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错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你的心智结构和行为模式

 徐泽权 2020-07-07

不是道理没用,而是习惯不好


作者 | 安然
错的从来都不是道理,而是你的心智结构和行为模式。

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为什么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上周在参加成长研习社里,素蘭老师给了我们答案。

素蘭老师的原话是这样的:

道理是由头脑分析、判断、逻辑、想象而构成的符号系统,我们却把这个当成了世界本身。头脑脑中的思维让我们和世界隔了一层,我们又用这些思维继续推演,幻上加幻,就和实相越隔越远。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不自觉地活在一个又一个幻相中。而真正决定我们行为,判断的认知维度并不是这些符号本身,而是这些符号代表的真实内涵!这个并不是由头脑思维出来的,而是你的心智结构。

我理解就是说:道理是一套思维符号系统,我们的心智模式又是一套系统;实相是一套系统,而我们的行为模式又是一套系统,所以要想过好这一生,要明道理,更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
      

1

一个目标的实现要道理还要习惯

我们暂且不谈人生和理想,先可以就身边的小事情举例子。

我们都知道健身是特别好的一件事情,它可以延缓衰老,对抗熵增,增加我们的免疫系统,让我们可以远离疾病。于是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目标,看似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但是以往的旧的生活习惯时常会冒出来困扰我们,比如每周周末会晚起,习惯吃油炸的食品,习惯了最舒服的状态。

殊不知,要想达到健身制定的目标,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而一个好的习惯有时候需要21天,或者更长。当这样执行过一段时间后,往常的坏习惯又会过来干扰你,破坏你后续的这个系统,周而反复,我们可能就会打破想要建立的那个好习惯的行为模式,而回到之前的不好的习惯的行为模式里。所以最后健身计划泡汤,最后还要一切从来。


身体神经系统如此,我们的心智模式依旧如此。

把道理铭记心间,用行动表现出来,把良言变成好的习惯。人是靠习惯生活的,道理仅仅用来指导生活。能将人生过好的不是你听过的大道理,而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

道理是你的老师,但不能左右你实际生活中的行为模式。就像我们学习一样,老师给你的方法论你不去用实际行动去验证,道理再好,明白再多也不会有好的成绩和结果。

成年人的世界不是面临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而是活生生的生活以及很多不以结果为导向的事情。有意义的人生不是大道理勾勒出来的,都是踏踏实实的点滴积累起来的,这个点滴生活都由你的习惯决定的。

撒切尔夫人曾说过一句话: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们会成为言辞;小心你的言辞,因为他们会成为行为;小心你的行为,因为他们会成为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因为他们会成为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因为他们会成为命运。

2

不是道理没用,而是习惯不好

“知易行难”,听道理很简单,按照道理执行却很难。没有谁一开始就拥有超人的能力,也不是所有人生下来就天赋异禀,所有好的结果都在日常的每一寸光阴里,都在生活的点滴里。

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在他出生前,梁家在此处已经生活了近二百五十年。梁启超的高祖、曾祖一直以农耕为业。在这个年代没有人不明白读书入仕光宗耀祖的道理,但直到梁启超的祖父这一代,才“始肆志于学”,真正将道理落到实处变成一种习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梁启超谈读书时,不空谈读书有益,只劝人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不是道理没有用,而是你没有养成知行合一的好习惯。道理与改变人生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知行合一是穿越这道鸿沟的桥梁。

3

将道理根植于你的生活习惯中

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

我认为:人的心智模式由原生家庭以及后天的教育和生活工作的环境所造成。假如你一直习惯情绪内耗,遇到一些不顺利的事情就会焦虑、担忧、不自信、害怕,那么道理是“不要拥有情绪内耗,情绪内耗会造成什么影响”。

而好的习惯是“停止它”“改变思考路径”。如若我们做不到改变,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停止焦虑、担忧和恐惧。当你的情绪稍微好一点,那么就回观自己,看看当时的自己为何产生这种情绪,从而找到根植于内心的脆弱。

当我们拥有一个好的心智模式,好的行为模式,再日复一日的稳固这种“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点滴里都充满力量,岁月里充满能量。

道理可顿悟,事情必须要逐渐修为。

生命成长,即刻行动。

作者:安然  
来源公众号:时间你来了


大家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