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球世界冠军小时候差点成为足球运动员,因为崇拜此人而改变!

 全言yyy 2020-07-08

乒乓球世界冠军小时候差点成为足球运动员,因为崇拜此人而改变!

1981年妇女节,一个小男孩出生在了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境内。这一年,中国乒乓球队的郭跃华先生将在连续两次输给日本人后,在南斯拉夫迎来自己人生的第一个世乒赛男单冠军。而他的对手,正是后来国乒的总教练蔡振华。郭、蔡二人在两年后的日本世乒赛上又成功会师了决赛,结果蔡振华又输了。

对于这两场球,历史上有着各种各样的非议,围绕“让球”的话题,是非真假,谁也说不清。不过本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刚刚提到的那个德国男孩,所以这二位前辈的故事,就先不聊了。

乒乓球世界冠军小时候差点成为足球运动员,因为崇拜此人而改变!

德国我们都知道,是世界足球强国,诞生过穆勒、席勒等一大批超级巨星。至于乒乓球的话……上一章已提及,本文的主人公在多年后、身居世界乒坛商业圈顶级、年入百万欧元后发出了一句感叹:我的收入还不及三线足球运动员!

但这个叫蒂姆·波尔的男孩最终还是选择了将乒乓球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因为他遇见了一个叫瓦尔德内尔的人。

按照官方说法,波尔是4岁开始打乒乓球的。这话是没错,不过仔细了解波尔的话你就会知道,他4岁的时候不光打乒乓球,而且还打网球,踢足球,而且还样样精通。欧洲人经济条件比较宽裕,所以小孩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权,更多是考虑兴趣而不是未来的就业与收入。

乒乓球世界冠军小时候差点成为足球运动员,因为崇拜此人而改变!

当然,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水平高、蛋糕本身做得大的话,各行业分蛋糕的收入也能不菲,所以生产力越发展,社会分工就能越精细,学生不会一股脑去钻那些热门专业,毕业也不会一股脑去钻那些热门行业,因为如果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能衣食无忧的话,何必要从事自己不喜欢、不适合的工作呢?

但总的来说,没人会和钱过不去的。相比于乒乓球,足球行业不但回报丰厚,而且这个项目又享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名,在德国更是人人爱踢,所以从小极具运动天赋的波尔是很有可能当一名足球运动员的。事实波尔小时候就是个足球前锋,他说足球是自己的第二运动、“我的踢球风格有点像波多尔斯基”。

德国的足球有多厉害,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乒乓球队是很强大的,但是德国乒乓球队与国乒的差距和国足与德足的差距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德国人至少在乒乓球领域拿过不止一次世界冠军,国足在足球领域呢?

乒乓球世界冠军小时候差点成为足球运动员,因为崇拜此人而改变!

根据过去对他的采访,改变波尔人生轨迹的,正是那位传说中“偶像的偶像”、世界第一位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瑞典“游击队长”——瓦尔德内尔。在《我的奥林匹克-波尔》专访中,波尔就说过:“我有一个偶像,他就是瓦尔德内尔。”

他说,他想成为瓦尔德内尔那样的人。于是,他成为了一位乒乓球运动员。

今天的新球迷可能并不能理解老瓦当年的魅力。某次看比赛,央视请来的一位国乒教练(年代太久远,我不大记得了)就曾说过,“当年全世界都学瓦尔德内尔,结果毁了一大批人”,因为老瓦的天赋实在是太高了,境界也真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

乒乓球世界冠军小时候差点成为足球运动员,因为崇拜此人而改变!

正因为如此,和瓦尔德内尔同台竞技、争夺世界第一大满贯的法国世界冠军盖亭亲承老瓦是自己偶像——如果当年老瓦是世界no.1的话,那手握奥运单打银牌、世锦赛单打金牌、世界杯单打金牌,距离大满贯仅一步之遥的盖亭就绝对是名副其实的no.2了。第一名能把第二名打得如此服服帖帖(92年奥运会决赛老瓦3比0就横扫了盖亭),就问你服不服?

除了盖亭,崇拜老瓦的人一抓一大把,韩国的金泽洙、吴尚垠,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中国的张怡宁、郭跃、李晓霞……国乒男子选手很少说自己崇拜谁,但马琳、张继科等都曾表示,自己“最欣赏”或者“最喜欢”的运动员就是瓦尔德内尔,刘国正则说过自己以前崇拜过瓦尔德内尔。

乒乓球世界冠军小时候差点成为足球运动员,因为崇拜此人而改变!

深入了解过乒乓球历史的人都会知道老瓦对乒乓球技术的巨大而开创性贡献,而仔细看过、对比过老瓦与别人打球视频的人们也一定能感受到老瓦在乒乓球领域的强大。像波尔这样的小孩子是不懂什么技术的,什么好玩就对什么感兴趣。而老瓦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

你看着他像是在玩,非常规神球多得数不胜数,结果最后居然能赢!而且他不仅能赢球,更是赢成了世界上第一位大满贯选手,并且在大满贯里保持了三大赛单打冠军数量最多的记录长达17年!刘国梁、孔令辉打到退役也没超过他!

乒乓球世界冠军小时候差点成为足球运动员,因为崇拜此人而改变!

老瓦的魅力,让波尔错过了成为足球、网球等选手的机会。但或许,这也是他命中注定的天赋使然,而老瓦,只是他灵魂的一个摆渡人罢了。

1997年,也就是老瓦二度加冕圣勃莱德杯的这一年,波尔进入了德国乒乓球队。紧接着,他便在97年获得了欧洲青年锦标赛男团、男单冠军,男双、混双亚军,98年则更牛逼到了同时获得欧洲青年锦标赛男团、男单、男双冠军:此时的波尔,年仅十六、七岁。

一切都在向世人宣告:欧洲乒坛的一颗新星,正在崛起。

乒乓球世界冠军小时候差点成为足球运动员,因为崇拜此人而改变!

沿着偶像的脚步,波尔踏入了世界乒乓球最强选手的行列。可惜的是,二十年后的今天,当他再回首,却发现,那位摆渡人的境界,实在是太高了,自己大概是永远都不会超越他了。

关于波尔的故事,《乒坛二十四年》后面会继续讲述。现在才写到1998年,他的戏份,还不是很多,这里暂且打住,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原标题:《乒坛二十四年(179):波尔乒乓人生的“摆渡人”》

乒乓球世界冠军小时候差点成为足球运动员,因为崇拜此人而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