子世家》

2,孔子与周公——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论语·述而》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腾文公上》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荀子·解蔽》

3,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建立了社会秩序与礼仪: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极为混乱的时代,战争不断,人们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旧的秩序已经被破坏,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

为事物和人心正名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证,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子路》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子路》

孔子正名的标准是“礼”,即“周礼”。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这套制度,在孔子看来是完美的。但孔子并没有僵化地照搬周礼,而是对周礼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其主要表现于强调道德教化。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周礼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完全是”亲亲”的,孔子主张在维持周礼亲亲的原则下,在一定程度内实行”贤贤”作为补充,随后又加入了“仁”的内容。

4,

克己复礼为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孔子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即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最后进一步说明求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即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总结来说就是: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为仁之方包括两个方面:从积极方面说,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这就是所谓”忠”;从消极方面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我不愿他人如何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恕”。忠恕的综合即为仁之方,也是仁的本身,所以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孝、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曰: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

孔子所说的仁,不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而是有其心理基础的,是源于生活实践,是发自内心的,这个基础就是孝。

6,中庸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

在孔子看来,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最好的状态是中道,即中庸之道。孔子说的中庸并不是在两端取一个中间值,而是有很大的灵活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融入到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中去,灵活对待人生问题或疑惑。

7,天命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

在孔子心目中,天虽然已不是周朝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在孔子看来,他的使命和政治主张能否实现,完全是由命运决定的,实际上带有一定的天命论。

另外,孔子对鬼神的存在,也采取一种两可的态度,不议论鬼神,却又不否定鬼神的存在。实际上孔子是放弃了鬼神具有人格神的外貌,但保留了鬼神的精神教化意义。

8,君子与圣人

君子与小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君子是孔子所特别肯定的一种人格,人活着要做君子,不做小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的取向不同。君子所追求的是德与义,而小人则以利益和短视来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

圣人——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季氏》)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

圣人是孔子追求的现实最高理想。在他看来,圣人是天生的,具有最伟大的精神特质,连孔子自己都不敢以圣人自居,这充分说明了圣人的神圣性。但孔子也没有关闭人们成为圣人的大门,他说,圣人虽为生而知之,但并非不可实现。

三、老子

1,老子其人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史记》

关于老子的出生,一直存有争论,但有三种普遍说法,分别为:老莱子说、太史儋说和隐君子说。

2,老子其事

孔子问礼——

现存共有5种不同的文献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宜,但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却引发了学界很大的争论。学者们要么纠缠于记载史料的真实性,有的非议于孔老会见时老子的年龄问题,要么则就历史留下的孔老对礼、仁义的相关言论与会谈言论的冲突发表议论,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关于孔子问礼的故事都始终没有得到统一。

老子出关——

公元前516年(此时间有争论),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

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方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

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经过大量史料的梳理研究和实地走访,学者普遍认为老子在甘肃的大体行程线路是: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过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入甘肃,经游天水、陇西、临洮、兰州、酒泉等地后,又回到陇西邑,落户临洮,最终在临洮东山“飞升(去世)”。

3,《老子》其书

学界关于《老子》的时间问题

一派以胡适、唐兰为代表的“早出论”,认为《老子》在春秋末年或战国早期就已形成,《老子》成书于孔子之前,是老聃的著作。

一派以梁启超、钱穆、冯友兰为代表的“晚出论”,这一派的观点是向传统说法的一种挑战,但他们的意见也不尽统一。有人认为《老子》成书于战国中期;有人认为其成书当在战国后期;极端的意见则认为其成书更晚,大约要在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但是,其一致处在于都认为《老于》成书远在孔子之后。

4,老子与道

对”道”的描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忽。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

这里老子虽然都是用“好像””类似“的字眼,其实是肯定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一”在这里是指具体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统一状态。但在老子体系中,他把这种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推崇为一种抽象的最高的“自然”原则,或“无为”原则,这样的“一”也就成为了“道”的同义语。万物皆源于”一“或”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正)。”

“一”是形成和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本原则

老子这里讲“道生一”,既有指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的意思,又有道使万物获得统一原则的意思。有了这统一的状态和原则,然后分化为天、地(阴、阳),通过阴阳变化又产生出气,阴、阳、和气化合、分离再产生出万物来。

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

在老子看来,“道”是一种恍忽不定,深邃幽远不可捉摸的东西。在恍恍忽忽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形象,又好像有某种实物;在幽远深遂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细微的东西,而且还很实在。但是,这一切都是“道”恍忽幽深的情况。

5,天道

道可道,非常道:具体的事物都是可以用名称来表示的,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是从“道”那里产生出来的,道是无形无体的,没法用名称来表达(老子当时或许已经意识到了人类语言和思维的局限),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这里讲的是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无”或“道”,并把它作为宇宙的本原、万物的发源,作为一个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似乎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用某一具体的有规定性的东西来理解,故用”无“来代替。老子的这一言论带有极强的哲理性,开启了中国古代人对于形而上的认识,加深了我们对世界统一问题的思考。

6,对立与统一

(1)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

所谓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的思想开创了中国最早的辩证法思维。

(2)对立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面的特点。即先对立,后统一。

所谓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

所谓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4)“反”思想的不足

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只是一些直观的感受,他认为对立和转化是无条件的,自然而然的,带有一定的科学和时代局限性。所谓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7,弱之道

刚强——柔弱的东西多属生存一类,与生长发展相关联;坚强的东西多属死亡一类,与终结结束相关联。老子主张人生要学会守弱。

“强梁者不得其死,不可长保”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柔弱——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最好的品格就是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8,无为与自然

反对有为——老子提倡无为,他认为人民的苦难的直接根源就是当时统治者的“有为”。老子对当时一些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穿好的,吃好的,搜括大量财货,而根本不管政治腐败,土地荒芜,粮仓空虚的现象进行了直接揭露和强有力的批评。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不妄为——老子认为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这样做,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的好处。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三十六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

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遵守“自然”的法则,在处己、待人、应物上定能做到因道而动、循道而行,最终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为无为则无不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9,对儒家的批评

对仁、义、礼、智的批评——老子认为,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对儒家社会结构的批评——老子认为,小国寡民是最理想的社会和政治,一味地扩大征伐,只会劳民伤财,让更多的人活于痛苦之中。

老子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哲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