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100位+花艺师背后的女人,一口气出了6本书

 芍药美学笔记 2020-07-08

前两周推荐了一些花艺书籍清单,《花视觉》得到大家的高度瞩目,近期听说其中几辑已经卖断货了,正在紧急加印中。

因为这套书,让很多人看见了国内一些默默做事的花艺师,开始重新审视国内花艺(冉冉上升)的现状。要是你觉得这些花艺从业者们好牛啊,那不得不说书的主编功不可没。也不仅引发另一个猜想:这个站在100多位花艺师背后的神秘女人,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一个名人?一个比花艺师更厉害的做花的人?一个出版界大鳄?好像都猜错,主编jojo,竟然首先是个「无业游民」,她给自己的定位是「要做一个生活咖」,什么是生活咖?大概要用一篇文章的时间,才能说清楚吧。

芍药姑娘 Vol.391

x

生活才是第一位的

jojo是《花视觉》丛书的主编,书做完了,上架了,她自由了。

那边书卖断货,出版社忙着加印补货,她呢倒好,开始了城市花园巡游计划,定了农场花园,田间采花去了。

这是植物图书馆的农场,这张图可算个彩蛋里,里面藏着我们写过的花艺人,一直追看的老粉都知道~

别人上新书都是要开读者见面会的,签名售书,好几个城市巡一场。jojo也巡,不过是把花艺师都约上,平时大家都是网络相见,好不容易有机会见到真人,从北京到江南,再南下去广州,扎扎实实玩了个够。

来杭州玩的那场花事,jojo穿了件波点裙,被老公嘲笑:你就穿成七星瓢虫的样儿下地去吗?

▽▽▽

这次做《花·视觉》,把她累得够呛。一直是社交上的活跃分子,但朋友们感觉她消失了好久,闭关大半年,一出手就是6本书。

加上前两期已经发售的《一束·花开》《撷把花草来饰家》,《花·视觉》系列已经做出8本了。很多人看了都跑来问:「Jo,你是怎么发现这些花艺师的?

她有时笑而不语,有时就会打开了话匣说:「少量是朋友介绍的,其他真的是我一家一家从微博上找来的啊。

这个世界是没有捷径的,jojo相信任何事情都要靠努力,她用很笨的办法联系了微博上所有她能看到、觉得有风格的花艺工作室,一点一点和所有人沟通她想做的事情,得到对方信任,直到把书做出来。

那天一算,竟然收到了200多家花店、8000多例作品,而她经过反复纠结和比较,最终选出了1000多例放到书里,「工作量巨大啊!」

她会做花,懂摄影,国内外花艺的差距和特点,她都看在眼里,每天接触大量优秀的跨界花艺师、吸收他们前卫的想法,她感觉自己也在一点点进步。

但她没有要开花店的想法,「做商人不是我擅长的啊」,另一个方面,国内的好花艺为什么不能被大家看见?就做一个观察者、记录者,「让更多人知道」,这是她做《花·视觉》的初衷。

比如江苏宜兴的玫瑰学会,

老板是俩双胞胎姐妹花,

是宜兴最美的花店。

图片来自@江苏宜兴的玫瑰学会

《开家花店·荒度余生》是她想做的其中一本,书名来源于一次聚会,女伴们在讨论,不想上班了开家花店如何,大家都觉得现在的工作只能叫混混度日,根本不能算事业。jojo就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要做这么一辑,收录国内最有风格的花店。

有两家花店,是我预约了要采访的,但是稿子还没写完,两家店都关门了……」另一边,也有好几家花店开了新店,或是从工作室转成了门店。她想在书中传递这样一种讯息:「生存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如何做得更美更好。

前两天jojo还给我发来了北京郊区的一家新式花店,在探店这条路上,她永远有用不完的激情,「一切有意思的店都值得去探索,不局限于花店」。

反过来,花艺师们对她也感恩有加,是她搭了座桥,让自己看见同类,也得以被别人看见,否则总是会感到孤独和怀疑,「不想大红配大绿,不想用百合康乃馨是我的错咯?」

jojo挖出了偏远地区的花店,比如兰州的不远Colorful Road,西宁的爱丽丝·花 花园小筑,连他们都能深受当地人喜欢,你为什么不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风格?

