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清北复交等名校学历,就没机会进金融圈?”讲讲我知道的金融圈学历真相

 昵称46638367 2020-07-07
来源:毯叔盘钱(ID:bigmoneyball)   作者:毯叔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毕业季到了,最近收到的问题也越来越有共性。
比如有个张同学提出的问题:

“我在一所二线城市的211大学读金融专业,已经毕业了,工作却没着落,都说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像我这种学历背景的人,还有机会进金融圈么?”

张同学不仅仅是张同学,还是王同学,李同学,和众多一心想进金融圈的焦虑年轻人。

最近几年,金融行业虽然在降温,但还是吸引了不少高考状元,家境优秀的二代,金融专业科班学生,以及从其它专业励志转入金融圈的人,组成了蔚为壮观的准金融预备役。
这个预备役的人数有多少?大概是每年金融圈可吸纳人数的20倍左右吧。

而这些预备军,怎样才能提升进入金融圈的概率,是每个人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概率。
就从四个问题谈起。
一千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对金融圈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如果你眼中的金融圈,指的是金融领域核心岗位的工作,比如投研,投行、公募基金,PEVC,资管、量化、固收、风控、银行总行、一行两会及其他top岗位,每年全部招聘人数加起来不超过一万人那种,那么确实,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清北复交的人争破了头也不一定有机会进去。
但如果你把各家金融机构的分行、支行、券商营业部,保险公司等基础岗位也算作金融圈的话,那么不仅仅是你,还有很多一本、二本、三本的同学都是有金融的。
这背后反映的是金融行业的一个核心特点:金融是有分层的。
什么是“分层”?说简单点,就是同一领域内的三六九等之分。
最高等级的金融精英,在金融圈从事着最顶尖的“基础杂活”,是属于上来就可以接触IPO项目和几个亿资产的金融人,也是最严肃意义上的金融人。
除了他们,还有一大群人叫金融民工

比如在券商营业部拉人头的,在银行支行网点卖理财的;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还有推销信用卡的银行员工等等。他们从事的工作当然也是金融,却和光鲜高端扯不上关系。

能养活自己么?当然能。横向比也不差,以后也不是没机会向上走,比如成为银行分行行长之类的,但付出的艰辛可就要多得多了。
这就好比大家去登珠穆朗玛峰。
有的人只是去感受一下气氛,在山脚下扎个帐篷就歇息了,然后拍个照发朋友圈说:“你看,我来过珠穆朗玛峰”。
还有的人爬到半山腰就觉得很满足,再往上既没那个耐心也没那个能力。
还有的人一定要爬到靠近山峰的地方才觉得算是来过珠峰,哪怕冒着死的风险,他们也要往上爬。最后他们千辛万苦登顶了,也就成了人人艳羡的金融大佬,比如基金公司的明星经理,大型投资基金的老板、合伙人等。
每个人的天资,追求和想法不同,所以爬了一回珠峰爬到哪里都不算失败。

但最怕的就是你抱着要登顶的心却只爬到了半山腰,甚至连半山腰都没到,站在山脚下气得直跺脚。

这就是自我认知和实际能力之间巨大差异造成的。
换到金融圈的工作上,也是一样。如果你接受金融民工的工作,愿意在这些岗位发光发热,那么以你现在的学历背景,就有机会进金融圈。早上面完下午就能办入职,第二天就可以直接拉业务去了。
但是、但是、但是,我连说三个但是,如果你对未来从事的金融岗位有要求,不是什么类型的工作都接受,希望在金融圈赚到比其它行业多的钱,那么对不起,你就必须要理解并接受:
核心金融岗位对你的学历和背景是有要求的,而且是很高的要求。
举个例子,你是个钻石王老五,交过不少女朋友,但最满意的还是前任。因为长的漂亮,还聪明,带出去时候有面子。后来你和前女友分手了,发现自己“曾经沧海难为水”,以后再找女朋友也会越来越看重长相。
你说漂亮就更适合当女友吗?还真不一定,但是你还是坚持这点。为什么?因为你自己是钻石王老五啊,有的是实力,能接触到的漂亮女性也不少,能找漂亮的为啥要降低标准。

在金融行业也是这个理。
当大家一窝蜂都去读金融,投金融岗以后,用人单位自然会拉高胃口。明明我招聘的岗位不需要高学历的人来做,但大家都来抢,你说我是不是也得优中择优,高中拔高,选最优秀的那个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
更何况,金融是服务业,而且是非常典型的服务业。只有让看起来最聪明能干的人去服务客户,才能在客户面前展现什么是“全方位的专业和逼格”

而怎么体现专业和逼格?我的官网介绍、Pitch Book、募资材料等把团队一摆,全是顶级名校,多整齐多漂亮啊。

我之前和大家说过,我自己不是清北复交毕业,但也是target school的研究生,后面又读了Top2的MBA。当然,十多年前我毕业时,竞争少,我的背景还不错,所以得到了很多Top公司的offer。
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公司招人,我部门的年轻人,清北复交已经是最低门槛了,哈佛耶鲁常青藤的硕士,博士一打一打的。
我们这些部门老人,也时常感慨,以现在学生的努力程度,对求职的积极准备,以及觉悟和认知,足以吊打当年的我们。要是我们现在求职,估计连行都入不了。
和这些名校同事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呢?确实省心。
自驱性强,足够自律和自信,有好的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
写个招股书,交易报告书啥的,极少犯低级错误。
同时自带的社会资源也更多,毕竟在各大金融核心岗位都有师兄师姐,做个交易,随随便便就能勾兑上。
当然,我并不是说非名校的同学不优秀,甚至很多非名校的同学所展现出来的个人魅力和实力远在名校同学之上。
可在当今这种人才筛选机制之下,很多人在第一步就被拍死在沙滩上了,哪怕你能力再出众,人家也不给你表现的机会。
所以在我看来,想做金融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就是:

成!功!进!门!

