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古塔(九)【圖文】

 還舊樓主. 2020-07-08

    一一八、湖北恩施连珠塔
 
 
    湖北恩施连珠塔,位于六角亭老城东门外清江东岸五峰山主峰龙首山顶,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即公元1832年,坐东向西,占地总面积7700余平方米,1983年经重点维修后,于同年1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主峰之巅建有七级之塔,因依托山高之势及其南清江大峡口之峻险而气势宏伟,登至塔顶,可将整个恩施山城风光和恩施盆地之景物尽收眼底。据前《恩施县志》记载,最先在此建塔的是清乾隆辛卯年,即公元1771年,由太守张应桃主持建造七级浮塔,周旋数次没有成功。60年后的道光十一年,即公元1831年,蜀人姒朝绾鼓舞绅庶,招募筹款,仅造二级而终止,次年知县陈肖仪同准贡生朱荣录、杨联绶、李大魁等锐意成之民意,续修该塔竣工。
    连珠塔拱形大门高4.5米、宽2米,石门柱及门额上雕刻有麒麟及龙、凤、鱼、人物等图案、花饰,外部镌刻对联一副:“七级庄严人际风云瞻气象,五峰卓秀天开图画助文明”。整个塔唯第一层最为高大,其下半部及基脚全部为巨大条块青石砌成,圆锥顶藻井花饰鲜明 ,正中原供奉佛像。从第一层至第七层有石级而上,越往上越窄越陡,除第五层只有3个门外,其它各层均有4个高l.8米、宽0.6米的拱形门,如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方开着,供游客登高远望。
 
 
 
    一一九、湖北随州文峰塔
 
 
    文峰塔始建于唐宋,几经重建,皆毁于战火,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又分别进行过重修,但又再次毁于兵焚,至光绪十年,即公元1884年5月又进行了重修。
    文峰塔高7层、25米,正八面体,锥形,酷拟托塔李天王手中的宝塔。塔身用青砖砌成,塔基以上两层嵌有“菩萨、鲁班、观音、罗汉、祖师、杨将军”等字样。字属颜体,苍劲古朴,字下留有拱门形的“门”,“门”内用方石堵死,顶端以下4层圆孔和拱门穿通,错落排列。
    全塔共10个“门”,6个圆孔,层层塔角翼然挑起,塔身呈正八面体,锥形,七层,七丈五尺高,青砖条石砌成,人称文峰塔,名寓“文运宏开”之意。清同治《随州志·重建文峰塔记》曰:城东南望城岗回龙寺旧有文笔塔,所以唐宋元明时文人学士层见叠出。明未战乱,此塔坍塌,清道光九年,即公元1829年,由城南杨秀才倡导,在民间筹款重建了文笔塔。至咸丰、同治两朝,塔多次遭战争破坏,光绪十年,即公元1884年五月,知州主持在城南沿用文笔塔名另建一座宝塔,改称为文峰塔。
 
 
    一二〇、湖北宜昌天然塔
 
 
    天然塔位于湖北省宜昌城东南长江北岸,据1999年版的《宜昌市志·文化·文物》载:“天然塔位于宜昌城东南长江北岸,相传为晋代郭璞侨居夷陵时所建,明废。”郭璞字景纯,晋代河东闻喜人,是著名的文学家、训诂学家,正因是名人效应,所以天然塔也逐渐成为夷陵古城的城标。
    天然塔的传说,《晋书》有载,郭璞善于五行、天文、卜筮之术。他看风水、卜凶吉,在当时是一个颇有声名的“阴阳先生”。相传郭璞来夷陵后,曾察看夷陵地形,发现夷陵地势低下“缺土”,便使人用车运来中州的土,再对照阴阳的向背角度,垒建了两个土台子。借以抵消山川与五行不相符合的缺陷,并藉土而祭月,使之配合得宜,《宜昌府志》中是这样载述的:“尔雅台在城西北隅所堂街。”《图经》云,晋郭璞注尔雅处,旁有明月台,前有明月池。故老佥云,峡州旧城为璞流寓时所相度,就山川形势,分配五行,独中央地势卑下,于土德为弱,因自中州辇土至峡,相阴阳向背之宜,特建二台镇之。”
    明代崇祯末年,大学士文安之认为原塔塔体低卑,塔宝狭窄,且年久失修,愿慷慨捐资,把原来小塔拆掉,建一座高大宏伟的天然塔。时至清乾隆十年,即公元1745年,东湖县的士民们曾经捐资在原塔基处重建天然塔,然而,由于资金短缺,工匠技术有限,屡建屡垮,最后仅建好塔基二级。直至清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春,才由东湖县当时的士绅徐经业、王永言、卢鸿儒、覃永泰、张文学等10余人捐资重建天然塔。
 
