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6310《家畜中毒及毒物检验》.doc
2020-07-08 | 阅:  转:  |  分享 
  
家畜中毒及毒物检验(6310)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家畜中毒及毒物检验》是动物性食品卫生检疫专业一门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习者只有多观察、勤动手、多思考,时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做到活学活用,正确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该课程与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病理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等前期课程有密切联系,学生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前期课程的基本理论才能更好地建立本课程的知识体系。

(二)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家畜中毒及毒物检验》是动物性食品卫生检疫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阐明毒物学的基本知识,研究常见毒物的来源、性质、毒作用机理、动物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常见毒物的检验原理与方法等,为中毒病的防治提出科学、有效的措施。学习者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并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对保证动物的饲养安全和人类对动物性食品的食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总的要求是: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毒物的基本概念、毒物的来源,理解毒物学基本原理;深刻理解与综合应用常见毒物的毒作用机理、动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动物尸体典型剖检变化。在基本技能方面:掌握检测样品的采集及保存方法,熟练掌握常见毒物的检测方法和原理。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前期课是普通动物学、动物解剖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家畜病理学等专业基础课。后期课是专业实验与生产实习。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是: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

本课程的重点是:畜禽常见中毒病的症状及诊断方法;常见毒物的检测方法和原理。

本课程难点是:毒物毒作用机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毒物与中毒的概念;毒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及生物转化、毒作用及影响毒作用的因素等基本毒物学原理。

2.理解:畜禽中毒的原因与中毒的分类;畜禽中毒的诊断程序及防治措施。

(二)本章课程内容

概述

一、毒物与中毒

动物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摄入或接触某种物质而引起健康的损害甚至死亡,称为中毒。中毒病的特点之一是可以复制,但无传染性。

二、畜禽中毒的原因与中毒的分类。

三、畜禽中毒的诊断。

四、中毒的防治。

第二节毒物学基本原理

一、毒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二、毒物的生物转化。

三、毒作用。

四、影响毒作用的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

1.毒物与中毒的概念。

2.畜禽中毒的原因。

3.畜禽中毒的诊断程序。

4.中毒的防治意义、原则与方法。

5.毒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概念、途径及防治意义。

6.毒物生物转化的概念、毒物转化的方式。

7.毒物降解反应与结合反应的方式。

8.毒作用的概念及毒物作用方式。

9.影响毒作用的因素。

10.机体方面的因素与毒作用的关系。

11.毒物方面的因素与毒作用的关系。

12.环境因素与毒作用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毒物的概念;中毒的概念;毒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毒物排泄的主要部位;影响毒物分布的因素;半数致死量;急性毒性试验;无作用剂量;阈剂量;剂量-效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

2.领会:畜禽中毒的原因;畜禽中毒的诊断程序;各部位吸收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毒物排泄各种途径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化学物质间的联合毒性作用;机体、毒物及外界环境因素与毒物毒作用的关系。

3.简单应用:中毒预防的意义与措施;根据毒物吸收、分布、排泄的特点,设计减轻毒物毒作用的措施。

4.综合应用:中毒动物急救与治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根据毒物吸收、分布、排泄、生物转化的特点及影响毒物毒作用的因素,设计防治毒物毒作用的措施。

第二章畜禽中毒性疾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畜禽常见中毒性疾病发生的原因、流行情况及毒物的种类、来源和性质。