当然有。我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可以在顶尖金融机构做的很好。
只是概率相对来说,低了一些。
就好比一个优秀的人,出生在贫苦人家白手起家的成功概率,肯定比生在富贵人家父母可以给资源要低的多。
所以,在入行前,我们所做的所有准备,无非就是在提升进入金融圈的概率。

第一个提升概率的方法,是考研。
1,如果坚定了想做金融核心工作的心,我建议你还是要读个硕士,本硕一定要有一个名校。当然,这个名校不一定是清北复交四所,还有人大、中财、外经贸、上财,南开、天大、武大、厦大等一些不错的985或211院校,以及一大批排名靠前的海外学校。(提醒下:如果是海外研究生,非常青藤院校,在目前的筛选机制下,反而不如国内985高校研究生录取概率高)。
2,对于金融本科生,研究生阶段最好去读个其他专业,比如统计、计算机等等,而不是继续读金融。因为现在金融机构在招人时,更倾向于招聘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统计,数理这样的专业,在日后职场是有碾压性竞争力的。
3,研究生读金融,选择院校除了本身的“名头”以外,还要特别注意学校所处的城市。因为这关系到你的实习问题。比如同为985,兰州大学和复旦大学,实习资源和就业资源能一样么?我不解释了,各位都懂的.......
4,尽量在大学本科毕业后2-3年内拿到CPA或CFA。这对于找工作是有直接帮助的。不要等工作以后再去准备考试,那样会非常痛苦,两头都很焦虑。
第二个提升概率的方法,曲线救国。
什么是曲线救国,就是你不要把就业目标定的那么高,步子迈的那么大,而是先够到一个自己能够到的最好工作,再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去一步步挪,从小公司向大公司挪,从后台岗向前台岗挪。
比如学会计,财务,审计等专业的同学,可以先进到会计事务所工作2-3年,辛苦点积累一定的财务经验,再视情况往外跳。
比如,本科毕业你先从中小商业银行的分支行网点、券商营业部、互金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做起,然后一步步找到链接和机会往上爬,去到更大的平台,转到更前台的岗位。
所有人都能曲线救国么?
不好说,因为入了行以后,真的就看个人了。

比如工行去证监会的易会满老大,就是从一般学校毕业,一线一步步干上来的。哪条路都有人走到巅峰,不过你能走多远,既要靠个人的奋斗,也要看历史的进程了。
所以我反反复复强调要入行,一定要努力先入行,入行之后,这个行业会倒逼你快速进步和成长,你处理事情的能力,情商见识等各个方面,会不断被打磨。
等你能搞得定项目,搞得定资金,能给公司创造利润的时候,谁还会管你之前的学历?你再去跳槽,谁还会去看你本科是不是名校?
更何况,如果学历不够,你以后有的是机会可以补足短板。读个名校的MBA、EMBA,相信我,这些花钱不难解决。
关键是,你要先赚到钱。
答案是,没有。
虽然我们常说,甭管你是坐飞机,坐火车,还是骑自行车来的,只要到了目的地,进了圈子,大家的起点就都是一样的。
但你别忘了,每个人到达目的地的速度可不一样,为了达到这样的速度,所付出的代价也绝不一样。
年轻时,最怕的就是老想着去走捷径,企图绕开别人都在辛辛苦苦走的路。
你想想,如果捷径真那么香,为什么那么多比你聪明比你还优秀的人每天还在周而复始地深耕?
进入金融圈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所有省时省力的事儿都没有太大含金量,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你现在给自己找的借口和偷的懒,未来迟早要还的,而且是加倍还。
▼▼▼
最后,回到开头马同学的问题,我不认同“清北复交之下无金融”这句话,因为它太粗暴,杜绝了别人的可能性。
但我从来都没否认过学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门槛高分层多的金融圈。
别相信那些低学历成功者所说的“学历不重要,能力才重要”的屁话,你要知道,他们中大多数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因何成功的。有些人的成功背后更是有太多的不能说出口。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找工作就是一场被大家透彻研究的开卷考试,如果你家庭背景好,家里有关系,不用上考场就能考过,那这篇文章对你来说可以直接忽略。
但如果你没有这个条件,却还是想进金融圈,那你躲不过的就是这场众目睽睽之下成王败寇的学历考试。
毕竟,教育的作用从不是为全人类改变命运的,而是给想要改变命运的人一次机会,至少留一个门缝。
当然,如果你想明白了,何必去挤这个独木桥,何必去拼那个命,何必去够那个未必能够得到的门槛。
那一切就简单得多了,我们总还是可以在各行各业混口饭吃的。
比如,去干互联网啊,那可是现在所剩无几的没学历也有春天的行业了,虽然这个窗口正在加速关闭。
“金融这个行业,适合那些有勇气坚持的人。”
忽然想起我毕业时,导师和我说的这句话。过了十多年再回想,越想越觉得是这个理。
就把这句话也送给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