 
    一二一、湖北应城凌云塔
 
 
    湖北应城凌云塔,位于应城市区南3.5千米,大富水故道东岸,清道光二十八年,即公元1848年所建,称文笔峰,塔身三层。咸丰四年,即公元1854年毁于战火,现今的塔为同治十年,即公元1871年应城知县唐基甲会同邑绅汪雨霖、王魁峨等捐资重建,取“高耸入云”意为名。系七层六面砖石结构,高34米,铁铸塔刹,有螺旋式石级旋梯至顶层,塔西南向辟一门,门楣镌“青云直上”四字,塔基石砌。顶层正面有青石书刻“凌云塔”,正北向有扇形青石书刻“奎光”二字,第一层面宽5.7米,塔基用条石砌成,面积为66平方米,厅为方形。二至七层,厅为正六边形,每边宽1.63米,墙厚3.3米,现建有“文峰公园”。底层皆由青砖横铺垒砌而成,四方嵌有青石书刻:“凌云塔”,塔面层层交错,均有青石为槛的半圆转门。还用迭涩砖层和菱角牙子砖,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在塔身壁外砌出腰檐,线条柔和,结构精美。整个塔体,立面纤巧,造型均衡。塔内可循梯而上,凭高远眺,蒲城胜景,一览无余。尤为奇特的是,设计者在塔二层故型玄殊,将转门建成外开内合形置整个二层一片黑暗,增加了这座宝塔的神秘感。
 
 
    一二二、湖北荆州万寿塔
 
 
    万寿宝塔在荆州市沙市区西南之荆江大堤象鼻矶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即公元1548年开始动工,最终于嘉靖三十年建成。为当年袭爵于江陵的辽王朱宪尊其母毛太妃之命为嘉靖皇帝祀寿而建,其后,间有修葺。
    此塔为楼阁式塔,砖石结构,八角七级,高40余米,下设高大石座,座上嵌扛塔力士,顶施葫芦形铜鎏金塔刹,内藏毛太妃手抄《金刚经》。万寿宝塔建于荆江大堤之上,除了为皇帝祈寿的主旨外,另还有镇锁江流、降伏洪魔,保一方平安的寓意。数百年来,万寿宝塔既是荆江两岸饱经水患的历史见证,又承载寄托了人们制服江流的美好愿望。
    万寿宝塔檐下砖雕仿木额,枋、斗拱做工朴实大方,塔身外壁嵌有94龛汉白玉雕佛像,造型庄重,神韵生动。内壁也有许多汉白玉雕佛像,还有901块花砖和文字砖,分别刻有汉文、满文和藏文,为各地所敬献。
 
 
    一二三、湖北荆门文峰塔
 
 
    湖北荆门文峰塔,又名文风塔、白乳高僧塔,坐落在湖北省钟祥市郢中镇古城东西隅的龙山之颠。始建于唐僖宗广明初年,据记载:塔在弥勒院,昔黄巢戮一僧,刀方加,白乳流出,巢异之。邦人敬礼,累土为浮图。明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0年,重建为圆形实心砖石塔,由地宫、塔座、覆钵、相轮、宝盖和利刹六部分组成。
    塔式独特,通体雪白,通高21.52米,塔基呈递缩八边形,上为覆钵,似倒扣的佛家法器“盂钵”。相轮二十一递缩,每层檐下设类似斗拱的砖饰,顶部为三个铜质圆形宝盖,四周悬挂铜铃。利刹一柱嵌三元,象征“三元及第”,地宫中珍藏着佛教珍物,包括“佛像一尊、辟支佛舍利二颗、柏达师舍利二十颗。碧峰师灵骨一枚。该塔距今已有610年历史,一九六一年列为湖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塔别具风采,直插云霄,颇具文采之风,因此而得名。
 
