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山石刻,涉及到汉、唐、宋、元、明、清、民国,书法罕见

 昵称32901809 2020-07-08

文/朱涛

西山石刻,涉及到汉、唐、宋、元、明、清、民国,书法罕见

作为造型艺术的重要门类,石刻,始终以独特的表现形态展示、丰富着人类的文明进程。而群峰竞秀的西山,便蕴藏着这样的一处艺术宝库,让我们叹为观止。


西山石刻,一处分布于金泉山赛云台至牌坊湾的摩崖一带,一处集中在棲霞山卧云廊下的峭壁之上。这些石刻,不仅是果城南充历史和文化长廊中具有思想内涵与观赏价值的艺术佳作,更是研究、解读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他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当地先民在嘉水流域繁衍、生活与奋斗的真实状况。


金泉山石刻最早的始于汉代,为汉隶摩崖石刻。汉隶又称“今隶”,具有苍劲古朴的书法特征, 近人康有为便极力地推崇汉隶,认为“书莫盛于汉”,给予了很高评价。在摩崖石刻中,方正、雄浑的汉隶真迹更是书法艺术的瑰宝。可惜的是,南充的汉隶摩崖,因风化严重,今已当然无存。“卧云”石刻传为唐代方士袁天罡亲笔手书,现被沙灰覆盖。据当地的百姓讲,这里便是他占卜卖卦的地方,夕日石刻现已毁损。

西山石刻,涉及到汉、唐、宋、元、明、清、民国,书法罕见

袁天罡的石刻还有两处,即他自作自书的摩崖石刻。“卧云”石刻之侧,为“德洽果州”,虽有剥落,字迹却清晰可见。“朝阳洞删经所”石刻、“隐仙洞”石刻、“菩提路”石刻、“飞仙石”石刻、唐诰刻,唐代宰相郑余庆石刻,北宋江西诗派代表人物黄庭坚手书的唐代诗人刘长卿《寻张逸人山居》石刻,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南宋四大家之一杨万里题写的“金泉”石刻,明代《禁止早婚碑》碑刻,因年代久远之故,今亦不存。

《禁止早婚碑》碑刻,反映了明代四川非常严重的早婚现象。当时的官府刻出告示,明令禁止,这在封建社会“早生儿子早享福”的传统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形下,有着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同时也提供了历史上反对早婚重要的实物资料。这一珍贵碑刻的毁损殊为可惜。

“万家生佛”石刻是保存得最为完好的金泉山石刻,为清代著名的书家林桂华所书。林桂华,清末庠生,南充人氏,善书画,行、草俱工,尤长书法,时为益州的书画大家。“万家生佛”石刻面长10米,宽2.5米,宇径1.85米,字体行楷,阴刻,笔力刚建、遒劲有力,左、右各有上、下款,上款为“恭颂邑侯蔚生许大老爷德政”,下款落“全邑士民等恭刊,林桂华书,大清光绪九年仲冬月吉立。” “万家生佛”源出于宋人戴翼的《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福万家之香火。” 旧指受老百姓爱戴的地方官。“迴光返照”的落款为“本山居士大千书”,“岩石点头”亦为大千所书。这里所指的大山是否为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家张大千先生,目前还无人考证,方志中亦无大千先生曾来南充且隐于西山的记载,但从石刻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的特征来看,与佛教颇有因缘又为川人的张大千也有在金泉山中小住的可能。《张大千全传》所记,他在青年时代,便先后于松江禅定寺、宁波观宗寺、杭州灵隐寺做过一百天的和尚。据当地的居民介绍,近些年来,还常有大千先生的后人,专程到山中祭祖。“迴光返照”为宗教术语,是修行之人习练内功的一种方法;“岩石点头”也暗含禅机,两处石刻的内涵,无疑反映了宗教文化与南充西山密切相关的历史渊源。

