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腾驰//《王家河》

 马腾驰 2020-07-07

咸阳作家不忘第二故乡铜川市的“王家河”

——王家河门楼

咸阳作家不忘第二故乡铜川市的“王家河”

马腾驰先生手书

王 家 河(散文)

· 马腾驰

王家河,叫王家河的地方不少,我说的王家河,是铜川的王家河。我熟悉那里的沟沟壑壑,知晓那里一草一木的样子。在那里发生的许多往事,时常出现在我梦里,王家河,是让我难以忘怀的地方。

1983年秋,我们一家从老家大张寨搬到铜川,先到了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焦坪煤矿,是矿务局北区的一个矿,地址在宜君县地界上。在焦坪煤矿时,没去过王家河,知道它是矿务局在市区的一个矿,从川口向北一路进去就到了。那里,还有矿务局另外一个单位,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干部学校与职工中专,人们简称它为干校。

我经常也能从《铜川矿工报》上看到它们的消息,没几年,王家河矿因为煤炭资源枯竭关闭停产,停产后,原王家河矿被重新组建成为两个单位:王家河综合厂与第二建筑安装公司。

世上的事就这么巧,谁也不曾料想到,后来,我们一家从焦坪搬到了王家河,在这里,一住就是十三年。十三个年头,我们跟王家河有了割舍不开的情缘。是呀,日久生情,时间长了,看那山,看那水,还有那里的人,都觉得特别地亲。

1985年春节过后,矿务局下属各厂矿单位,选派出政工人员,到干校参加为期半年的业务培训,我从焦坪被选派而来参加培训班的学习。这是我第一次走进王家河,第一次踏上王家河的土地。

干校,就建在王家河苍茫雄浑而又秀丽多姿的文王山下。王家河,远古时,先民们就曾在此活动,留下了颇有影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还有规模更大的商、周文化遗址。相传,宽阔平坦的文王山上,是周文王操练兵马之地,遥想当年,那旌旗猎猎,刀光剑影,气吞万里如虎的军阵,该是多么地威武雄壮,场面又是多么地宏大壮阔。据传,中华第一龙的雏形,就是在王家河发现的,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在这块地土上发现龙的雏形,那是何等神武而又荣光的一件盛事。就在现在的老矿部,还有宋代古佛青灯、宝刹庄严的雷坪寺,这座法幢高树,清净伽蓝之佛门宝地,颇具了大名头,吸引过众多的善男信女们前来朝拜。

咸阳作家不忘第二故乡铜川市的“王家河”

——山清水秀王家河

站在王家河这方文化底蕴丰厚、朴茂坚实的土地上,仰望苍苍莽莽的文王山,让人胸怀不由博大开阔起来。文王山,山还是那座耸立着的山,水,还是那流不尽的王家河,无言的山水似一本大书,记录下来古往今来,在这里发生过的一件件波澜壮阔与风云激荡的大事件,也记录下来了普通民众辛苦劳作的脚印,记录下了他们的欢声笑言和沉重的叹息声。

就在这块地面上,你往看前,那就是干校,宽阔高大的校门前,清澈的王家河潺潺流过,跨过河面上的大桥,踏进校门,就进入了幽雅美丽的校园。

百里煤海的铜川正在奋力夺煤,一派紧张繁忙景象,一列列运煤火车穿山越岭呼啸而过,一辆辆拉煤卡车像长龙一般穿梭往来。煤炭生产与运输,难免就有了煤尘飞扬,难免就有了环境污染,似上帝之手划出的这一条开阔敞亮的王家河川道,把所有的喧嚣与繁杂都隔挡在了外面。这里,成为一块幽静的世外桃源,有了醉人的景色,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得像过滤过一般。清晨,对面村里公鸡“喔喔喔”的报晓声还没叫完,太阳就从东边的赵家原上跳了出来,一沟的景致,瞬间就跟着明亮灿烂了起来。晚上,夕阳西下,恢弘而逶迤连绵的文王山,涂抹上了一层耀人眼目的金辉。安静祥和,美丽从容的王家河,让许多住在市区里的人们羡慕不已。

