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光绪三十四年的江南生活,你见过老牛拉水车吗?

 般若文汇 2020-07-07

  本文所选取的老照片,由美国18岁少年西德尼·甘博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拍摄。他在杭州、上海以及由杭州前往上海的路上拍摄了这些照片,记录了清末江南风物。就摄影艺术来说,甘博的水平并不太高,但这些照片的意义在于其史料价值。

杭州城鸟瞰。

杭州,水牛拉动龙骨水车。

古代江南地区这种龙骨水车很常见,是一种便捷的灌溉工具。车身斜置池塘边,水牛拉动大轮轴,由此带动小轮轴转动,进而车身板叶刮水上行,将水送到农田。这种水车的出现,对解决排灌问题,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杭州的商业街。

这条街并不宽阔,但路面很整洁,店铺的招牌一溜儿排开,风貌古朴。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家店铺的二楼挂出一面旗帜,即清朝的国旗——黄龙旗。旗帜的图案是黄底蓝龙戏红珠。

杭州店铺里的小木匠。

木匠这一行的手艺,都是师带徒传承下来的,这位少年应该还只是学徒。匠作领域有一句老话:“三年学徒,两年效力。”跟师傅学几年手艺,之后要为师傅打几年工,算是见习,见习结束就可以独立门户了。

嘉兴三塔。

三塔位于嘉兴西门外京杭运河河畔,始建于唐代。历经千余年的历史风烟,至今仍然屹立如初。古人在此建塔,原因在于这里水深流急,常有小船经过时翻沉,人们推测有白龙兴风作浪,于是建三塔镇压。

京杭大运河岸边的人家。

运河边是砖木民居,顶上覆盖鱼鳞细瓦,门前的石阶久经岁月打磨,一直延伸到河水里。河上停着摇橹船,几个竹筐随意扔置,人们悠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这种场景有着浓厚的江南水乡韵味。

上海街头的杂货铺。

这家店铺既卖钟表,也有水壶、药膏等等。当然,最显眼的还是高高挂起的那几件衣服,远远看起来,挺吓人的。此时生意不太好,掌柜的正在落寞地抽烟。

上海的印书铺子,工人在对照书稿排字。

清末时期,传统印刷术已经衰落,西式印刷术,如铅印、石印等工艺逐渐推广普及。

上海的小朋友。

那时候儿童入学率、识字率很低,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看他们的穿着,家庭条件应该不错,具备上学的经济实力。

上海街头的独轮车。

独轮车是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有其便捷的特点,但在那个时代环境下,已显得比较落后,装载量小、消耗体力大、运输速度慢等缺陷越来越明显。同时期的租界里,一些外资企业已经开始使用汽车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