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2020年4月13日,患者,女,70岁 主诉:左下颌淋巴结肿大,摇头都感觉淋巴有阻碍,晨起略有口苦,口有点干,时有烦躁。每年入冬后,脖子,后背特别怕冷,大便溏,粘,难入睡。左肩痛,病程已有十年,抬手痛甚,怕风 刻诊:脉沉,略弦,舌质淡红,苔滑,薄白。手触淋巴结处,表面光滑,无压痛,可移动 拟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消瘰汤去元参合方 干姜,柴胡,黄芩,天花粉,桂枝,炙甘草,生牡蛎,生龙骨,当归,川芎,白芍,炒白术,茯苓,泽泻,浙贝母,三剂水煎服 反馈:4月16日,自我感觉淋巴小一点了,嘱咐其原方三剂继续服用。 二诊:4月27日,现在摇头感觉不到淋巴结,手触淋巴结基本摸不到,用手往下按才还能感觉到有,睡眠改善,大便仍有些粘,胃口正常,现在早上感觉嗓子有粘痰 刻诊:脉沉,苔薄白,滑 拟方:前方加陈皮,姜半夏,有合二陈汤之意 干姜,柴胡,黄芩,天花粉,桂枝,炙甘草,生牡蛎,当归,川芎,白芍,茯苓,泽泻,生龙骨,浙贝母,陈皮,姜半夏,三剂水煎服 按语:患者烦躁,口干,口苦,脉沉弦,怕冷,呈寒热错杂,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疏解少阳之邪,温寒通阳而行气化; 淋巴结肿大,考虑为肝郁气结,痰凝所致,患者苔滑,大便溏粘,以当归芍药散舒肝和血,健脾运湿。合上消瘰丸,敛阴潜阳、化痰软坚; 全方既照顾整体体质,又突出主要矛盾,因方、证、病机相对,故取佳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