西山石刻,涉及到汉、唐、宋、元、明、清、民国,书法罕见

在金泉山的石刻中,有一处遐尔闻名的石刻。当年的纪信将军诳楚救汉,为西汉开国立下了赫赫功勋,其家乡南充,也因此被誉为了“忠义之邦”。”有宋一代,时任果州太守的杨济有感于纪信所为,特地书刻了“忠义之邦”四字于赛云台的石壁之上。这一崖刻的内容,可谓对古代南充人文精神的高度概括。


以上的10余处摩崖石刻和碑刻全部集中在金泉山牌坊湾的附近,故又统称为“牌坊湾石刻”。这些石刻,涉及到汉、唐、宋、元、明、清、民国7个朝代的历史,又为书法艺术极其罕见的实物史料,因此,南充市人民政府特地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了重点保护。
除了字刻之外,日前在金泉山中,又出土了一处晚清所建贞节牌坊山门上的横梁石刻。这一石刻长近3米,高约半米,其正面雕刻的牌楼下,15位老翁、小孩和怀抱孩童的妇女神态迥异、栩栩如生,展示了能工巧匠们极高的艺术修为,对于解读牌坊湾的历史尤为珍贵。

西山石刻,涉及到汉、唐、宋、元、明、清、民国,书法罕见

棲霞山是西山石刻又一处相对集中的地方。其旧日石刻,一为黄辉所书的“飞仙洞”石刻,一为任瀚的“棲霞山读易记”石刻。黄辉为有明一代的书法大家,手迹存世不多;任瀚“读易记”更是易学研究重要的实物史料。因此,两处石刻均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


随着沧海桑田的岁月变迁,古老的西山石刻再度焕发了它的艺术青春:2001年夏,西山风景区经过多方论证,选择了近20位具有代表性的南充籍历史名人,建造了石刻造像。他们中,有人类的始祖女娲与伏曦兄妹;秦汉名将范目和纪信;西汉时期的“春节老人”落下闳、“一代文宗”司马相如;三国时的王平、谯周;晋代的陈寿;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风;宋代的陈省华、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父子四人,以及抗金的名将张宪;明代的陈以勤、陈于陛父子宰相,任翰、黄辉师徒二人;共和国的元戎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和民主革命家张澜先生。在策划者杨辉和、设计师罗运淳、张重渝等建设者们的努力下,石刻造像顺利完工,在南充石刻艺术的发展史上,这些古朴苍劲的造像,树起了又一座丰碑。


西山之石是有灵性的岩石,如何将沉睡千年的岩石变活,用山崖来述说历史,述说文明呢?对此,西山石刻的打造者们颇费了一番心思。石刻艺术是门综合性的视觉艺术,创作出成功作品,除了靠精美的造型和细腻的刀法外,还需考虑周边环境的衬景作用。几经论证,他们终于选定在视野开阔、山崖陡峭的棲霞山卧云廊下长达250米的石壁上施工作业。为突出南充石刻的个性特征,表现手法上,他们将远古岩画、秦汉石刻和唐代雕刻融为一体,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冲击着人们的审美视觉。这种岩画和石刻有机结合的表达手法,与龙门、云岗、大足等石刻的浮雕、圆雕迥然不同,在川北一带尚属首创。其行云流水的岩画线条、简洁明快的秦汉刀功、细密写实的唐刻技法,惟妙惟肖地体现了画中人物的活动场景和内在情感。在人物塑造的方式上,创作者对近代以前的文化名人采用了阴刻线描的传统手法,而对朱德、罗瑞卿、张澜这样的近现代革命先驱,则更多借鉴了西方艺术中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浅浮雕表现形式,在照顾整体风格统一的同时,又以多视点切入的构图,营造出了理想的空间效果,使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其创意、设计的艺术倾向可谓独树一帜,充分反映了雕塑者们的艺术匠心。

西山石刻,涉及到汉、唐、宋、元、明、清、民国,书法罕见
西山石刻雕工精美、内容丰富,如一座展现在山水之间的艺术画廊,以其生动的物化形态,再现了流域先民的思想和生活面貌,是进行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教材。

图/网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