要在干校上半年学,已经走向社会参加了工作的我们,再度跨入校园学习,又当起了学生,那种感觉真是好。上课认真细心听讲,下课后,拿起放在桌斗里的碗筷百米冲刺般奔向食堂。晚自习完后,回到四人一间的宿舍,海阔天空地神聊着。所有这一切,对我们这一帮年轻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让我们比当年上学时还要兴奋,还要激动。于是,学唱校歌,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等等的事情,就有了十二分的兴趣与热情。作为个体的我,除过在外边的报刊不断发表着文学作品,校刊上也发表了我的文章,我还参与了校团委自办文学刊物的编辑工作。每天,我都在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之中充实地度过。

一转眼,就脱去棉衣,春天来了,天气暖和起来。王家河周围的山上,满山的山桃花开得正艳,一簇簇、一团团盛开着的山桃花,像是点缀在山上的一片片粉红色的云,抬头望去,煞是好看,不管走到哪里,空气里都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周日,和几位要好的同学相约上山踏青,顺着王家河继续向里走,过了精神病院,路往北一转,里边的景色愈发地好看。踩在已变得松软的草地上,太阳暖暖地照着,摘几朵路边开着的不知名的小野花,采一束妖娆迷人的山桃花,狠狠地吸上几口带着花香与青草味道的空气,那真是难得的一种享受呢。夏日,掩映在翠绿青山之中,碧水长流而过的王家河,比市区清爽凉快了许多,似人间仙境一般,让人流连而忘返。

很快,半年的学习就结束了,我又回到焦坪,没过几个月,我到了《铜川矿工报》社工作,第二年下半年,父亲调入干校任教,我们一家从焦坪搬到干校家属院。嗬嗬,王家河呀王家河,刚离开的我,又回来了,我跟它刚扯断了的缘又续上了,我们家在这里度过十三年的日子,就从这一刻开始了。

搬家到王家河,第二年,祖父病危,我们送祖父回到老家,祖父病逝后,我们在老家安葬了老人。其后,我从报社到了铜川铝厂,大弟速驰进入铜川庄里陶瓷厂工作。紧接着,小弟晓驰也参军去西安,在西梢门的原机场当上了一名武警战士。

在王家河,我认识了妻子,1989年,我们的婚礼,就在干校,就在当年我们上学的餐厅举办的。第二年儿子马博出生,那是1990年6月24日,当天下午,我从铝厂坐班车到了川口,准备回王家河干校的家,在川口碰见了正等着我的干校小车司机,他告诉我,我妻子要生了,已被送到矿务局中心医院,我父母亲已陪着到医院,他让我赶快过去。我三步并作两步赶到川口南边的医院,母亲陪着妻子在病房里,父亲一个人坐在病房门口不远处楼梯的台阶上,看我来了,他说:“我让人在川口等着你,已经住上了院,人就放心了!”

夜里两点多,当护士告诉坐在产房门外的我们是个男孩时,父母亲高兴得什么似的,父亲激动地站了起来,在产房门外走过来,又走过去,嘴里说着:“好!多好啊!大人和孩子平安,这比啥都好!这比啥都好呀!”母亲在一旁笑着说:“给咱生了个小子娃,生到心上了,你看把你爸高兴成啥了?”“高兴!真正是高兴!大人小孩都平平安安的,你说我能不高兴么?”父亲笑呵呵地接了母亲的话。

父亲有了孙子马博,当了爷。学校在沟里,家属楼在沟口,这中间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父亲每天给学生们上完课,都是快步往家赶,和父亲同龄的老师们开起了玩笑:“你看,你们看看!马老师走着比跑着都快!他一个早上没见孙子了,急着往家跑,是要看孙子哩!”没办法,谁也没办法,隔辈亲,到了孙子这一辈,父亲特别地疼爱他。马博稍大一些,父亲下午下班后抱着马博,坐上学校开往市区送教职员工的班车,跟着转一圈,又跟着车回来。车上的其他老师说了:“马老师抱着孙子,在市区转一趟,不停指着窗外,给还不懂事的孙子讲这讲那,这爷爷,当得太好啦!”

