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著名古刹,因“粤东第一佛”而得名,被称为粤东“小南华寺”

 明悟好学 2020-07-08

“深山藏古刹,福地有洞天。”这是当代地理旅游家陈传康教授曾对黄光山做出的赞誉。黄光山位于惠来县隆江镇,地处溪西镇鲁阳村与曲溪村之间的群山中,背倚大南山脉,西靠大尖山、二尖山,原名“黄藤岗”,后改称“黄亭光山”、“黄光山”。黄光山是一个钟灵毓秀之地,这里山清水秀,地沃物丰,四周群山逶迤,山下河川不息,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地方。山上的佛光寺,是黄光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也是广东省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以源远的历史和积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

广东著名古刹,因“粤东第一佛”而得名,被称为粤东“小南华寺”
广东著名古刹,因“粤东第一佛”而得名,被称为粤东“小南华寺”

佛光寺原名玄德古寺,始建于南宋德祐六年(公元1275年),距今已有近750年历史,是惠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岭南著名刹寺。相传唐代高僧大颠曾云游至黄光山见山前双溪环绕,四周群山列布,枕山濒海,便鉴别此处为灵脉宝地,后来有 山东蔡氏迁徙来到此,为怀念真武大帝之德,便于南宋宝祐元年(1253),决定在高僧大颠云游足迹之处,修建一座寺庙,寺名称“玄德古寺”,也就是现在的佛光寺。

广东著名古刹,因“粤东第一佛”而得名,被称为粤东“小南华寺”
广东著名古刹,因“粤东第一佛”而得名,被称为粤东“小南华寺”

起初的佛光寺,坐北向南,依山面谷,寺庙简陋,殿宇寥落,后经明、清两代曾多次维修,逐渐完善,寺内构建精致庄严,雕梁画栋,有明代铜钱、皇封圣旨牌、摩崖石刻等珍文物,游人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旺极一时。后来自清末开始,古寺便受到战乱政局的影响,长期失管失修,变得荒废不堪。我们如今所见的佛光寺是20世纪80年代,由居士陈粮存、黄乃城等筹资,在原有古寺的基础上修复与扩建的。新建的佛光寺,建筑风格蕴含明清古风,同时颇有唐宋遗韵,恢宏壮观的建筑,庄重典雅的内饰,美轮美奂的彩画……古色古香,庄严生辉。

广东著名古刹,因“粤东第一佛”而得名,被称为粤东“小南华寺”
广东著名古刹,因“粤东第一佛”而得名,被称为粤东“小南华寺”

佛光寺有山门、大雄宝殿、钟楼、鼓楼、天王宝殿和地藏阁等诸多景点,还有停车场等完善的配套设施。寺前是广阔的前埕,在6米高的石砌护壁上,锈有“黄光山”三个大字。六根贴有赭石色瓷砖的圆形水泥柱组成的山门,横额上那“佛光静境”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大雄宝殿内奉有三尊5.3米高的如来石雕,称“三宝佛像”,以及500尊栩栩如生的罗汉,精致生动,宏伟壮观,堪称佳作。当然最具代表性的景点,还是黄光山山顶上的那尊“佛光大佛”。

广东著名古刹,因“粤东第一佛”而得名,被称为粤东“小南华寺”
广东著名古刹,因“粤东第一佛”而得名,被称为粤东“小南华寺”

进入溪西境内时,远远便可看见一尊大佛,在灿烂的阳光下,慈祥庄严,熠熠生辉,抚慰着世人的心灵。据《佛光寺》一书记载,该处原为一平地,寺内僧众及山下村民常于夜间看见该处发出奇异亮光,坚信是佛陀降临,护佑众生。后来经传正法师倡议,深圳袁居士捐资,历时三年,于1997年大佛落成,之后黄光山玄德古寺,便改名为“黄光山佛光寺”,成为粤东的“小南华寺”,象征寺宇佛光普照万民,惠泽众生。佛光大佛身高21.34米,重3200吨,脚下是由160片莲花瓣组成的高约2米的莲花底座,周围环绕着48尊2米多高的石雕小佛像,每一个小佛像的手势都不相同,造型惟妙惟肖,大佛前面的汉白玉石雕香炉,手法精细,工艺独特,堪称石雕工艺之瑰宝。佛光大佛由白色麻石雕刻而成,是潮汕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广东佛像之最,誉称为“粤东第一佛”。

广东著名古刹,因“粤东第一佛”而得名,被称为粤东“小南华寺”
广东著名古刹,因“粤东第一佛”而得名,被称为粤东“小南华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