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80%的人对中国审美没信心?美,其实隐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

 普象工业设计 2020-07-08

大家好,我是象君。近些年来,受“爸妈式”装修风的影响,说到中国式审美很多年轻人就会情不自禁的摇头,脑子里立即展现大红大绿金灿灿、龙飞舞凤大铜钱这些令人“窒息”的画面。

我们的审美真的就这么差吗?据相关研究证明有将近80%的国人对审美缺乏信心。从古代的文明古国,发展到现在的文化大国,我们的审美哪去了?

其实,都”潜藏“在了我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了。




穿在身上的中国

在悠悠几千年的时光中,服装承载了太多的记忆,一件简简单单的衣裳,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气韵,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记录着社会的变迁,不同式样的衣着展现出不同时代的风貌。

在封建社会刚刚结束,人们迈向现代社会的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交融,中西合璧的中山装与旗袍是最流行的服饰。


像以20世纪60年代为背景的电影《花样年华》,女主角张曼玉最爱穿的就是立领无袖、有点高开叉,能将女性玲珑有致线条表现出来的旗袍。


在改革开放前颜色单一、样式简单的绿军装是最常见的衣着之一。那时,穿一身洗得发白的绿军装走在大街上,是一件倍神气、有面子的事。

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的解放与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脱下身上的“革命装”,一种叫的确良的合成纤维纺织物成为时尚宠儿。

当1981年电影《庐山恋》上映后,女主角张瑜带动了穿的确良的热潮,哪家哪户如果能穿得上,简直称得上体面人。


而后,中国服装市场猛追世界潮流,在街头小巷到处可见穿“喇叭裤、夹克衫、连衣裙”等各种西式、港风服装的小青年们。

进入21世纪后我们大国崛起,结合了现代时尚与中国元素的国风服饰成为当红产业。

2015年,阿玛尼在巴黎秀场上,就策划了一场以中国竹子为设计主题的大秀。




吃舌尖上的中国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对于爱吃且会吃的中国人来说,吃绝对是天大的学问。

不信你瞧,几乎在历年的春晚上都少不了“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报菜名这一段。


步子跨进新社会,有人说现当代中国的吃主要有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五、六、七十年代解决温饱。

平日里普通老百姓吃得最多的就是玉米面、地瓜面窝窝头,每年三至五月份的树上长出来的榆钱、槐花,与杂粮面和在一起下锅贴的饼子,成为解馋美食。


那会子,要说有什么零嘴儿给孩子们换换口,估计除了自家炒得喷香的蚕豆,也只有那用花纸包着、细麻绳捆着的糕点了。

一盒点心几个孩子围在方桌前眼巴巴的瞅着,你一点我一点掰开分着吃,即使落在地上的几个芝麻粒子,也赶紧宝贝似的捡起来放在嘴里。


第二阶段是经济腾飞、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八九十年代,人们爱吃大鱼大肉与一些新引进的“洋餐”。

1987年,大陆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了,每天都有一大帮人排队就餐。


在二十一世纪步入第三阶段后,吃多了的人们走起了“返璞归真”的路子——讲求养生。

在各个超市里卖得最贵的就属各种有机粮食与蔬菜了。

与此同时,部分食品的外包装也渐渐有了国风味,中式元素配合现代设计手法,浓浓的东方韵味还兼具时尚美感。

▲图中产品包装设计师为潘虎



住在建筑里的中国

“历史上每个民族的建筑都是在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怎样把握和传承文化的问题。”——梁思成

在历史的进程中,根据风土人情与生活习性的不同,我们形成了皖、京、苏、晋、闽、川六大建筑派别,每一派都有其自身的建筑文化特色。


在寸土寸金皇城根脚下的北京城,中式建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处处显“至高无上”“尊贵富有”的红墙黄瓦皇家建筑,一类是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围在中间的民间四合院。

两者虽在“阶层”上有所差别,但在布局上都讲求韵律平衡、端庄稳健。


与“重规矩求格局”的北派建筑相比,以白色、灰色等淡色为主,布局与山水景色相融相生的南派园林建筑,则要悠然清雅许多。

不求高调只要诗意,多为文人墨客所钟爱。

▲图片来源于苏州园林官网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与人口不断增长的进程中,传统的建筑风格已不太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它们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