 
    一二四、湖北红安双城塔
 
 
    湖北红安双城塔,又名大圣寺塔、地藏王塔,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镇南3000米的周家墩村。
    双城塔为楼阁式砖塔,六边形平面,十三层,高约35米,底层边长4.5米。塔门位于东侧,塔内设有阶梯可通塔顶,一至二层、四至七层为穿心式阶梯,其余均为旋转式阶梯。第三、四层有平座,由塔身、铺作层、腰檐和平座组成,其余各层无平座,由塔身、铺作层、腰檐组成。第三、四层有平座,由塔身、铺作层、腰檐和平座组成,其余各层无平座,由塔身、铺作层、腰檐组成。七层以上为四铺作砖雕斗栱承檐,十层以上斗栱均无泥道栱,塔身外每层均有排列规整的未封闭洞口,应为建塔时搭建脚手架所留。塔内部通道顶部均有斗栱承托藻井、天花,天花以雕刻莲花、牡丹、双线纹等装饰。各层斗栱、腰檐、勾栏、门窗、藻井、神龛等均以特制砖拼装而成,榫卯相扣,严密合缝。
 
 
    一二五、湖北黄冈青云塔
 
 
    青云塔又名文峰塔,在黄州城内钵盂山上,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三十六年即公元1608年,塔上五层倒塌。道光二十八年,即公元1848年,倒塌200余年的青云塔得以重建,高十二丈八尺,即今日之黄州青云塔。清光绪三年,即公元1877年,塔顶因雷震倾圯,到了光绪五年,即公元1879年,知府英启劝捐,再次修复青云塔。
    塔为石砌楼阁式,高43米,七级八角,层层出檐,塔身中空有一小孔从上至下贯通。塔身底层八面以阴刻楷书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字,西北正门楣上嵌有“全楚文峰”,东南兑门可入塔内,内设阶梯,可盘旋至顶。
    青云塔通体由长方形青灰色块石砌筑而成,块石重者300公斤以上,轻者100公斤左右,七级浮屠,四面八方,分别由塔基、塔身、塔室、塔顶四部分组成。塔基平面呈八边形,沿塔体根部出沿1米,高度0.79米,基座边长43米,是由石材砌筑的。共有塔门56个,均按八卦方位设置,门又有虚实之分,能通者为“实门”,共计16个,有门框而不能通者为“虚门”,共计40个。
 
 
    一二六、湖北丹江口龙山塔
 
 
    丹江口龙山塔,建于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二年,即公元1900年至1907年间。建国后曾做过一次较大的修缮,保存完好,古朴如初。名称来历说法有二:一说镇“龙颈”,免水患,故名为"龙山塔"。一说为振兴艺文,均州城建有一魁星楼,眺望龙山塔,魁星爷握文笔,坐均州,复兴文门,将出一斗三升的芝麻官,故名"文笔塔"。
    文笔塔高11.5米,直径6.5米,为三层六面砖木结构建筑。塔顶呈尖形,底层有前后二门,后门已封实,旋形塔梯直达三楼。底层无窗,二、三层每面墙壁上各有一圆形窗孔,用于观赏景物。"古阁高耸距龙巢,吞尽长江千里涛".如今宝塔高高矗立于烟波浩瀚的丹江口库区中,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奇妙新颖的山水画。
 
 
    一二七、湖北武汉洪山宝塔
 
 
    洪山宝塔位于武昌洪山南坡、宝通禅寺东北面。始建于元至元十七年,即公元1280年,至元二十八年竣工,历时十一年建成。是为纪念开山祖师灵济慈忍大师所建,又名灵济塔。
    塔为七级八方,砖石叠成,身高十三丈三尺,基宽十一丈二尺,顶高一丈三尺。据志书记载:原建时每层外围均有木质飞檐和护栏,塔下周围为砖木结构的围廊。每层八角坠以风铃,设计之精巧,工程之浩大,实为鄂中第一,后来在多年的风雨浸蚀中累加修补。清朝同治十年,即公元1871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工程,至十三年才完工,为了长久保留,将原木质飞檐改为石据,易木栏为铁栏,塔下围廊改为八方石阶。塔顶照原样增高五尺,且用文笔峰式铸铜一万三千斤结顶,以求永固。文革运动中,洪山宝塔无人保护又遭新的破坏,宝塔条石有些脱落,各窗铁栏大部锈损,一万三千斤铜塔尖濒于倒塌。
 
