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高考段子多:要想985,必须拜永叔。永叔是谁?

 老刺猬蛋儿 2020-07-08

科举/高考/趣闻

古代高考段子多:要想985,必须拜永叔。永叔是谁?

文/刺猬

高考,全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自1977年10月恢复后,一年一度,从未缺席。

其实,我国古代也有高考。只不过名为科举考试,简称科考。三年开科一次,曰“大比”。

01

关于科考首创时间,专家学者们一直掐架,谁也不服谁。

一说首创于汉朝。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197年),刘邦颁诏,要求地方举贤荐才,初步形成乡贡制。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与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刘恒又两度下诏,命各级官员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采用策问方式,进行考试。

一说首创于隋朝。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设置进士科,主考时务策,即写作时事政治论文。

再一说,始于唐初。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诏令“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02

科举取仕,战线长又长,需经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诸多关口。

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和院试,合称童试。

童试合格,方可进入官学读书,相当于公办国立,取得生员资格。

乡试并非乡村考试。唐宋称乡贡、解试,一般于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考场设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

但凡有因过而遭罢黜官吏,街头艺人,妓院之人,父母丧事未满三年者,皆不准应试。

考过乡试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场设于京师贡院。亦称春闱。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等。考题由内阁预拟,呈皇帝选定。

作为科举考试的最高段位,殿试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

乡试头名叫解元;会试头名叫会元;殿试头名状元。

一路考考考,若能折桂,难呐。北宋文学大家苏洵便曾啪啪啪,拍脑门大发感慨: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03

自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1年),初唐大臣孙伏伽将史上首个科举状元收入囊中起,至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1300年间,有史可考榜数为745榜,共产生状元592名(一说504人)。

其中,

唐代出状元147人,含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官员;

宋代出状元118人,最小者18岁,50岁以上者2人。

清代出状元114人,最小者21岁,最年长者62岁;官位累至一品尚书级别者多达20人。

如再算上其他短命政权的科考状元,及历朝历代武状元,总数为777人。

04

今之高考,不乏作弊者;古代科考,徇私舞弊状况亦很严重。

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采纳尚书陈靖谏言,实行糊名制。

糊名,即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事项加以密封,相当于现在的装订线装订,又称“弥封”或“封弥”。

然而,根据考生字体,阅卷者仍能辨出个八九不离十,于是私照徇,弊照舞。

及至宋仁宗年间,袁州人李夷宾又向朝廷进献一招:誉录。

即挑选专门人员,将所有试卷抄写一遍,再行批阅。

这法子不错,看你咋徇私?

可惜没落实几年,因官场腐败,此项制度也便流于儿戏。

05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话在李唐科举中,有点行不通。

据《新唐书·选举志》载:

“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

瞧瞧,长得帅,有副好皮囊,被排在了首位。

如诗人张九龄能拜相,估计与其生得风仪秀整,是有才有颜的帅哥有关。

因为在其被罢相后,每遇举荐,唐玄宗都要追问一嘴:

“风度得如九龄否?”

而另一个诗人罗隐,则因貌寝状陋,加上爱写讽刺朝堂的黑段子,断断续续考了十多次,终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06

下面这个段子,载于《唐摭言》。

贞元年间,刘太真遣任礼部侍郎,执掌天下贡举,为朝廷选拔人才。

是年,江东考生包谊赴京高考,名落孙山。郁闷之中,不巧路遇刘太真。

看其穿戴,知是考生,刘太真便想和他聊几句。哪料,包谊心下正烦着呢,满口的火药味:“进士包谊素不相识,何劳要问?”

装暴脾气是吧?我让你装个够!

及至再考,身为主考官,刘太真故意给包谊出难题,考试一结束就将其轰赶出场。

张榜前,名单须先呈送宰相审阅。其中,有个朱姓考生,得了高分名列前茅。

真是倒霉催的,彼时,陇右节度使朱泚泾原兵变,自立为帝,国号大秦,妥妥的反贼一个。

一笔写不出俩朱字,没准儿五百年前是一家呢,赶紧撤换!

宰相催得紧,刘太真胆突突,一时又想不起其他人名,只牢牢记得有个暴脾气叫包谊。

得了,那就用他来救场吧。

就这样,歪打正着,柳暗花明,包谊高中榜单。

07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鬼”之名的李贺,同样倒霉在了名字上。

李贺的老爹,名叫李晋肃。

再念一遍:李——晋——肃。

念出门道没?

“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按旧时礼制,儿子李贺,须避这个“进”讳。这叫“嫌名”。

也就是说,你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即使才华横溢,也注定这辈子都难进入国家公务员体制。

这,简直是王…八屁股烂龟(规)定。

可是,你又不得不信这个邪。

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应韩愈之约,李贺赴长安应进士举。终被妒才妒贤者,以“嫌名”之名驱离考场。

08

北宋宰相寇准,涉嫌地域歧视,素来瞧不上南方人。

且说江西抚州人晏殊,自幼聪慧,14岁以神童入试,名闻朝野。

宋真宗召见殿试,晏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当场就盖了朝堂。真宗连连点赞,赐同进士出身,寇准却从旁阴阳怪气:“殊江外人。”

晏殊是南方人。

南方人咋了?好在真宗没听寇准的,沉色驳斥道:

“朝廷取士,惟才是求,四海一家,岂限遐迩!”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科考,宋真宗评选状元。山东人蔡齐与江西人萧贯,同为候选人。

两下相较,因蔡齐长得帅,遂入了真宗法眼。

寇准见状,又从旁吹风:“南方下国人,不宜冠多士。”

