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雩文艺】作者:曾文荣​《会好起来的》(小说)总第551期⑤2020年第121期⑤

 赣雩文艺 2020-07-07

让阅读得到升华!

情愿做富有品味的公众号!

本公众号欢迎广告投放和热心赞助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会好起来的

(小说)

作者:曾文荣

他推开门的瞬间,发现老伴倒在床边死了。他一拳挥了过去……

1

王子轩出门时,悄悄返回儿子房间看了一眼,帮他掖了掖下滑的被角,儿子半睡半醒中说了句:“爸,这么早就去上班啊!”翻个身,又睡过去了。他笑了笑,转身轻轻带上房门,戴上口罩出去了。

昨夜的雨并不大,但路上湿漉漉的,整个街道笼罩在烟雨迷蒙中。街上死一般寂静,没有一个行人,也没有一辆车,连平日里满街乱窜的流浪猫、流浪狗也不见一只。他的心情顿时像天空一样沉重起来。

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到疫情防控点。刚坐下,李涛也到了。他拿起体温检测仪朝李涛额头上点了一下,正常!

王子轩是社区派住花都小区疫情防控点的工作人员,三十多岁,标准的中国脸,浓眉大眼的,阳光正气。他负责这个小区一千七百多户居民的疫情排查、生活必需品配送等工作。一接手,小王就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的微信二维码贴在每栋每单元门口,要求居民扫码入群。每天早上八点、下午四点准时在群里提醒居民测量体温,体温异常和外来人员的要及时上报。

“涛哥,帮我记录一下,又新增几例发热的!”小王翻看了一会儿手机,抬头看了看李涛。

“怕是传染了。”小王长叹一声,不无忧虑地说。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李涛在农业局工作,这次被抽调协助社区做疫情防控工作。今天是第三天了,对小区重点人员的情况有些了解,他知道小王说的是谁。他还知道,这病毒的传染性极强,他同学一家四口全被感染,已经在医院住了好多天了。

小王的手机响了起来。他瞄了一眼,“又是赵师傅的儿子的。” 他接通手机,耐心地向电话的另一端解释着,可传来的骂声却越来越大了。

2

叶莹已经连续上班一个星期了,有什么办法呢,她是主治医生,是党员,这个时候她不上谁上。那个五十多岁的阿姨上午还好好的,吃完午饭,突然就呼吸急促,全身大汗淋淋,摊在床上一动不动,吓得那个年轻的小护士大喊大叫。

“叶主任,肖阿姨情况不对,快过来!”她心里暗自一沉,急性发作了。她赶忙丢下手头的排查工作。“快!上呼吸机!”她冲着后面的小护士大喊。身后的小护士吓得像只受惊的鹿。

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她们迅速投入战斗。她又连忙叫护士注射了两支特效针剂。

 忙了两个多小时,患者的心率、呼吸才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也有了改善。

“要赶快联系定点医院,尽快转院!”她对护士说。直到这时,她才有时间揉揉酸痛的肩背。她听到小护士在窃窃私语。

“疫情形势越来越严重了,连我们医院都人满为患,外面还有那么多人在排队。”

“是啊,我同学的医院,很多患者入不了院,自己带着被褥在医院打地铺。”

“连续一周了,每天忙得上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

“我们都约好了休假出去旅游,看来是泡汤了!”

这时,手机响了,是儿子打来的。“妈妈,已经打了五六个电话你都没接。妈妈,你已经很多天没回家了,我和奶奶都想你呢?奶奶说,家里菜都吃光了。你能不能回来一趟,顺便买点菜回来啊!”

自从区里通知社区医院要筛查新型冠状肺炎病人后,她们科室就在医院附近租了几个房间,方便休息、上班,也是为了减少回去带给家人的传染风险。她知道丈夫作为定点医院的主治医生任务更重,更不可能回家。

只能叫姐姐帮忙买些菜送过去了,她想。

“菜我会想办法买回来的,你在家要听奶奶的话,认真完成作业,妈妈可能还要过段时间才能回家!”想到儿子乖巧听话,学习又优秀,她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意。

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她正准备下班做交接记录。一看还有十多个疑似患者,没完成核酸检测,无法被定点医院收治,她心里一阵一阵地痛,特别是那个赵老太太随时都有变症的可能啊。

3

赵辉煌是土生土长的南城人,原来是机械厂的一位科长,后来下了岗,在附近的厂子里做修理工。现在已经退休几年了。他一生最骄傲的是,唯一的儿子从小听话,学习成绩好,虽然没有考上清华北大,考上南京大学也很不错的。

儿子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南京,在那里成了家。说好了,公司放假就回来一起过个团圆年。没想到,突然疫情爆发,封城了,回不来。

“爸,妈今天情况怎么样?我已经请求我所有的同学、朋友在帮妈找床位,看能不能入院治疗。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啊!你自己更要当心啊!”一早,儿子的电话就来了,语气很是着急。