 
    一二八、湖南衡阳来雁塔
 
 
    来雁塔与珠晖塔、接龙塔并称雁城三塔,位于衡阳市石鼓区合江套三汲矾上,与衡阳市雁峰区回雁峰遥相对峙,故以此为名。
    塔通高36米,下为须弥座,垒石而成。塔身砖砌,七层、八楞、空心。塔为密檐式,从第二层起,塔身递缩,愈往上收缩愈大,各层檐紧密相连,每层设对称佛仓,开两窗四门,可凭远眺。一层正门上有龙凤石雕,嵌汉白玉“来雁塔”横额,为清代兵部尚书彭玉麟手书。两旁有楹联:“登七级浮屠;观十方世界。”二、三层沿外壁置回廊,边上设石栏。塔内有石磴盘旋至顶层。七层棚顶为圆形藻井,饰星象分野图和绘画,中开圆形小孔,直穿塔尖,晚上可从孔中观察天上星象。外面角翘吊风铃,习习风来,铃声悠扬,如奏官商,塔刹为铁顶,置相轮,全部结构表现了明代的建筑风格,此塔为镇江、导航塔。
    1989年,衡阳市人民政府对来雁塔进行全面维修,修复了塔体、塔檐以及各层檐角和塔顶上的鳌鱼、狮、龙、卷草等堆塑,复原了宝瓶、垂带踏跺和二、三级外檐上的石栏杆,恢复了山门。
 
 
    一二九、湖南衡阳珠晖塔
 
 
    珠晖塔为雁城三塔之一,位于茶山坳镇藕塘村,珠晖塔在湘江东岸耒河口,与来雁塔对峙,雄踞江东岸之拜亭山上。为清代安徽巡抚衡阳人王之春主持兴建,耗白银6万两,费时13载,于光绪丁酉年,即公元1897年建成。
    塔高35米,八角七层砖石结构,正门有王之春手书“珠晖塔”三字,并撰楹联三幅,门正联“高峙船山远绵学脉, 流回耒水广助文澜”。珠晖塔属砖石结构,塔下原建造有一栋古色古香的文君庵,于1958年被火焚,现已荡然无存。塔基四周刻有飞禽走兽图形,塔内拱门嵌有石刻碑文,为江苏学政王先谦撰写、宁夏知府黄自文手书。
    关于“塔名”的由来,因地势之高,晨迎朝晖,晚披彩霞,璀璨夺目,如珠玉生晖,因此便由此来命名。登塔顶,周围数十里壮丽山河尽收眼底。南望雁城,气象万千;北眺衡岳,风帆沙鸟,长烟一空,使人心旷神怡。塔下五四林场,树木荫翳,野芳吐香,其清幽秀丽之美,较来雁、接龙二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三〇、湖南永州吴公塔
 
 
    湖南永州吴公塔,位于东安县紫溪市镇东侧紫水河畔的玉色悬崖上,对岸有象鼻山和唐帽山,远观两山山貌,峰峦起伏,形似二龙戏水。
    吴公塔建于清乾隆庚申年,即公元1740年,据清光绪 《东安县志》记载:“知县吴德润与荆道乾先造浮屠,塔建成后,民众将此塔以'吴公’命名,以示纪念。”。距县城9公里,湘桂铁路卧枕塔旁,是东安县保存比较完整的古迹之一,塔形奇特,青石结构,七层八面,高28米,底座直径11米,一二三四六层均砌有石栏。第五层塔中,有石碑四块,塔内砌有石级,回旋而上,可至塔顶,顶端堆叠有下大上小的石鼓三只,鼓旁砌有石级供游人歇息。人们站立塔顶,极目远眺,古城雄姿,尽收眼底,俯视奔腾紫水,江心帆影,历历在目,风景如画,令人神往。
    清乾隆十四年,即公元1749的冬天,时任东安知县吴德润主持,在县城边建造这座塔。起初取名叫“回隆塔”。希望此塔能开启一方文运,“回涧紫水文光射”,主要是起教化作用的,与佛教无关。第一层内有供佛像的壁龛。除第四层外,其余各层均有券门,每隅角砌有斗拱,第五层中有石碑刻4块,其中有2块分别镌刻吴德润与荆道乾的咏塔绝句一首。
 
