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老年人与成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与认知

 叨叨道 2020-07-08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联合发布的《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简称《报告》)。
 
《报告》以23个已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城市为调查框架,居住于当地主城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30-59岁成年人两个人群为调查对象,从“现状”和“未来”两个角度进行调研:前者重点关注其目前的护理服务使用情况及护理服务需要,探索我国长期护理制度的起点;后者则关注对未来失能风险的认知、护理服务规划、对相关保障手段的需求等,探讨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
 
《报告》分为老年人篇及成年人篇两大部分:
 
老年人部分分析生活活动能力及依赖等级,分失能状态描绘老年人“护理服务群像”,聚焦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老年人在服务模式、服务项目费用等方面的负担和缺口,为制定相关保险及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成年人部分阐述对未来护理问题的认知、忧虑和规划情况,分析商业保险、住房资产等金融产品在其养老护理规划中的作用,为养老金融行业2018-2019 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发展提供建议。
 

老年人样本主要社会及人口学特征

成年人样本主要社会及人口学特征

老年人篇
《报告》显示,失能水平随着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变化,并且伴有不同的并发疾病。此外,在分析老年人的护理群像后发现,调查地区存在较为显著的护理服务和保障供给的缺失,导致服务负担和经济风险集中在老年人的家庭、尤其是子女身上。
 
调查地区有4.8%老年人处于日常活动能力(即ADL)重度失能、7%处于中度失能状态,总失能率为11.8%。
 

ADL 失能率

基本自理能力的衰弱也伴随着独立生活能力(即IADL)的退化。在 ADL 轻度失能人群中,IADL 中度或重度依赖的老年人比例就高达 36%,而在 ADL中度以上失能的人群中,这一比例大幅上升至 92%和 95%。依赖程度最严重——ADL和IADL均重度依赖的老年人占比达25.4%,即有四分之一的老人需要得到全方位的照料。
 

ADL 失能状态与 IADL 依赖程度    

而不同失能状态的老年人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护理服务需求。对于中度及重度失能老人,子女、亲属等非专业人员是主要的服务供给者,但服务中心随失能程度的加重逐渐朝专业机构转移。对重度失能老人来说,养老院或老年公寓的重要性显著加强。
 
从年龄来看,老年人的失能状态可分为三个阶段:
 

不同年龄段 ADL 失能状态    


  • 65岁以前:基本独立阶段,绝大部分人能生活自理,完全独立的人群比例高达87%; 

  • 65至79岁:失能问题开始集中出现,虽有约70%的人能生活自理,但中度及重度失能的人群占比显著上升,达12~14%  ;

  • 80岁以上超高龄:进入失能问题加剧阶段,自理能力迅速减弱,20~25%的人需要较大程度地依赖他人照料。


在性别方面,男性(中度失能率 7.7%;重度失能率 4.7%)的整体失能率与女性(中度失能率 6.1%;重度失能率 4.9%)相似,但两个人群在失能率的年龄分布上出现了一定差异。
 

男性与女性不同年龄失能率

家庭结构与居住安排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巨大影响。对失能老人来说,家庭结构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得到及时和充分的照料。分析子女人数后发现,在中度和重度失能老人中,分别有5.6%和8.4%的人没有子女,明显高于独立(1.9%)和轻度失能老人(2.2%)。而分析居住状态后发现,在中度和重度失能老人中,分别有13.6%独自居住,略高于独立(11.1%)和轻度失能老人(9.9%)。在中度和重度失能人群中,空巢率分别高达 3.6%和6.2%,而样本整体空巢率仅为1.7%。
 

家庭结构与失能状态    


此外,《报告》指出,中度及重度失能老人均面临较大的服务缺口和保障缺口。服务供给不足集中在协助服药、压疮护理、心理咨询等医疗护理服务方面,日常生活服务相对过剩。在费用支出方面,个人筹资水平较高,老人的支付意愿也远低于实际支付水平,保险保障、尤其是商业保险的作用亟待提高。
 
成年人篇
《报告》将成年人的认知分类分为三类:
 
  • 悲观群体:预期 60 岁以前需要护理;

  • 中观群体:预期 60-74 岁之间需要护理;

  • 乐观群体:预期 75 岁及以后需要护理,或未来不会有此需要。

成年人失能风险态度

报告发现66%受访成年人对自身失能风险持过于乐观的态度,低估了未来的护理需要。对失能风险持乐观态度的往往是年轻人,或者是即将步入老年阶段的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有过婚姻家庭生活经历、有稳定的收入、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信心的人群都比较乐观;反之,内在的风险厌恶度(risk aversion)——包括对经济风险和健康风险的厌恶度——越高,或者家庭的抚养及赡养负担越重,则越可能对失能风险持中观、甚至悲观的态度。

此外,超过一半的成年人认为必须在年轻时就进行护理规划,但更多人认为规划的执行十分困难。护理规划重要性和可行性之间的这一矛盾反映在商业人身保险配置组合上:与失能风险直接相关的长期护理保险在各类商业人身险中的购买率最低。
 

成年人护理规划态度

最后,报告分析了成年人“以房换护理”的态度——即“出售或抵押房产来支付护理服务费用”。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愿意接受“以房换护理”模式,表明以住房资产为基础的各类金融产品、包括保险产品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成年人及老年人对“以房换护理”的态度

然而,作为一种养老保障工具,“以房换护理”模式适应的人群特征非常鲜明。它更适合风险态度保守、自我养老储备不足、偏好社区护理模式的中低收入人群或非本地户口人员,当地住房资产价格高也会激发盘活房产资源的动力。
 
在以上发现的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四点发展建议:

一是加强以“重预防、多层次、强保障”为特点的养老体系建设顶层设计;

二是抓痛点、补缺口,有针对性地加强护理服务产业建设;

三是宣传改变认知、政策鼓励行动,提升成年人养老及护理规划能力;

四是找准“以房养老”在养老普惠金融中的定位,扩大发展空间。

本文节选自《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获取《报告》全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请备注“企业+职务+姓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