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辟谣:吃安眠药会越来越兴奋?是不是假药?其实是药物脱抑制

 成靖 2020-07-08

曾经有人问过我称自己服用安眠药地西泮助眠,大部分时间服药都能很快入睡,但有些时候吃了药不但不能入睡,甚至越吃越兴奋,这样的原因究竟因为什么?是不是买到了假药?其实只要是在医院开出来的安眠药,包括地西泮,也包括别的安眠药,都不可能是假药,因为医院的药物现在都是政府统一规划购买,不可能有医院单独联系厂家或药商进药的情况,更不太可能买到假药。说到地西泮,其实很可能是出现了药物的脱抑制现象。

我们知道,地西泮俗称安定,是一种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物,和同为苯二氮卓类药物阿普唑仑,艾司唑仑,氯硝西泮等共称为全国处方量最高的辅助睡眠类药物。而且在综合医院地西泮的使用量还要明显高于其它苯二氮卓类药物。那为什么原本帮助人们入睡的药物,服用之后反而会让人更加兴奋,甚至有些想要冲动的欲望?

简单的说很可能这是出现了苯二氮卓类药物比较罕见的脱抑制效应,是一种继发于苯二氮卓类药物(比如地西泮)服用后出现的兴奋行为、攻击行为或者冲动行为,也被称之为药物的矛盾反应。一般包括突然出现的兴奋、活动过度、坐立不安、虚幻梦境、敌对或者易激惹表现。为什么说脱抑制在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比较罕见呢?曾经有报道称这种脱抑制反应的发生率低于1%。但在一些特殊人群中,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脱抑制作用发生率可能要高的多。

比如挪威曾经有过一篇“在药物影响下驾驶”的研究,关于另一种苯二氮卓类药物氟硝西泮,415例出现不良反应的驾驶员,其中6%是由于脱抑制反应[1]。虽然氟硝西泮在我国因为被当做新型毒品“蓝精灵”而被更严格的管理。但其本质上仍然是苯二氮卓类药物。再比如一项以惊恐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研究中报道过苯二氮卓类药物脱抑制作用的发生几率达到了13%[2]。

所以,根据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脱抑制现象,医学得出的总结性结论是:

  • 在一般人群中罕见,但在冲动控制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年幼或老年者中更常见。

  • 在胃肠外给予高剂量、高效价药物时发生率最高。

  • 通常发生在患者遭遇(非常轻微的)挑衅时,他人往往不知道行为发生的确切原因。

  • 能被他人识别,但患者本人常常意识不到,常常认为自己是友好、宽容的。

可我们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往往是希望它起到快速镇静或者说帮助患者尽快安静下来,如果越吃越兴奋,越吃越激越,显然是不适合的。

所以如果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出现兴奋或激越的表现,那么如果将来再次需要使用药物控制急性行为紊乱的时候,应该避免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改为选择抗精神病药或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镇静药物帮助控制症状。

参考文献

[1]Bramness JG et al.Flunitrazepam:psychomotor impairment,agitation and paradoxical reactions.Forensic Sci Int 2006;159:83-91

[2]O'Sullivan GH et al.Safety and side-effects of alprazolam.Controlled study in agoraphobia with panic disorder,Br J Psychiatry1994;165:79-86.

#心晴计刬##辟谣#@中国CDC精神卫生中心@健康中国@健康真相官@头条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