2.理解:畜禽常见中毒性疾病发生的机制、预防方法。

3.深刻理解:畜禽常见中毒性疾病的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饲料中毒

一亚硝酸盐中毒。

二氢氰酸中毒。

三马铃薯中毒。

四棉籽饼中毒。

五菜子饼中毒。

六食盐中毒。

第二节霉菌毒素中毒

一概述。

二黄曲霉毒素中毒。

三马属动物霉玉米中毒。

四牛霉稻草中毒。

五黑斑病甘薯中毒。

六赤霉菌毒素中毒。

七霉麦芽根中毒。

八杂色曲霉毒素中毒。

第三节有毒植物中毒

一栎树叶中毒。

二棘豆属植物中毒。

三有毒紫云英中毒。

四毒芹中毒。

五有毒萱草根中毒。

六闹羊花中毒。

七夹竹桃中毒。

八蕨中毒。

九感光过敏。

十其它----蓖麻中毒。

第四节农药及化肥中毒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

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三有机硫杀菌剂中毒。

四五氯酚钠中毒。

五尿素中毒。

六氨中毒。

七农药及化肥中毒的预防。

第五节杀鼠药中毒

一磷化锌中毒。

二安妥中毒。

三灭鼠灵中毒。

四敌鼠中毒。

五有机氟化合中毒。

六杀鼠药中毒的预防。

第六节金属毒物及微量元素中毒

一无机氟化合物中毒。

二铜中毒。

三硒中毒。

四铅中毒。

五钼中毒。

六砷中毒。

七汞中毒。

第七节动物毒中毒

一蛇毒中毒。

二蜂毒中毒。

(三)考核知识点

1.饲料中亚硝酸盐、氰化物。

马铃薯、棉籽饼、菜籽饼中的主要有毒物质。

食盐中毒。

霉菌与霉菌毒素的关系。

黄曲霉毒素的种类。

马属动物霉玉米中毒。

黑斑病甘薯中毒。

牛霉稻草中毒及霉麦芽根中毒。

赤霉菌毒素中毒。

杂色曲霉毒素中毒。

11.栎树叶、夹竹桃、有毒紫云英、毒芹中毒;有毒萱草根、闹羊花、蕨、感光过敏及蓖麻中毒。

12.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尿素中毒;有机硫杀菌剂、五氯酚钠及氨中毒。

13.杀鼠药中毒(磷化锌中毒、安妥中毒、灭鼠灵中毒、敌鼠中毒及有机氟化合中毒)。

14.金属毒物及微量元素中毒(无机氟化合物中毒、铜中毒、硒中毒及砷中毒)。

15.铅中毒、钼中毒及汞中毒。

16.动物毒中毒(蛇毒中毒及蜂毒中毒)。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亚硝酸盐中毒、氰氰酸中毒、马铃薯中毒、棉籽饼中毒、菜籽饼中毒、食盐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马属动物霉玉米中毒、黑斑病甘薯中毒、牛霉稻草中毒、霉麦芽根中毒、赤霉菌毒素中毒、杂色曲霉毒素中毒、栎树叶中毒、夹竹桃中毒、棘豆属植物中毒、有毒紫云英中毒、毒芹中毒、有毒萱草根中毒、闹羊花中毒、蕨中毒、感光过敏、蓖麻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尿素中毒、有机硫杀菌剂中毒、五氯酚钠中毒、氨中毒、磷化锌中毒、安妥中毒、灭鼠灵中毒、敌鼠中毒、有机氟化合物中毒病、无机氟化合物中毒、铜中毒、硒中毒、砷中毒、铅中毒、钼中毒、汞中毒、蛇毒中毒及蜂毒中毒的病因及流行特点。亚硝酸盐中毒、氰氰酸中毒、马铃薯中毒、棉籽饼中毒、菜籽饼中毒、食盐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马属动物霉玉米中毒、黑斑病甘薯中毒、牛霉稻草中毒、赤霉菌毒素中毒、栎树叶中毒、夹竹桃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尿素中毒、磷化锌中毒、安妥中毒、灭鼠灵中毒、敌鼠中毒、有机氟化合物中毒病、无机氟化合物中毒、铜中毒、硒中毒及砷中毒的症状和病理学变化。

(2)常见的产毒霉菌,霉菌繁殖与产毒条件。

2.领会:亚硝酸盐中毒、氰氰酸中毒、马铃薯中毒、棉籽饼中毒、菜籽饼中毒、食盐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马属动物霉玉米中毒、黑斑病甘薯中毒、牛霉稻草中毒、赤霉菌毒素中毒、栎树叶中毒、夹竹桃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尿素中毒、磷化锌中毒、安妥中毒、灭鼠灵中毒、敌鼠中毒、有机氟化合物中毒病、无机氟化合物中毒、铜中毒、硒中毒及砷中毒的发病机理(毒理)。