 
    一三一、湖南岳阳慈氏塔
 
 
    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边西南,耸立着一座雄伟秀丽的古塔,名叫慈氏塔。
    慈氏塔的修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古代,洞庭湖里有水妖作怪,经常出来伤害人畜。有时还掀起滔天巨浪,吞没渔船,淹没良田和房屋,老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大家集资,准备修一座宝塔,用以镇妖。在修塔地点附近,住着一户人家,全家人大都被水妖涌起的恶浪吞没,只剩下一个寡妇,人称慈氏。她听说要建塔镇妖,非常高兴,把多年积蓄下来的一点钱全部捐献出来,还日夜不停地为造塔的人们烧茶送水,来回奔走。不幸塔未修完,她就离开了人世。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塔命名为慈氏塔,并在塔旁修建了慈氏寺。
    下部塔基用五层麻石铺砌而成,塔身全部用青砖砌筑,自第二层起,每层四面均设有小佛龛,共有28个,龛内原供小佛像。铁制的塔刹,用六条铁链直贯塔檐。每层檐角设小钟,微风吹来,叮当作响。
 
 
    一三二、湖南永州回龙塔
 
 
    回龙塔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潇水东岸,该塔建于明代中叶,为一砖石结构八角七级宝塔,分为五层,高近30米。
    塔内有旋梯至塔顶,每层东南西北四方均开有券门,由此可以走出塔门,外绕塔身环行,远眺四周景色。每层平座和腰檐之间的高度不等,使塔身立面具有变化丰富的韵律感。平座和腰檐下设有五镇作斗拱,斗为砖制,拱为石作,形制上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遗风。
    据《零陵县志》载:“因郡城水势瀚漫,吕藿捐金造回龙塔于此口,以镇慑水患”,现塔门额有“回龙宝塔”四字。回龙塔虽系明代建筑,但檐下砖石斗拱仍保存宋代木构建筑的某些特点和手法。结构精巧,凝重挺直,加之各层平座与腰檐之间高度不等,使塔身外形富有变化,为我省现存砖石塔中所少见。登上塔顶,纵目远眺,一碧潇水,环绕塔前,市区全貌,尽收眼底,1959年1月24日,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三三、湖南常宁培元塔
 
 
    培元塔位于常宁市桐黄乡大立村,距常宁市约2.5公里,屹立于宜水左岸。
    该塔始建于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最终建成于清同治五年,即公元1866年。塔高30余米,七层八棱,底层有四门,正门面向西南,东北为虚门,塔内有石阶盘旋至顶。底层由花岗岩石砌成,其余六层由砖砌成,一二三层为方形,其余四层为棱柱形,每层都有四个拱窗,石雕飞檐,斗拱楼顶,塔顶为空心铁葫芦状顶。整座塔形制雄伟,结构精严,县人皆以其为故乡标志,言其“固塔山之灵气,培常邑之人文”,故常宁人才辈出,因此景点定名为“古塔培元”。
    培元塔宏伟壮观形制雄伟,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同时是常宁市仅存的省二级文物保护古建筑,是“天堂山风景名胜区”的大门。塔的正门面南,上刻“培元塔”,西、东、北三门依次为“迎紫气”、“挹青云”、“洪恩至”。清冽的宜水从塔前缓缓流过,夕阳西照或皓月当空,塔元塔倒映水中,十分壮观,故有“宜水塔影”、“元塔夕照”、“培元晚月”等佳景。
 