平日无事了,父亲抱着孙子在河边,在楼后西边山上的洋槐树林中,在过了河向北上过坡的王家河村里、村东碾麦子的场里,转着,玩着。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在家,母亲和妻子正忙着准备晚饭,趁着这空儿,父亲抱着马博下楼玩去了。不大一会儿,听到马博在楼下不远处的哭叫声,我慌忙跑下楼去,看是怎么回事?跑到那边的小土坡上,父亲在地上躺着,跟前已围了几个人,有人抱着还哇哇大哭着的马博,另几个人正要扶父亲从地上起来,小腿骨折了的父亲,疼得不敢让人动,他看上去特别痛苦的脸上,豆大的汗水不断线地往下流着。我和大家一起,迅速把父亲送往矿务局中心医院救治。

咸阳作家不忘第二故乡铜川市的“王家河”

——王家河旧貌换新颜

那天下午,父亲抱着马博从家属楼的大门出去,右转过了锅炉房,想从锅炉房后的小土坡上去,到窑洞家属院前的小广场上去玩。父亲在那小土坡上猛地一滑,突然摔倒了,在要摔倒的那一刹那间,他下意识地要全力保护了抱在怀里的孙子,自己坐在自己的左小腿上,造成了左小腿胫骨与腓骨骨折。医院拍出的片子可以清楚地看到,两条骨头明显地断裂开来、交错在了一起。两条腿骨同时断裂,那种巨烈的疼痛啊,是叫人无法忍受的,打过杜冷丁止疼后,大夫们经过会诊,决定不动手术,采取伤害比较小的牵引法治疗。

牵引疗法,要在脚骨两边各打一个孔,分别下了卡子,两个卡子上各系一根钢丝,合成一根粗的钢丝,在这根粗钢丝绳上再掉上几块大大的铅块,要把错位的两根骨头慢慢地拉开。唉!父亲,父亲要受多大的疼痛,要受多大的罪呀!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受伤的腿,被牵引的几个大铅块直直地拉着,动也不能动一下,他,只能直挺挺地躺在病床上。

看到躺在病床上受着伤病折磨的父亲,那打在父亲脚上的两个孔,像是打在了我的心上,并被那重重的几个大铅块狠狠地往下拽着,我的心是下沉着撕裂拧绕着地痛,无助、痛苦之情不能言表。我手足无措,不知说些什么,不知如何是好,父亲是抱着他的孙子我的儿子出的事啊,我难受得喘不过气来!

我还要上班,妻子在家带着孩子,母亲在医院陪着父亲。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每天还操心着孙子,叮咛我们把娃照看好。住院没几天,他想孙子了,我们抱着马博去看望父亲,马博一进病房,立即斜着身子要到爷爷跟前去,他把脸紧挨着病桌上的爷爷脸,不会说其它话,只会喊爷爷两个字的他叫着:“爷爷!爷爷!”父亲大着声应着:“哎!哎!我孙子乖!爷想我孙子了!”两行眼泪顺着他的眼角流了下来,打湿了头下的枕巾,跟着流泪的母亲,给父亲擦去了眼泪。抱着孩子在父亲身旁的妻子,站在一边的我,泪水不由自主地“刷刷”滚落而下。

牵引治疗,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动弹不得,大小便也是在床上。治疗期间,父亲忍受着巨烈的疼痛,他是受了大罪,吃了大苦的,让我心痛不已。每一天,父亲过得都不容易,每一天,我的心,也被那大大的铅块拽得生疼生疼。心痛难受的我,只能默默地为父亲祈祷,希望父亲能尽快地好起来。

住了近两个月院的父亲,终于要出院了,我们接父亲出院,到了楼下,我背着父亲,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四楼的家里上。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背父亲,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辛苦艰难一生的父母亲养育大了我们,又为我们全力操心照顾着孩子,父母亲的情,我们能还完么?还不完,还不完呀!!我背着父亲,一个台阶一流汗地住上爬着。我知道,尽管父亲腿上的骨头已接上了,但还不敢触碰,脚不能挨地,我必须一口气把父亲背到四楼去。我咬着牙,一步一步,慢慢地上着楼梯,背上的父亲,看我大口喘着粗气,自责地说:“唉!都怪爸不小心,动下这个错儿,你看把我娃整成啥了?这么高的楼,要把我背上去!”“爸一一”我说不出话来,奔涌而出的泪水,和着脸上的汗水一起流下,我用手抹去了挡住视线的泪水与汗水,接了一句:“爸!你咋能说这话,咋能怪了你呀?”

