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M106】拍瞎话儿|南阳民间器乐——唢呐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7-08


FM106

南阳民间器乐——唢呐


   器乐是借助乐器的性能特征,结合演奏技巧的运用,所表现一定意境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文化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打击、吹管、擦弦、弹拨各类乐器都在南阳流传,其中既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华夏乐器,也有历代传入经过融合改造的异域乐器,可谓是种类齐全。正是在此基础上,历经许多演奏家和艺人的不断承袭、改革和创新,遂形成了极为丰富多彩、淳朴优美的南阳民间器乐,并在独奏音乐、合奏音乐两大部分中都有代表自己特征的乐种和曲目,现分述如下。

   独奏音乐

   器乐是伴随着乐器的出现而产生的,因而器乐独奏艺术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南阳的器乐种类比较齐全,并且在吹奏乐、擦弦乐、弹弦乐等方面均取得较高的发展成就。但若按通常的以各种独奏乐器立目而论,则在唢呐、筝、三弦、琵琶、坠胡几种中,更富有特色和代表性。

   唢呐——吹奏乐器,民间俗称喇叭、大笛、大号等,分为高音唢呐(海笛)、中音唢呐、低音唢呐三种,演奏技法多样,音色粗犷高亢,变化丰富,音量较大,并擅长模拟飞禽走兽之声,在民间很受欢迎。

   1958年在镇平县北郊发现了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鸿胪序班张逵墓,其中有8个戴红毡帽、吹唢呐迎宾客的仪仗彩俑,可见400多年前在南阳已有唢呐吹奏活动。近百年来,唢呐曲的演奏不断改进,已形成较稳定的形式,一般是4至7人为一个班组,主要伴奏乐器有笙、梆子、小镲等。于婚丧、祭祀及其他节庆活动场合进行表演。

   南阳演奏唢呐曲的民间艺人众多,最盛时仅邓州市一个市的统计就达865人。其中有很多的优秀艺人,如邓州的赵正阁、张安、芦明儒,新野的钟汉榜、杨祥武,内乡的尚元庆,南阳的白长敬等,都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1982年以来,南阳举办了几届唢呐演奏比赛,一大批青年演奏者脱颖而出,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唢呐艺术的发展。

   唢呐演奏的曲目比较丰富,除大型套曲外,还有各种曲牌、民间小调和卡戏等。既有欢快抒情的,又有悲亢低回的,还有能叙述故事情节的。常见的有《趟子笛》、《小开门》、《游场》(分快、慢、套笛游场等)、《小闺房》、《朝阳歌》、《武过街》、《凡子调》、《百鸟朝凤》、《云里摸》、《赶船》、《三眼大开门》、《花鼓曲》等数十首。其中《小开门》多为民间艺人传授技艺时的开手乐曲(这也可能是曲牌名称的由来吧),旋律流畅,情绪明快,演奏速度由慢到快递进,在流行过程中又出现了众多变体,是民间器乐曲中一曲多变的典型代表。《百鸟朝凤》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唢呐名曲,艺人们在演奏时,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娴熟的技巧,细腻地模拟各种飞禽的啼啭,神态生动活泼,情绪欢快热烈,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常常能把唢呐演奏的气氛推向高潮。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艺人们在演奏和改进传统唢呐曲目的同时,还常把社会上广为流行的戏曲名段和抒情歌曲作为唢呐曲进行演奏,古曲新韵,使唢呐演奏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