就这样,帅哥秒变状元郎。

事后,寇准还得意洋洋对同僚说:“又与中原夺得一状元。”

09

绵州才子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在他参加高考那日,场上出了点小状况。

一李姓考生不知是晕场,还是真有病,突然胸闷气短,眼前发黑,趴上桌案没了动静。

欧阳修见状,急忙将其拽起,好一通安慰,还偷偷将自己的考卷传其打小抄。

李姓考生也真不客气,刷刷刷,抄了大半。

结果不消说,两人双双中榜。

后来,李姓考生顺利入职为官,并专门雕刻一尊欧阳修塑像,置于家中日夜供奉。

这正是:

要想不挂科,早晚拜春哥;要想985,必须拜永叔。

10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开科,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考生多达数万,可谓盛况空间。朝廷亦高度重视,精心遴选出60位考官。

谁想,临近考试,打卡簿上却有61个人名,平白无故多出一个监考官来。

主考官紧忙核查,发现多出的那位叫宋应辰。至于为啥多,鬼才知道。

不得不说,主考官脑子转得就是快,正儿八经道:

“宋,乃我大宋国号;名应辰,就是顺应良辰吉日之意。这肯定是老天爷提醒我们,这届考试中有杰出人才呀,大家评卷时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

众考官听罢,哪敢敷衍马虎?而这一年,被录取的进士特别多,高达八百零五人。

南宋·洪迈《夷坚志》如是载:

“……果多其一,曰宋应辰。验诸铨曹云,中外无有此姓名,始知神物所为。于是主司遍论群公曰:宋者国号,而名为应辰,必造化之中主张是者。考校之际,不可不谨也。”

11

清道光年间,殿试录取。

原本拟定头甲第一名,即状元郎,为江苏高邮考生史求。

焉料,当名册呈送道光皇帝案后,搭眼一瞧,史求?这名字,咋怪怪滴?

再读,三读,道光帝不觉恍然:

史求,谐音“死囚”,忒不吉利,叉掉,不录。

接着往下看。张三,李四,王五……

一路看到二甲第九名,道光帝禁不住龙颜大悦:

此人名列第九,说明啥?说明咱大清朝天长地久啊;

再看考生姓名:戴长芬。正表明咱大清王朝,代代长久芬芳啊。

好名字,大吉大利。一甲头名,就他了!

12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欲招纳贤才,遂下诏开科取士。

各州各府学子接此喜讯,纷纷赴京,参加“制举(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考试。

然而,担任首席监考官的,却是当朝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担心考生中有“愤青”,会借机抨击自己,于是跟唐玄宗再三嘚啵,“恐有俚言污浊圣听”。唐玄宗居然信了,下旨要求各郡县长官务必精挑细选,再由尚书省进行复试。

一番折腾,是年科考,所有考生全部Over,也创造了科举史上唯一一次零录取的记录。

而在这一届落第学子中,就有后来的诗圣杜甫。

13

在长达千余年的科举史上,晚唐诗人温庭筠绝对算得上是个神一样的存在。

唐代科考,有诗赋一项,用以考察考生的文字驾驭能力。

进入考场,会为每名考生准备三根蜡烛。三烛烧完,须作完八韵诗赋。故而坊间有“三条烛尽,烧残士子之心;八韵赋成,惊破试官之胆”之说。

温庭筠天分极高,向来不用打草稿,抬笔立就。然而这哥长相奇丑,时称“温钟馗”,又恃才傲物,纵情声色,还特别喜欢编段子作践权贵。因而,虽屡次参考,均落榜不第。

一面诗名太盛,一面屡考屡败,这让老温烦了心,索性变考为玩,改行当起了“替考枪手”,古称“枪冒”或“倩代”。

以此可见,高考替考作弊,由来已久。

单说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开科高考,主考官为礼部侍郎沈询。

沈询早便听闻温钟馗“老枪”之名,遂特别关照,安排在最显眼位置严防死盯。

即便如此,温老枪愣是在沈询眼皮底下,通过口授答案,暗中帮八个考生完成了答卷!

《新唐书·温庭筠传》如是载:

“思神速,多为人作文。大中末,试有司,廉视尤谨,廷筠不乐,上书千馀言,然私占授者已八人。”

不愧为大唐替考第一枪手。

14

与“老枪”温庭筠的快意相比,清时浙江海盐人俞鸿图,怎一个惨字了得?

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俞鸿图被任命为河南学政,相当于省教育局局长。

这年科考,他家家仆与小妾林氏串通,炮制了一出堪称精妙的“泄题事件”——

小妾偷偷将与考试有关的材料,贴进了俞鸿图的官服里面;

俞鸿图穿出,脱下后,家仆伺机撕下,卖与举子,并收取贿赂达万余两。

不久,东窗事发。雍正闻奏大怒,派户部侍郎陈树萱会同河东总督,彻查此案。

压根没用大刑伺候,小妾与家仆便竹筒倒豆子,乖乖全撂。最倒霉的当属始终蒙在鼓里的俞鸿图,被雍正核批斩立决。

刽子手执行腰斩,死囚若想死得快,必须得塞钱儿。

而等押赴刑场,俞鸿图方知被判腰斩,非斩首,想准备钱已来不及。刽子手也真够龟蛋的,居然给了他一个慢死。

NND,刀变锯子了。

俞鸿图哀嚎打滚,以指蘸血,在地上连续写了七个“惨”字,才痛苦死去。

听闻这一惨状,雍正帝下令封刀。腰斩之刑,自此废除。

 

参考文献:

金铮《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1983

唐长孺《南北朝后期科举制度的萌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59

车吉心主编《中国状元全传》, 2007

清·毕沅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

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温庭筠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