「那时经常被jojo说啊,花那么美,照片为什么不能拍好看点?」广州HB的主理人Ivy回想起来,说她间接推动了花艺师的摄影水平。看到别的花艺师把花拍的那么好看,总有人斗志被点燃。一来二去,整个圈子的视觉表现能力蹭蹭上涨。

jojo自己也是摄影达人,

我很喜欢她拍的这组小品,

又寂寞又温暖。


「北方花艺师大多很有个性,南方花艺师整体水平很高,但是真正能在花艺中融入个人风格的,难求」,但这并不妨碍她乐观看待接下来的整个中国花艺。

《花·视觉》里筛选了天南海北的花艺师作品,放几张给大家养养眼:

广州 · YSFLOWER

佛山 · Nature Floral

南京 · 仙女花店

深圳 · EVANGELINA_K

青海西宁 · 爱丽丝.花.花园小筑

成都 · 树里工作室

兰州 · 不远

(以上花艺图片均由各家花艺品牌提供,版权归其所有)


▽▽▽

并不是每个做花的人都能把花养好,jojo属于例外,她的家里满是花花草草,各类植物来者不拒。在北京这样干燥的地方,竟然意外活得不错。

那时她还在家电行业上班,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营销活动,去不完的活动现场。但这不能阻止她喜欢养植物,结果养来养去发现只有多肉最好养(芍药:嗯,那些把多肉养死的人听了要泪崩)

「出差一个月不浇水它们都能活得特别好,比其他花好养一万倍。」

jojo喜欢多肉的形态,特别萌,有的品种像外星球来的,还有的像一朵开不凋谢的花。她玩着玩着,就有了个新想法:把它们拼在一起怎么样?

那时候多肉在国内刚火,她玩的作品放到网上,被出版社编辑看到了,就约她做一本多肉组合的新书。2014年《多肉植物新组张》出版,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本书,也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多肉植物组盆的书。

书籍一度再版三次,

后来还卖到了台湾。

那个时候,她已经从家电行业辞职了,身体忙出了不小的问题,忙到竟然和老公成为了「室友」,如果生活只是每天开各种效率低下的会议、和各部门争权夺利,内心麻木、脾气易怒,又有什么意思呢?

她希望自己是活得烈马青葱,不为他人眼光所累的那种人。多肉书籍出版后,她大小成了圈内的名人,受到很多邀约采访,去各种展会上成为客座分享嘉宾,最奇葩的一次,上了《焦点访谈》,同事看到还跑来问她:「你是犯了什么事儿吗?」

其实她也不太懂,一向报道负面新闻为主的《焦点访谈》,为什么会找到她。

有人来约下一本多肉主题的书籍,jojo却没了兴趣,她想做的事啊,永远都不是市场已经玩腻的那些。

比如现在,她开始在家里做起了小实验,她发现很多住在城市里的人都没有花园,怎么能够在没有花园的情况下同等享受到花草相伴的生活呢?

不如她自己先做那个试验品,先把家里打造成植物园,一点点筛选适应的品种,如果成功,就可以推广给更多楼房里的居民。

干燥的北京,花草也需要加湿器

在满是植物的房间里谈天说地、品茗赏花——许多北欧家庭已经是这么做的了,我们也需要有人先行一步啊。未来,《花·视觉》的主题样貌又有了更多可能。

jojo是极其自律的一个人,晚上11点前必须睡了,早上6点醒来,在床上看一小会书,起来到楼下跑五公里,吃过早饭后就浇花写字。

有时候会接到快递电话,一边下楼取快递,一边拎水壶去花园里浇绣球,回来后差不多就该午饭了。

家里是乡村风和复古风的混搭,

古木和书籍散发出沉稳的味道,

一个安静又有魅力的空间。

午饭后照例睡一会,下午才是正经干活的时间,她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手工、画画、摄影、插花、照顾花草、做实验,还有完成出版社邀约的书稿。

用手工黏土做企鹅,

或者绣个小布包。

晚上,或者说做晚饭才是她的重头戏,因为那是她和先生一天中交集最多的时刻

既然不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了,就要在生活上更用心,才能对得起家人和自己啊。每天精心准备晚餐,等待先生下班回家,花很长时间吃一顿饭,边吃边交流,这是属于他们的私人习惯。

作为一个四川人,

爱吃重口东西,

毛血旺、炒烤鸡胗都是必须的。

但也会尝试新式料理,

有些菜单根本没有,

全是jo式自创,

比如草莓虾球、海棠果酱。

但是不管怎么样,

照例要拍好看的照片留存。

葱姜蒜韭都能得到基本的尊重,

一茶一饭的光辉都在做饭的过程里了。

芍药问jojo未来的计划,她说只有一个大方向,没有详细的分解。未来可能会做一本厨艺相关的书,也可能去清迈学泰国菜;也可能去学陶艺,自己做餐具;

「80后是比较可悲的一代,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明确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也许,我们这代人,正是在无数次丢掉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之后,最终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件吧。

人只有在自然之中,

才能领悟到真正的自由。

jojo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那意味着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将要去往哪里,

心里通透,脚下生风,在世有底气,

所以她永远不会站在窗后羡慕任何人,

她知道属于自己的那扇窗,

上帝已为她打开。

而属于你的那扇窗呢?

END

图片来自jojo,版权归其所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