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2-碳弧气刨作业指导书
2020-07-08 | 阅:  转:  |  分享 
  
碳弧气刨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定碳弧气刨设备、材料、工艺参数等选择方法及操作要求,确保焊缝清根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及不锈钢的焊缝清根及返修工序。工艺文件如无特殊要求,可按本守则的规定;不允许使用气刨及有特殊要求时,应按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

3.碳弧气刨设备及工具

3.1碳弧气刨应采用具有下降外特性的直流电源,常用AXI-150直流弧焊机,ZX6-500硅整流弧焊机。

3.2根据刨槽形状的不同要求,使用扁碳棒气刨枪或圆周送风式气刨枪。

3.3空气导管使用橡皮管或电风合一的碳弧气刨软管。

4.气刨工艺参数

4.1电源极性采用直流反接。

4.2碳棒直径根据被刨板的厚度和所要求的刨槽宙度进行选择,参见表1

表1金属板厚度与碳棒直径的关系

金属板厚度

(mm) 4~6 6~8 8~12 10~15 >15 碳棒直径

(mm) 4 5~6 6~8 8~10 10 碳棒直径应比所要求的槽宽小2~4mm。

4.3碳弧气刨电流可根据表2查出,也可根据下列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Ι=(30-50)d

式中:Ι-碳弧气刨电流(A)

D-碳棒直径(mm)

4.4刨削速度一般以0.5-1.2m/min为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但要避免夹碳或粘渣等缺陷。

4.5压缩空气的压力根据电流的大小而定,常用压力为40~80N/cm2

4.6尽量采用短弧操作,一般弧长为1~2mm。

4.7碳棒伸出长度为80~100mm,当碳棒烧损20~30mm时,就要进行调整。



5.刨前准备

表2碳弧气刨用碳棒规格及适用电流

断面形状 规格mm 适用电流A 断面形状 规格mm 适用电流 圆形 3×355 150~180 扁形 3×12×355 200~300 4×355 150~200 4×8×355 200~300 5×355 150~250 4×12×355 200~300 6×355 180~300 5×10×355 300~400 ×355 200~350 5×12×355 350~450 ×355 250~400 5×15×355 400~500 5.1检查电源接线及地线连接是否牢固,气路有无破漏现象,气刨枪是否正常。

5.2检查压缩空气压力,当压力小于40N/cm2不得进行操作。

5.3对于需要预热的钢材,刨前应进行预热。预热温度等于或高于焊接的预热温度。

6.操作技术

6.1气刨时,先打开气阀,随后引燃电弧,以免产生人碳,在垂直位置气刨时,应由上而下移动,便于熔渣流出。

6.2碳棒倾角按要求的槽深而定,参见表3。

表3

刨槽深度mm 2.5 3. 4.0 5.0 6.0 7.0~8.0 碳棒倾角(°) 25o 30o 35o 40o 45o 50o 6.3碳棒中心线应与刨槽中心线重合。

6.4气刨速度要保持均匀。每段刨槽衔接时,应在弧孔上引弧。

6.5气刨结束后,先断弧,后停风。

6.6碳弧气刨后,必须将刨槽内的熔渣清除干净并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

7.刨槽检查

7.1刨槽中心线和焊缝中心线应重合,最大偏差不应超过2mm。

7.2刨槽不直度a在100mm长度范围内允许为:环缝时aH≤3mm;aZ≦2mm且不允许有急弯。

7.3刨槽应避免S形弯曲,1000mm长度范围内只允许存在一个S形弯曲,其弯曲度不应超过2mm。

7.4气刨后检查有无夹碳、粘渣、钢斑及裂纹等缺陷,检查气刨槽的形状及尺寸,其深度及宽度应均匀一致,局部凹凸偏差不应大于2mm。

7.5检查中所发现的缺陷应及时给予清除。

7.6对于有裂纹倾向或刚性较大的结构在气刨打磨后,应进行着色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

8.安全技术

8.1焊工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8.2雨雪和大风天,不得进行露天气刨。

8.3露天作业时,应尽可能顺风操作,防止被吹散后铁水和熔渣烧伤,工注GS-05-2007意现场防火。

8.4在设备内操作时,应采取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措施,并设监护人。

8.5更换或移动热碳棒时,必须由上往下插入钳内。

献花(0)
+1
(本文系雪梨不加糖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