大年初一,赵辉煌夫妇响应政府号召,不拜年,不出门,蜗居在家。尽管春节晚会已经看过一次,但他们还是饶有兴致地看着,不时笑出声。

“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孙子在视频里向他们拜年,幸福在他们脸上的每一条皱褶里涌动着。

看了一会儿,老太太说,身上发冷,有些不舒服,吃了点感冒药就爬床上睡去了。

随后几天,咳嗽、发热、乏力、拉肚子等症状相继出现。老太太终于挺不住了,在赵辉煌的劝说下去了趟社区医院。

虽是正月,但医院里却人满为患,绝大部分人都戴着口罩,在排队等待检查。

整整等了三个小时,才轮上他们。一位女医生温和地询问了一些情况后,郑重地说:“要去大医院做ct检查。”说着,把开好的药递给了赵辉煌,并提醒他要注意隔离防护。

他们在医院打完针,脚步沉重地移回了家。

儿子知道后,非常着急。他要回南城,但所有车进不了城,赵辉煌也坚决不让他回来,他只好作罢,每天视频询问母亲病情。

第二天,当他们把ct片子递给那个叶医生时,护目镜后一双眼睛瞪得老大,“高度疑似!要尽早做核酸检测,尽早确诊,入院治疗。”

“能不能先入院治疗?”赵辉煌问。

“不行,定点医院不会接收,我们这里也不能接收!”叶医生无可奈何,只是细心地告诉他居家隔离防护的措施。

此后,老太太躲进房间再也不出来了。

赵辉煌每天按医生要求,煮好饭菜放在门口,让老太太自己端进去。但他要老太太每天开着视频吃饭。看着她吃完,他才把悬着的心放下。

做核酸检测那天,赵辉煌说“死也要死在一起”,老伴才不得不同意他陪着去。

因为他知道,她身体很虚弱,随时都有倒下的可能。

今天,老天太的情况有些糟糕,早上饭也不吃。他要老太太开门,逼着她才吃了点。但明显感觉到她呼吸急促,全身冒着汗。

赵辉煌很着急。他戴上口罩,推开门出去了。刚才社区的小王一次次打电话,要求他去医院检查。他不肯去,虽然他知道自己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但他走了老太太怎办?她现在情况这么差,万一……他不能让老太太孤孤单单一个人上路啊。

后来,小王又到门口做工作。他转念一想,何不趁这个机会,再到社区医院求求医生,求求社区书记,看能不能入院治疗。

4

李涛协助小王记录完有发热症状的人后,又 一 一 打电话催他们去医院检查。有的答应去,有一个怎么说也不肯去,他说,是一般感冒发烧,不去医院,怕交叉感染。

小王知道这是托词,只好上门,“赵师傅,你一定要去检查。你太太高度疑似,你感染的可能性很大。要早发现,早治疗啊!”

“我走了,我老伴怎办?她今天情况不太好,全身无力,呼吸急促。”

“我再跟社区医院联系联系,要他们作为高度疑似的危重病人上报,看能否优先救治。你放心,我会关注她的病情的。”小王很真诚很着急,转身就拨打社区医院电话。

送走了赵老师,小王开始打电话询问老弱病残今天要不要买菜,买什么菜。李涛记录后,跟超市联系买菜的事。

一番工作下来已经十点多了。他们正要坐下来稍微休息一下,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闯到小区门口。

“对不起,请出示通行证。”值班保安上前一步拦住她。

“我没有通行证,我是来帮妹妹家送菜。她家里老人孩子没菜了。”大姐说。

“实在对不起,不能进!这是规定!”小王站了起来,来到大姐面前,“送给哪家?要不叫他下来拿吧。”

“我只有妹妹叶莹的电话。”那位大姐拨了四五次电话后,一脸着急地说,“没人接!怎办?”

“说说门牌号,我们帮你送过去吧。”小王说。

“具体的门牌号我记不清,大概是西边第三排,靠南边那个单元16楼吧。”大姐使劲抓了一会儿头皮,终于说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地址。

“好吧,我们想办法!”

这时,超市送菜过来了。

“门牌号、菜品都贴在塑料袋上,你看看。”送货员是一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多岁样子,口罩上露出一双明亮的小眼睛。

“好的,谢谢你!”小王拿出手机,在微信群询问到了叶医生家的门牌号,转过脸对李涛说,“涛哥,麻烦你送送。”

李涛双手提着满满几大包菜走向小区。小王又掏出手机拨打赵老太太的电话,一次又一次……

“情况不对,一直无人接听,我上门看看。”他对保安说了一声,急忙向17栋跑去……

5

赵辉煌接到小王的电话,就预感到了什么。还有三人就轮到自己检查了,但他没有犹豫,立即从队伍中冲了出去,出了医院大门,沿着大街一路小跑……

走进小区,他看到一辆120救护车正停在路边,闪着刺眼的蓝光。他冲进电梯,按下楼层号。他原来觉得电梯的速度还快,现在却觉得它太慢了。如果不是实在跑不动,他想走楼梯也许会更快些。

