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真迹早已不存。现存世刻本有多种,本系列采用《张廷济藏本》。
乐毅论全局总览 第一页(001-061) 第二页(062-162) 第三页(163-264) 第四页(265-365) 第五页(366-464) 第六页(465-567) 第七页(568-666)
单字结构卡片详解,第八页(667-688)大小——方:这个字方,是古碑帖的最重要的特色。 中轴——左右对等:左右基本对称。 等距——横笔等距:如图,横笔间距大致相等。 等距——竖笔等距:如图,竖笔间距大致相等。 参差——左高右低:左右有竖笔,左竖短右竖长。
收展——中间伸展:田字上宽下窄,中间最宽。 中轴——中竖居正:中竖在竖中线上。 等距——横笔等距:如图,三个横笔间距相等。 等距——竖笔等距:三个竖笔间距相等。
大小——扁:全字略扁,主体是个大字。 中轴——中竖居正:日可以偏左,竖略偏右,全字以竖笔为坐标调整点。 平齐——撇高捺低:是的重要特色,就是撇笔横向撇,捺笔斜向下。 等距——横笔等距:如图,所有横笔等距。 斜正——中横斜式:中横一定要斜,体现出书写特有的姿态美。
大小——方:生总的来说是个方字,和上比较,竖差不多,底横略短。 中轴——中竖居正:中竖在中轴上,对于生来说,竖笔可以沿中轴略右一点。 等距——横笔等距:三个横笔间距基本相等,出头的竖大约也一个等距位。 参差——中横最短:横笔间参差,一般中横最短,底横最长。 斜正——上斜下正:上横写正,下横写斜,具备行书的笔意,整体字形有动起来的感觉。
大小——扁:楷书到行书,结构变化很大的一个字,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扁。 中轴——左右对等:如图,下方灬左右对称,上方有一定的随意性。 收展——上收下展:如图,下展,所以上必须收。 参差——四点参差:即使写成了行书,四个点仍要写出差异性。
收展——撇捺伸展:如图,撇捺伸展,全字最宽。 中轴——中竖居正:如图,竖笔写成竖钩。 等距——横笔等距:如图,横笔间距大致相等。 斜正——中横斜式:如图,横虽短,仍然斜式。
大小——方:可的横必须写长,所以整体是个方字。 收展——上展下收:横长,口在横里面,竖钩大约在横的三分之二处。 等距——横笔等距:写好可,最主要的就是写好横笔等距和竖笔等距。 等距——竖笔等距:口的大小不是随意写的,宽度是和竖笔的位置息息相关的。
大小——扁:也的楷书,必须是一个扁字,而且很扁。 等距——竖笔等距:如图的竖笔间距配置,是写好也的关键。 参差——竖笔参差:竖笔之间,一定要高低起伏,不可像印刷体一样全部平齐。 斜正——斜横:也的横笔必须斜,无论是独立书写还是作为部首。
可以打分的字帖



举例:

夏字计分: 总计分数1分,这个不合格。 练字与写字是两个过程: 有意设计,无意书写 通临字帖


何时通临? 兴趣初期,这是对练字初步有兴趣,看到古碑帖产生美感,尽快通临几遍,可以从感性上提高对书写的审美,也可以练习对用笔的熟练程度。这种通临仅仅起到提高兴趣的作用,不会对真实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练字后期,单字练习基本过关,每个字都能牢记结构要领,需要从通篇角度去学习章法、布局等谋篇的技能时,需要通篇临习,而且要花很长时间反复练习,先临习,后默写。一篇古碑帖,单字与全篇的大致练习时间比是6:4。这种练习一旦完成,手写会有质的提高,同时还掌握了未来继续进修的无上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