 
    一三四、湖南醴陵起元塔
 
 
    醴陵城第一高塔是于城南马背岭上的起元塔,起元塔始建于清咸丰元年,即公元1851年,由邑人廖鸿举倡建。由当时的读书人廖鸿举以在马背岭建一宏伟大塔,镇风水,肇起状元之路,保后世千年文运昌盛为由,倡议邑人集资而建,邑人纷纷捐资舍财,建成此塔,并定名为起元塔。还有一个传说,在很久前,当地人挑着米从山上路过,每次都发现箩筐里的米莫名其妙地减少,“村民们怀疑是马精作怪”,于是在山上建了这座塔,将马精镇住。
    起元塔是一座阁楼式砖石塔,八面十一级,塔高18.6米,起元塔形似锥形,逐层收分。底层直径5.3米,墙厚1.26米,底层塔门向北,拱门高1.8米,宽0.9米,塔门上镶嵌文物保护碑。塔门无门,进入塔内,塔内中空,从残留的孔洞可见,原来应该有木结构,但形式不详。底层地面是一个方形坑,应该为地宫遗迹,塔内砖石风化严重,塔表面保存还算完整,顶层破损,塔刹无存。塔内砖石风化严重,塔表面保存还算完整,顶层破损,塔刹无存,不少地方长满植物,各层相错开窗。每层塔檐由青石雕刻,挑角为菱角状上翘。
 
 
 
    一三五、湖南益阳三台塔
 
 
    益阳三台塔,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八年,即公元1783年,到了清代嘉庆二十年,即公元1815年进行了重建。
    三台塔地基在当时清代称为“三台洲”,也就是现在的'清水塘’,所以就叫“三台塔”。该塔与资江南岸龟台山下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即公元1747年的斗魁塔隔江对峙,遥相呼望。为八方七级楼阁式石塔,顶高31米,外设飞檐,冥角高吊,塔尖饰三星宝顶,转轮塔刹。塔基石刻精美,东西两侧有石梯直登顶层。三台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古人在资江两岸,县城东门之前修建两座宝塔,其含义主要有二:一是锁龙镇妖,据说每到春夏之交,大雨连绵,资水里一条发怒的黄龙便伙同河底的妖怪一起兴风作浪,淹没两岸田土,危害两岸人民,人们在江边建宝塔,希望能镇河妖锁黄龙。二是在县城东门之外,建一对宝塔站岗,以构成一道威武雄壮的县门,使航行在江上的船只排筏,感到千年益阳古城的“威武”。其实,三台塔的前身并不是塔,而是叫三台阁,虽地基也是现在塔的原址,但却不是水北,而是在水中的贺家洲上,于明朝万历三十年由知县王德坤所建。
 
 
    一三六、湖南桂阳东塔
 
 
    桂阳东塔,位于湖南省郴州桂阳县城的东塔公园的一处著名景点,被列为国家2A级旅游景点。东塔因位于鹿峰山顶,又名鹿峰塔、德星塔,是湖南省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此塔在明万历元年即1573年峻工,东塔公园由此得名,塔有七层八面,全身由青石砌成,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塔中空,有石阶可盘旋至最高层,层与层之间飞出短檐,檐下无斗拱,仅用砖砌出线三道,出线上复用斜砖叠砌三角形纹饰,以承托出檐。转角处则嵌以石枋,并微向上昂,类似檐的翘角,塔顶置相轮和宝瓶,东塔形制朴素稳重,在省内明代砖塔中,别树一格,故具有一定的艺术、科学价值。
    桂阳东塔与鹿峰寺、鹿峰晚照、拙翁岩、欧阳海塑像等景点都是东塔公园的特色景点,在浑厚的钟声中座落着一座黄墙红瓦的寺庙,每天都有人进进出出祈祷平安。目前全园以塔为中心开辟了很多景点,有“雁塔峥嵘”、“抽翁古岩”、“德泉龙吟”、“鹿耳石雄”等十九个景点、景区。桂阳东塔周围景色秀美,气候宜人,郁郁葱葱,清风吹拂之处给人舒适放松的感觉,园内十九处景点相得益彰。
 