3.简单应用:根据亚硝酸盐中毒、氰氰酸中毒、马铃薯中毒、棉籽饼中毒、菜籽饼中毒、食盐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马属动物霉玉米中毒、黑斑病甘薯中毒、牛霉稻草中毒、赤霉菌毒素中毒、栎树叶中毒、夹竹桃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尿素中毒、磷化锌中毒、安妥中毒、灭鼠灵中毒、敌鼠中毒、有机氟化合物中毒病、无机氟化合物中毒、铜中毒、硒中毒及砷中毒的病因、流行特点、症状和病理变化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预防动物霉菌毒素中毒的措施。

4.综合应用:根据亚硝酸盐中毒、氰氰酸中毒、马铃薯中毒、棉籽饼中毒、菜籽饼中毒、食盐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马属动物霉玉米中毒、黑斑病甘薯中毒、牛霉稻草中毒、赤霉菌毒素中毒、栎树叶中毒、夹竹桃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尿素中毒、磷化锌中毒、安妥中毒、灭鼠灵中毒、敌鼠中毒、有机氟化合物中毒病、无机氟化合物中毒、铜中毒、硒中毒及砷中毒的病因、流行特点、症状和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结果对疾病作出较确切的诊断,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毒物检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常见毒物检材的处理方法。

2.理解毒物常用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

3.掌握常见毒物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及结果判定的原则。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毒物检验的一般知识

一毒物检验的目的与任务。

二毒物检验检材的采取、保管与装送。

三毒物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水溶性毒物的检验

一水溶性毒物的提取。

二亚硝酸盐的检验。

三食盐的检验。

第三节挥发性毒物的检验

一挥发性毒物的分离提取。

二氢氰酸和氰化物的检验。

三菜籽饼粕中有毒物质的检验。

第四节吸附层析法

一吸附薄层层析。

二吸附柱层析。

三纸层析。

第五节霉菌毒素的检验

一黄曲霉毒素B1的检验。

二新茄病镰刀烯醇的检验。

三丁烯酸内酯的检验。

四杂色曲霉素的检

第六节植物有毒成分的检验

一植物有毒成分的预试验。

二生物碱的检验。

三棉籽饼中游离棉酚的检验。

四酚类化合物的检验。

第七节农药中毒的检验

一有机磷农药的检验。

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验。

第八节杀鼠药的检验

一磷化锌的检验。

二安妥的检验。

三敌鼠的检验。

四有机氟化合物的检验。

第九节金属毒物及微量元素的检验

一检样的采取及处理。

二铅的检验。

三钼的检验。

四铜的检验。

五硒的检验。

六无机氟的检验。

七汞化合物的检验。

八砷化合物的检验。

(三)考核知识点

1.毒物检验的目的与任务;毒物检验检材的采取、保管与装送。

2.水溶性毒物的提取方法;亚硝酸盐、食盐的检验方法。

3.挥发性毒物的分离提取方法;氢氰酸、氰化物、异硫氰丙烯酯及芥子甙的含量测定。

4.吸附薄层层析、吸附柱层析及纸层析的原理及分析方法。

5.薄层层析法和鸭雏试验检验黄曲霉毒素B1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新茄病镰刀烯醇和丁烯酸内酯的提取、薄层层析及家兔皮肤试验方法;杂色曲霉素的提取、薄层层析及确证试验方法。

6.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棉籽饼中游离棉酚、栎叶单宁、瘤胃液及血液中游离酚的含量测定。

7.有机磷农药样品的采取、提取、分离、净化及注意事项;测定胆碱酯酶活性的原理与操作方法;个别有机磷农药常用的化学检测方法;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验方法。

8.检验磷化锌、安妥、敌鼠、氟乙酰胺及氟乙酸钠的原理与操作方法。

9.金属毒物及微量元素检样的采集及处理方法;铅、钼、铜、及硒的定性检验及含量测定;无机氟的含量测定;汞化合物及砷化合物的定性检验。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毒物检验材料采取、保管与装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毒物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检验结果判定的方法及应注意问题;吸附层析法的概念;生物碱的分离提纯方法;有机磷农药样品的采取、提取、分离、净化及注意事项。

