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到底该“散养”还是“圈养”?方法用错,孩子并不会感激你

 贝丫妈妈 2020-07-08

放眼整个社会是不是有许多的家长都疑惑这个问题?有小孩的家长,他们都深有体会,小孩一会儿不管,就会不知道上哪儿玩去了,再加上小孩的自主学习与自控力本身都比较差,所以,大部分家长都觉得应该要圈养。

结合身边朋友的真实案例:

有一个文静的女孩子,她的父母从小就以圈养的方式养育着她,高考前两个月,她就突然禁受不住压力,休学了一年。期间,她想自己出远门去放松,她都将近20岁的人了,她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人生,却被父母禁锢在温室中,时间久了,被高考压得喘不过气来,心理承受能力就自然而然地降低了。

所谓散养,就是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成长,使孩子天真无邪,尽可能地快乐的长大。不用承受着上一辈的人对他们身上寄予的期待与嘱托,而失去了自己对于梦想的追逐的勇气与信心。但是,同样的,我们也知道,过分散养就会形成溺爱,孩子会逐渐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心理,不懂得谦虚有礼。

以前在商场逛街买东西时看到一幕很有趣的画面:

一个大概五六岁的男孩子,在商场供儿童玩乐的场所中,一个人荡着秋千。过了一会儿后,小女孩说:”小哥哥,你能让我玩一会儿吗?”男孩子依旧自顾自地荡着秋千,并不理睬女孩。小女孩的妈妈在旁边看到了说:“好孩子,能让我家女儿玩一会吗?”男孩子依旧不理不睬。

旁边的家长看到了都在一旁议论纷纷,而男孩子的母亲却站在一旁,并不劝阻自己的孩子。

从这件日常的事情中,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很明显,男孩的母亲对于男孩的教育过于放纵,以至于男孩连最基本的谦让都不懂得。

而圈养又会使孩子在小小年纪就会失去童真,失去自由。父母们大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小小的身体背负着父母太多的期待与期许。一周七天,可以给孩子报七个课外班,连一丝休息时间都没有。所以孩子们就失去了他们这个年纪该有的快乐,一个个的都成了父母眼中的“小大人“,这同样也是很可悲的。

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要用好办法,既不能仅仅用“散养”,也不能仅仅用“圈养”这种方式。这些都是错误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散养”与“圈养”相结合,家长们应当搞清楚什么时候可以适当地放纵孩子,什么时候是应该严厉管教的,这一点相当重要。

孩子们应该学会最基本的尊重和礼貌。在孩子毫无道理地闹脾气的时候,家长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惯着孩子,应当摆出严厉的姿态,去告诉孩子,闹脾气并没有什么用,要学会适可而止。

当孩子们学习时间久了,家长也要适当的给予他们游玩的机会,可以开着车,全家去野外郊游,让孩子与大自然共处是非常不错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