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纸上谈兵:《黑衣人3》PK《复仇者联盟》

 全球影视频道 2020-07-08

笔者所在的一个网络群组盛行票房赌博之风,前不久《复仇者联盟》(以下简称《复》)大热,群员C向群主挑战《复》票房超不过去年的《龙门飞甲》(当然指大陆)。上周《复》票房逼近五亿,C眼见赌局岌岌可危,唯有寄望于周末上映的《黑衣人3》(以下简称《黑》)可以力挽狂澜,挤走《复》的票房,好令他险中求胜。如今看来,《黑》来势虽劲,却未能给《复》夺胜制造多少障碍。看起来,这两部档期相近的进口大片,面对的观众群并无大量重叠,因而能取得某种程度上并映不悖,各自大卖,却不至于互相掣肘。笔者对电影宣传、院线排片等一窍不通,但有兴趣从两部影片本身比较一番,看看同为外星人题材的科幻大片,有哪些异同特色。

从类型看,《复》是一部较严肃的科幻正剧(在笔者看来,Marvel的漫画似乎比DC更缺少幽默感),而《黑》是不折不扣的科幻喜剧,有整个系列一脉相承的谐趣基调。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经笔者观察,《复》的放映中有十几处令观众哄堂大笑,而《黑》的映厅中笑声明显稀少,满场爆笑不超过五次,尽是些稀稀落落的干笑声。喜剧还不如正剧来的逗乐?当然不是。这是喜剧片面临的一种“不公平竞争”。

  《复》不打喜剧招牌,人物也没有无厘头举动,给人先入为主的印象是一本正经。而一本正经的家伙嘴里突然冒出笑话,是最无法叫人抵挡的,否则相声演员为什么有故作深沉的基本功。可看《黑》前,谁都知道这是搞笑片,已经充分活动了腮帮子的肌肉,半咧着嘴准备被挠到心头痒痒肉。既然观众有备而来,那些段子编排的再精心,也难引发满堂彩“笑”果。打个比方,网上有一种吓人游戏,提示让你找出两幅图之间不同,趁你注意力高度集中时突然跳出鬼怪,伴以惊爆的配乐,每每把玩家吓得魂不附体。但同样的视效和音效,若放在一部恐怖片中,就没有同等惊悚效果,皆因观众已有了“提防”。何况,《黑》的笑料从原创性到密集度都比前两集有大幅下降,除了两次“跳楼”有意想不到的黑色幽默,警察盘问史密斯一段打了个种族笑话擦边球,其余实在叫人提不起兴趣。至于对白,几乎没有青少年能学来当口头禅的,笔者印象深刻的只有那个“OK”了(什么,你连这个段子也忘了?)。最新电影

查阅国外媒体报道的《黑》制作预算,比较统一的说法是2.15亿美元,也有维基百科给出3.75亿的“天价”,想来是包含了发行费用。和同样投资过两亿的《复》一比,《黑》似乎在气势上差了好几个档次,全片最大场面的火箭升空一段,还不如钢铁侠在空中飞两圈来的养眼,很容易叫人产生“钱都花哪儿了”的疑问。其实科幻片中花钱的远不止超能力打架、飞船爆炸等“动态”特效,比如布景工艺就是两片的一大分水岭。

《黑》中的MIB总部继承了前两集的纯白主色,光滑的四壁和精简的内饰彰显组织的高效,造型上没有传统的“房间”概念,视野开阔,沟通便捷,看不出明显的材质,既烘托出一份强烈的科技感和未来感,又不像光滑的金属牢笼般缺乏人情味。反观《复》中的神盾基地和天空母舰内部,虽然容积庞大结构庞杂,但总予人一份似曾相识,远的不说,从《阿凡达》到《超级战舰》,都是这种钢筋建材包裹着电子技术的典型设计。相比之下,前者的创意需要更出色的美工,投入的预算也要多得多。当然,笔者褒黑贬复,并非品评质量,不同影片因卖点不同,在同一个制作环节投入资金有多有寡,再正常不过,试想《复》若将布景整出《星际迷航》的味道会有多不协调。一切都是为整体审美服务。