 
    一三七、湖南长沙飘峰塔
 
 
    长沙飘峰塔,位于开慧乡双华村的飘峰塔,建于清光绪元年,即公元1875年。飘峰塔在长沙市范围内仅存的三座古塔中,其造型、用料也有其独到之处。
    飘峰塔在长沙市范围内仅存的三座古塔中,其造型、用料也有其独到之处。第一级为塔基,高1米,第二级为化纸炉,炉门为半圆形,四周雕有人物故事。第三级为捐资修塔碑记,“飘峰塔”三字刻在第四级,第五级有“敬惜字纸”四字。第六级有门,雕有花草虫鱼,门上额有“笔阵凌云”四字,内有一尊石佛,塔尖呈葫芦状,重200公斤。
    此塔造型之奇特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每级塔檐角上翘,这是极为罕见的。第二个方面是塔身浮雕上花草虫鱼、人物故事均有,栩栩如生,具有一定艺术价值。
 
 
    一三八、湖南蓝山传芳塔
 
 
    传芳塔位于城东,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峭塔凌云”为蓝山县八景之一。
    塔高38米,七级八角,塔内有石阶186级通塔顶,登塔远眺,城廓山川,尽收眼底。塔之正前为塔下寺的大雄宝殿,左侧是观音阁,右侧为传经堂、戒堂,塔寺并峙,是一组雄浑的建筑群,四周香樟古槐环绕,苍松翠柏、庄严肃穆。
    传芳塔始建于唐,有一神话传说:天地混沌之时,一片汪洋,东海龙王携龙子龙孙游玩至此。一小白龙发现有一溶洞,直通山底,甚是好玩,于是不思返回,久居于洞。后水势渐小,小白龙不时出洞,兴风作浪,造孽于民,民不堪其虐,遂有建塔之议,以镇孽龙。塔成之后,孽龙只能露出头角,回首东海,唏嘘涕零,故此山为回龙山,塔亦始称回龙塔。
    塔自唐代兴建以来,几番塌圯,今存之塔,为明嘉靖四十二年至万历八年,即公元1563至1580年进行重修,历时十六载方告竣工,门楣书有“峻塔凌霄”四字,字迹苍劲,冠名传芳塔。
 
 
    一三九、湖南澧县蜚云塔
 
 
    澧县蜚云塔,位于湖南澧县澧澹乡宝塔湾村,矗立在澧水北岸边二神滩上,明朝天启初年始修。清嘉庆十六年州牧谢攀云在原址易砖为石,造至二层又止,清嘉庆二十二年,州牧安佩莲续建,前后历时196年方才竣工。
    塔为七层楼阁式,青石叠砌。通高33米,底径13米,平面呈八方形,塔身由底层依次上缩,塔基拐角处浮雕力士托塔。每层飞檐出翘,外设佛龛,铭刻文字,攒尖式宝顶,塔内中空,设旋梯,可拾阶而上至塔顶。顶层高3.2米,直径7米,平面呈八边形,七级通高33米,底层直径13米,塔心空广,有旋梯可供攀登。柱子的四方均有铭文,字体为楷书,阴刻,北侧是“皇清嘉庆十六年知澧州直隶事成都谢攀云率阖州士。蜚云塔旁建有三贤祠,三贤祠内供奉屈原、车胤、范仲淹而得名,祠宇呈四合院式,紧临蜚云塔东侧,有大殿、前门、厢房、庵堂等建筑。
 
 
    一四〇、湖南常德孤峰塔
 
 
    常德孤峰塔,坐落在与常德城隔江相望的德山孤峰岭,原孤峰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即公元1607年,初名“文峰塔”。与北岸笔架城遥相映衬,象征常德人杰地灵,文运昌盛,后毁于战火,现有的孤峰塔是在原塔基上重建的。
    孤峰塔最早的前身是建于唐代的楚望亭,因刘禹锡的《楚望赋》而命名,一时此亭成为德山“游观之最”,用宋绍定年间常德知府袁申儒的话说,可以“临枉渚而想朝发,望秦城而慨秋绿”。后来,此亭更名“江山平原”,将“楚望”匾额移于旧亭之旁,不久,该亭再次易名“云深”,原因是“楚望亭风雨晦暝,常有白云缭绕,人多异这”。
    建国后所见是光绪时期的孤峰塔,塔呈白色,七级八面,径3.5米,高16米。孤峰塔是80年代重建的,1988年春竣工。今塔高32米,径7米,为八面七级,乳白塔身。新增琉璃黄瓦,八面风铃,内置旋梯,可以拾级而上,外环走廊,可以凭栏远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