2领会:格利斯反应定性定量检验亚硝酸盐、摩尔法测定氯化物含量的原理;快速普鲁士蓝法及苦味酸试纸法定性检验氢氰酸和氰化物的原理;氰离子选择电极法定量测定氢氰酸和氰化物的原理;菜籽饼粕中有毒物质定性检验、异硫氰丙烯酯和芥子甙含量测定的原理;薄层层析法和鸭雏试验检验黄曲霉毒素B1、薄层层析及家兔皮肤试验方法测定新茄病镰刀烯醇和丁烯酸内酯、薄层层析法测定杂色曲霉素、苯胺比色法测定棉籽饼中游离棉酚的原理;栎叶单宁定性、定量检验的原理;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试纸测定法的原理;溴化汞、硝酸银、碘化镉汞试纸法检验磷化锌的原理;溴化反应、米龙试剂反应、偶氮反应检验安妥的原理;三氯化铁反应、盐酸羟胺反应及薄层层析法检验敌鼠的原理;异羟肟酸铁反应检验氟乙酰胺和铁氰化钾反应检验氟乙酸钠的原理;双硫腙法定性定量检验铅的原理;硫氰酸盐法测定血钼含量的原理;安息香酮肟反应定性检验铜及二乙硫代氨甲酸钠比色法定量检验铜的原理;荧光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硒的原理;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无机氟含量的原理;古蔡氏法定性检验砷化合物的原理。

3简单应用亚硝酸盐、食盐、氢氰酸和氰化物、菜籽饼粕中有毒物质、黄曲霉毒素B1、棉籽饼中游离棉酚、栎叶单宁、有机磷农药、磷化锌、安妥、敌鼠、氟乙酰胺、氟乙酸钠、铅、铜、汞、硒、无机氟及砷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测定。根据毒物的性质制定检材的采取及处理方法。

4综合应用根据疾病流行情况、症状、病理变化确定检验项目,制定合理的检验程序并正确判定检验结果。

三、有关说明和考核实施要求

(一)编制本大纲的目的和作用:本课程考试大纲是按动物性食品检疫专业,根据自学考试计划,结合自学考试特点而编写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本课程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本课程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选用或编写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社会助学、自学、命题的依据。

(二)本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本大纲与所选用教材的内容基本一致。教材知识内容只是大纲的扩展与发挥,故自学、助学、命题应以本大纲为依据,教材为范围。

(三)自学教材与参考教材

1、自学教材

《家畜中毒及毒物检验》李祚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5月

2、参考教材

《饲料毒物学附毒物分析》于炎湖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年10月

《动物毒物学》史志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6月

(四)自学要求与自学方法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应掌握的程度。知识点是课程内容的主体,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在自学要求中,对自学教材各章、节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

为有效的指导个人自学与社会助学,本大纲对各章节指明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在自学要求的掌握程度中。

本课程为4学分,含实验学分。

自学方法: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并与前期课程有较紧密的联系,自学者应全面领会理解自学教材内容,前后融会贯通,有意识地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处理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中毒性病例,达到对中毒性疾病能够独立检验、诊断、治疗,并提出综合预防措施的能力。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应在自学者已了解本课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助学。60学时为度。助学中主要辅导考核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理论联系实际,并尽可能应用影像资料进行直观性教学,以提高自学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助学效果。

(六)对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的说明

本课程所涵盖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本课程考试内容,其分别体现在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中。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特点不同,故分别按四个认识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由低到高依次是

识记:要求应考者能够对该知识点,如定义、名词、概念、性质等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对该知识点,在识记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理解,清楚地知道与有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达和解释。

简单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运用各章节少数几个知识点,解决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一般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运用各章节多个知识点,解决生产实践或医疗活动中稍复杂的一些问题。

(七)关于试卷结构及考试的有关说明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试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最高能力层次要求。

3.“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依次约为:20%、30%、30%、20%。

4.试题的难度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它们在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依次大致为:20%、30%、30%、20%。

5.试题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6.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60分为及格线。考试时只允许带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附录:题型举例与规范

一、单项选择题:

牛霉稻草中毒的主要病原物质是

A、铜B、丁烯酸内酯C、赭曲霉毒素D、棒曲霉素

二、多项选择题:

属于镰刀菌毒素类的霉菌毒素是

A、玉米赤霉烯酮B、黄曲霉毒素C、T—2毒素

D、杂色曲霉毒素E、链霉素

三、名词解释:

中毒

四、简答题:

39、亚硝酸盐的毒作用机理?

五、论述题:

试分析牛尿素中毒的原因、机理及预防措施。

六、案例分析







-11-









献花(0)
+1
(本文系mc_easti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