但这还不是《黑》最昂贵的地方,那些满眼乱窜的外星朋友们才是败家大户。造型千奇百怪、伪装花样百出的外星人是该系列的固定看点,既不能像某些怪兽恐怖片一样用快速剪辑蒙混过去,也没法跟《星球大战》似的用复制粘贴法做出一整支军队,这就给化妆师、模型师、道具组和CG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每一个稍有点戏份的天外来客都需要多种特效手段互相配合生成,而且各种外星人生理构造迥然不同,不能套用已有的电脑建模,其肢体运动更是没有现存参照,需要另起炉灶,需要极其庞大的工作量,方能将MIB总部打造成酷似银河航班中转站的面貌。与上述耗资不菲的“润物细无声”一比,《复》在这项工作上轻松的多,几位主角虽来历各异,但(至少在外貌上)都是肉体凡胎,变身后的浩克只出现在后半部,而且该造型有两部现成电影可以借鉴,至于那些入侵的奇塔瑞人,不但模样相似度赶得上克隆人,且镜头俱是一闪而过的扁人或被扁,给CG人员省掉极大工作量。

说到动作打斗,这是令两片风格背道而驰的最重要一环。对《复》的打斗详见笔者评论该片的贴子,此处不再赘述,可用人们惯常评价老港片的“尽皆癫狂,尽是过火”来归纳。而《黑衣人》系列却一贯有点和好莱坞科幻大片唱反调。笔者上中学时看《黑衣人1》,被天马行空的细节逗得乐不可支,但看完却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又说不上哪里怪,上大学后看了第二集也是同样感受。如今仔细一想,大概是节奏出了问题,常见的科幻大制作不会只有这么简短的战斗过程,每次都是眼看要火力全开大干一场,却轻描淡写几下搞定,让习惯了《终结者2》那样动辄几十分钟追逐爆炸的笔者十分失望。没有大场面,让人不过瘾,这是《黑》的软肋,却也是它的特有风格,如果换个角度,把它当做幽默感和动武都多一点的《X档案》,相信大部分科幻迷都会对其好感倍增。从原著漫画开始,动作戏就不是《黑衣人》的强项,否则年迈的K探员早就领退休金去了。综合来看,黑衣探员更像一群优秀的侦探,更多依赖大脑而非枪械和拳脚解决危机,譬如本集高潮一役,史密斯以躲闪子弹的灵机一动、大话西游般的时光穿越克敌制胜,举重若轻的智力成分远胜过拳打脚踢的武力成分。理工科极客们会爱死这样的段子,透着聪慧狡黠,震撼视觉的同时适当刺激大脑,往硬科幻方向小小迈出一步,又没有《黑客帝国》那么晦涩。如果说《复》是萌趣味,那么《黑》就有点恶趣味,它们是同一本菜单上两道当季招牌菜,口味大相径庭,营养值都不高,但总有一种能让你的味蕾绽放。

附:关于《黑衣人3》的三点杂念

1.本集穿越到1969年大秀功能“古老”,造型前卫的武器,笔者建议下一部可以再往前跳跃四十年,迎合时下“蒸汽朋克”的复古潮流。

2.虽然原著很不出名,但《黑衣人》系列是我看过最有“漫画味”的科幻片之一,尤其是史密斯被各种外星人扔出十几米仍毫发无损时,角色的那份卡通气质简直逼平《猫和老鼠》。

3.黑衣人也搞起基情来了,还有什么是不基的吗?我大胆猜测,其实腐女都是伪装成人类的外星人,他们要以颠覆人类爱情取向的方式摧毁地球,连黑衣警探都被腐化了(而且是三重腐),看来地球真的没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