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星认知史,火星人造运河曾是正统观点,现今又拍摄到火星老鼠?

 幽幽龙仔 2020-07-07

18、19世纪,人们用望远镜对火星进行了大量观测。人们发现火星表面明暗相间,于是当时就推测那是火星上的陆地与海洋。人们发现火星南北两极有冰冠覆盖,而且火星的自转、倾角和地球相似,这样会产生一年四季,于是人们得出结论:两极的冰盖会在火星的夏季融化。恰好人们又用更大的望远镜发现了火星地表的裂隙。这次推论就更惊人了,那些裂隙被当成了融化的冰水汇集而成的河流。这还没完,越来越多的裂隙被发现,于是火星河流的形成不仅是自然的作用,还是火星人修建的火星运河。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各国的文献翻译也是纰漏不断,原意“河道”的单词结果被译成“运河”,这更是推动了火星文明的诞生。直到20世纪初,天文台还有一项专门的使命就是寻找火星运河。

在这一、二百年间,人类对火星生命充满了各种各样奇幻、美好的想象。在如今看来,这些情节出现在影视作品中都显得幼稚可笑,而在那个年代却是正经的科学研究结论。就连著名科学家特斯拉、开尔文勋爵等都为其背书。科幻小说作家那更是如获至宝,以此为创作源泉,写出了许多畅销书籍《火星》、《火星和运河》、《火星公主》等等。

人类对火星这一个多世纪的“科幻研究”,终于由于航天时代的到来重归科学探索。

1965年7月14日,美国的火星探测器“水手4号”成功飞掠火星,在约一万公里的高度拍摄了21张“火星近照”,这是人类第一次近距离观察火星。

1971年11月14日,美国探测器"水手9号"进入火星轨道,成为第一颗火星人造卫星,环绕着火星进行360度拍摄。

1971年12月2日,苏联的“火星3号”成功着陆在火星表面,虽然遭遇了火星大沙暴,但仍顽强工作了20秒,遂与地球失去联系。它是第一个成功在火星工作的人造仪器。

进入20世纪90年代,火星巡视车成为火星探测的最高端仪器。1997年7月“火星探路者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成为第一辆踏上火星的巡视车。随后,踏上火星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勇气”号与“机遇”号火星车了。

现在仍奋战在火星上的是于2012年8月登陆火星的“好奇”号火星车。它是第一辆核动力火星车,其主要使命就是探寻火星的生命元素。

这半个多世纪对火星的“近距离”探索,大约有近50个火星探测器勇闯火星。人们终于揭开了红色迷雾下的真相。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第四颗行星,地球则是第三颗。和地球一样同属类地行星,有人戏称他是地球的四弟。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质量大概是地球的十分之一,约有6.42*10^23kg。自转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火星绕太阳公转一圈是两年(地球年)。

火星昼夜温差在100℃左右,白天最高可达20℃,夜间会骤降至约—80℃。它的大气十分稀薄,以二氧化碳为主,常有尘暴发生。蓝色是我们地球的颜色。橘红色是火星的代表色,因为其稀薄的大气中悬浮着许多氧化铁颗粒。

火星的地表布满沙丘、砾石,一片荒芜。火星上并没有火星运河,也没有自然形成的河流、海洋。但当夏季来临,火星部分斜坡上会出现窄窄的“溪流” ,而流动的却是盐分极高的卤水。夏季一过,溪流就消失了,因为盐分降低了水的凝固点。

火星的两极确实存在白色的冰冠。这些由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还会随着季节消长。近日,意大利宇航局通过雷达,在火星南极附近冰层的地下,发现了一个液态水湖,直径约20公里。但湖水里充满了盐和其它矿物质,并不能直接饮用。

行文至此,我们知道火星连支持生命的必要元素——液态水,都如此稀少,更甭提拥有高级智慧生命了。

突然,“好奇号”拍摄到的一张神秘照片,震惊了全世界。一只“火星老鼠”赫然出现在照片中央。

我们下次再聊。

(转载请取得授权,否则必究;本文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