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找回我们的建筑文化?成为建筑师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于是新中式建筑应用而生了,它是中式建筑元素与现代材质激烈碰撞的产物,注重对生活价值的精雕细刻。

▲图片来源于苏州博物馆官网

像将国画写意手法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提出“山水城市”理念的建筑师马岩松,主持设计的住宅楼黄山太平湖公寓、商业项目朝阳广场等各类建筑,就淋漓尽致体现出了何为现代东方建筑美学。

▲图中建筑设计师为马岩松



行走在大地上的中国

清末民初在国外引进了有着两个大轱辘的“洋车”,也就是后来的自行车,开始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行”。

在四五十年代,要是骑着它在街头溜几圈,保准有一帮小孩跟在你屁股后面跑。


自行车、三轮车虽然比走省力不少,但毕竟还是依靠人力“加油”,长途出行照累不误!伴随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摩托车、小轿车等完全摆脱人力,依靠汽油能源的出行工具走进了大家的生活。

不过由于技术的限制,在汽车刚来中国那会人们大都开的是进口车。

对于不断进取的国人来说,在自己“地盘”上开别人产的车总觉得不是那个味,于是担负着更多使命和责任的国产品牌“BEIJING”汽车,带着最新研发的SUV“BEIJING-X7”就向我们走来了。


为了设计好这款有 “中国味”的汽车,可真不是件容易事。在整个研发过程中,设计团队立足本土,充分汲取了咱老北京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在满足现代人审美喜好与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炼出了饱含着自信、纯粹、温暖、智能“大都致美”的设计理念。

这些听上去有些概念化的设计语言,却实打实的落在了这款“BEIJING-X7”上。


 来自东方的庄重大气
浑身散发着自信的主角光环 

俗话说得好“看人先看脸”,当然我们在看车时也不例外。当象君看到这款BEIJING-X7时,着实被它那一条贯穿式的“大正脸”给吸引住了。

从车头到车尾的整张侧围曲面,与玲珑有致的腰线形成如水墨画一样的虚实空间,放眼望去,一股舒展大气、沉稳从容的自信之美扑面而来,挡也挡不住的节奏!


这种“大都致美”的大气美,还体现在了2800mm超长轴距中。为打造出更大、更舒适的内部空间,整个车后排座采用了纯平无地拱+座椅180°纯平放倒的双纯平空间。

不管是想躺在上面美美的睡一觉,还是放婴儿车,如你所愿,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谁让咱地大呢!

更令人惊喜的是,搭配的智能前舱和巨幕全景天窗,是随时可调控的,可以在“商务舱”和“集装箱”之间自由切换。一车两用,这良心到家的设计也是没谁了。


进入车内,乖乖坐好后,瞬间被采用了中国画中留白概念的内饰空间吸引住了。中控台、车门内饰板以及多功能方向盘等处均都采用了大面积银色和黑色钢琴烤漆点缀,少一分则空,多一分则满,那股细致劲、档次感全部彰显了出来。


 融合国际的简约潮流,满满的未来感 

为了能更好地与时代接轨,BEIJING-X7正脸的设计在弘扬大都自信之美的同时,也将科技感融入其中。

在引擎盖曲线上方飞翔着的翅膀形状,代表着开放创新的未来建筑风格,而下方与全LED车灯组连为一个整体的六边形栅格,则寓意着继往开来“飞翔的开放空间”。


这种充满时尚性的现代感,同样延展到了侧面车身上,从车头至车尾整张侧围曲面的设计,没有过多装饰一览无余,就连门把手都被“藏了”起来。

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何为现代简约风。


整体的布局设计得更加简洁宽敞,全触控式方向盘、六边形渐变式透光表面等设计元素的加入,为夜间被点亮的内饰,营造出更具场景化的灯光效果。


遍布全座舱的透光膜片氛围灯,可随音乐律动,配合全车LED智慧光源,堪称行走的夜景。开上它后,你就是大街上最靓的那个崽!


时代奔涌向前,经济和科技不断进步,我们无论是在服装设计、食品包装、住宅建设还是交通工具的研发上,大都是在继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

对传统文化“超越式”的传承,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式”包容,都将通过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和中国企业,融会贯通,将大气、典雅、纯粹、自信的东方之美展现给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