走出电梯,他看到小王正用力地擂着门,大声喊:“赵太太,赵太太!”旁边站着三个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

赵辉煌哆嗦着打开了门,冲进了老伴的房间,小王和医护人员也跟着冲了进去。

赵老太太倒在了床下,灰白的头发胡乱地贴在额头上,满是皱纹的脸灰暗、干枯。她睁着眼,一动不动的,嘴角歪着,口水像潺潺的小溪蜿蜒而下。医生蹲下身用手翻开那睁着的眼睛,拿出一只小小的手电晃了晃,又用听诊器在前胸听了听。他站起来,转过脸,说了句“晚了!”。虽然戴着口罩,声音还是钻进了赵辉煌的耳朵。

赵辉煌愣在了原地,口罩上眼珠子暴突,全身哆嗦,一双手紧紧地攥着,像要把什么东西捏碎似的。他哆嗦着站在老太太身边……他没注意到医护人员已经悄悄退了出去,他也没注意到小王还站在他身边,眼睛里已经噙满了泪水。

突然,他嚎叫了一声:“老伴,都怪我啊……!”就扑在赵老太太身上,一边锤打着自己的胸膛,一边用头撞着老太太。

他怪自己不该丢下她一个人在家。他想,如果自己在家总会有办法的。

“死也要死在一起!”我是多么虚伪啊!你就这么孤孤单单地走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都怪我啊!都怪我啊!

他扑在老太太身上,像杀猪一样嚎叫着。

看他这么痛心,小王伸手扶了一把,“赵师傅节哀,保重身体啊!”

赵辉煌突然感觉后背被人推了一把。他转过头,看到了一张大脸,一张浓眉大眼的大脸。“就是你,就是你!你这个催命鬼,你不催,今天我就不会去医院,我老伴就不会死。还有那个该死的叶医生,不是她,我老伴也不会死。”

一段时间以来,他心里积攒的怨气、怒气突突地从心底冒起,他朝小王一拳挥了过去……

血,从小王的鼻子里流了出来,立马就印红了蓝色的口罩,像绣了一朵花,血红血红的……他踉跄一下,倒了下去……

赵辉煌跨过小王,像疯了似的,从厨房提了把菜刀冲了出去……

6

李涛看到赵辉煌手里提着刀,不要命似的冲过小区防控点时,非常吃惊,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想拦住赵辉煌,但看到刀刃上闪着的寒光,没敢上前,只跟着他,往街上跑去。

赵辉煌在前面跌跌撞撞跑着……李涛在后面飞快地追着,一面大喊:“赵师傅,赵师傅……”嘶哑的喊声引来路人惊恐的目光,街边几只晒太阳的流浪猫、流浪狗吓得四散逃走了。

风呼呼地从耳边蹿过,但李涛还是听见后面有人叫他,一回头,是小王。他满脸是血,蓝色的口罩已完全染红了,米黄色的羽绒服血迹斑斑。

太阳光并不强,刀刃上闪着的光却格外刺眼。赵辉煌在前面跑着,越来越慢,越来越慢……一个踉跄,倒下了,像一滩泥。菜刀跌落一旁,刀刃上闪着的光投射在街边一个宣传栏上,上面写着几个大字: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李涛和小王随后追到。他们没去捡地上的菜刀,伸手把赵辉煌从地上扶起来,坐在了花坛的石沿上。

“赵师傅,你怪我可以,真不能怪医生。病人太多,医院没床位,医生能怎办啊?”小王喘着粗气。

赵辉煌脸上的汗水和泪水纠结在一起,在沟壑纵横的脸上冲刷出了一道道白痕。他红着眼,侧脸看了一眼,小王血红的口罩在急促的呼吸声中,像拉风箱一样呼呼作响。他低下头没作声。

“谁也没料到疫情发展得这么快,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啊!”李涛眼望着空洞的天空。

“我们社区医院平均每天接诊筛查一百多人,那些医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工作啊!”小王看着街边阳光下葱绿的风景樟,喃喃地说。

“听说,他们每天穿着防护服工作十几个小时,有家不能回,有水不敢喝,有尿不能拉,一双手伸出来就像发泡的枯枝,不容易啊!”李涛由衷地说。

“你年纪大,我会努力向上争取,尽早进行核酸检测,尽早入院治疗。”

叶医生疲惫的话语又在赵师傅耳边响起,话语中透着温和。

他长叹一声,呆呆地望着远方。

这时,电话响了,是小王儿子的。“爸爸,妈妈做了很多好吃的,你下了班早点回来啊。”

“会好起来的,会好起来的。听说汤神医院马上完工了,雷神医院也在建设之中,听说还要建几个方舱医院。”小王对着电话答非所问。

作者简介

曾文荣,男,江西省泰和县人,大学本科学历,泰和县作协会员,《中华文学》签约作者。学生时代开始在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