回到家的父亲,在静养恢复期间,吃着从医院带回的药,又把外洗的中药,煎熬了,每天熏洗伤腿。康复以后的父亲,没有留下一点后遗症,我们十分担心的会影响走路,阴雨天腿就会疼,等等的问题都没有了,这让我们非常地庆幸!大难之后,父亲一切都好,在感谢医院大夫高超医术的同时,我觉得,是神灵眷顾照应着父亲,眷顾照应着我们一家人。

好起来了的父亲,还是抱着孙子,后来领着已会走路的孙子,在王家河这里转转,那里玩玩。闲不下的父亲,课余写作之余,在河边开了一小片菜地,从耕种、施肥、浇水到釆摘都领着孙子马博,他要让他了解让他感知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不易。王家河,是马博出生的地方,是他成长时有山有水有景致有故事的大摇篮。

长大了的马博,一直认为自己是铜川王家河人,说起铜川,说起王家河,他的眼里就放光,亲切之感溢于言表。每当我说起老家礼泉时,那时,还没回过礼泉的他没有太多的反应,他只知道那是老家,没有其它的概念与印象。对老家礼泉概念根深蒂固的我,不由得笑了,我出生成长在礼泉,孩子出生成长在铜川,是呀,礼泉和铜川,都是我们曾经的难忘的家呀。

还像从前一样,在北关铝厂上班的我,每日一大早要赶到川口,去坐厂里接送职工的班车。我常是从干校家属楼跑步出去,十多里的路,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我坚持了多年,沿途经过的老矿部、七号信箱、王家河乡政府、八号信箱、机砖厂、一号信箱、二号信箱与杨树沟,眼闭着跑,我都会知道到了哪里。我老认为,多年跑步赶车上班,虽然累,虽然艰苦,但它真正地锻炼了我的体魄,磨练了我的意志,我感念那个过去。

上着班,业余创作没停的我,第一本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出版。《少年文史报》在一版,《新闻三昧》在封二,分别刊登了我的照片,介绍了我的文学创作历程。《铜川文艺》也在其中一期杂志中,为我开辟了散文专辑,并附有评论文字。《礼泉县志》也收录进去著名文学评论家阎纲老师写我的文章。在这期间,我的文学作品,获得全国大大小小多种奖励。因为有了一点点成绩,我当选为铜川市青联委员与政协委员。

平凡琐碎有喜有悲的日子,就这样匆忙地往前过着。在这期间,大弟结婚并有了孩子马雅,忙着上班的他们,把孩子送回了王家河的家里,让父母帮他们带着。在西安的小弟也已成家。岁月,岁月如梭子一般在生活的织机上穿过,织出了长长的或缤纷或多彩或不那么好看有了辛酸苦辣咸但紧密平实且让人能读出诸般滋味的图案来,这个图案,是清晰而又厚重的,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看懂的。

1993年我到了咸阳,第二年,我们的小家也搬到了咸阳。逢年过节,我们这个小家,还有两个弟弟两家人,分别从富平与西安赶回王家河看望父母亲,直到2001年父母亲搬来咸阳,离开了王家河。

王家河,我们家曾在这里生活了十三年呀,在这里,我们办了许多或喜庆或纷繁的大事小事。对这里,我们有太多的情,有太深的意!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地方:王家河,铜川的王家河,曾经的我们的家!

2018年12月21日于驰风轩

咸阳作家不忘第二故乡铜川市的“王家河”

马腾驰先生近影

作者简介: 马腾驰,陕西礼泉县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以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窝窝》《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即将出版,该书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马腾驰和他的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