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人社交礼仪的“弊端”:以孩子的感受做交换,不是真正的护短

 贝丫妈妈 2020-07-08

中国有句俗语叫“护犊子”,也叫护短,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都是护短的父母,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决不允许别人说自己孩子的不是;但他们同时也时刻要求孩子在社交活动中,能够以得体的礼仪和父母喜欢的样子出现在亲人朋友的视线中。在护短的同时要求完美,是很多中国父母的通病。

安安今年5岁了,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在安安家的隔壁,最近新搬来了一户人家,家里有个2岁的小女孩,小女孩非常喜欢安安,总是要求去安安家和她一起玩。

但可能孩子都喜欢跟比他们大的一起玩的原因,安安并不愿意跟邻居的小女孩一起玩耍,有的时候,邻居带着孩子来安安家玩,安安就一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主动跟小妹妹交流。安安的妈妈看到这种情况感到非常失礼,因此只要小妹妹来家里玩或者在小区里碰到他们,妈妈总是鼓励安安多跟小朋友交流。

有一次,在小区里,安安拿着新买的风车和妈妈一起逛公园回来,迎面碰到了邻居小妹妹,小妹妹看到安安的风车很喜欢,一直盯着看,妈妈对安安说:“把你的风车给小妹妹玩玩吧。”安安不情愿地把风车递给了妹妹,说了几句话之后,安安和妈妈准备离开,但是小妹妹仍然不舍得把风车还给安安。

安安有点生气了,但仍然不好意思伸手问妹妹要,这时,让安安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妈妈主动跟小妹妹说:“既然你喜欢这个风车,那么送你好了,姐姐我再给他买。”妈妈丝毫没有给安安分辨的机会,就把她的风车送了人。

安安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哭个不停,但妈妈似乎并不理解孩子的情绪,她对安安说:“一个风车,小东西,你给他我再给你买啊,但你要是不给的话,就太小气了,妈妈也会很没面子的。

为了自己的面子,不顾孩子的情绪,你要求的完美对孩子而言却是最不快乐的事情。孩子总是无条件的跟父母站在一起,那么父母在任何时候也都应该无条件的和孩子站在一起,成人世界中的各种准则可以不用过早的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很多家长,喜欢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的孩子不吝啬的表扬,而在表扬的同时还不忘挖苦自己的孩子,这也许在成年人看来,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社交手段,但在孩子看来,父母的每一次批评都会让孩子如坐针毡,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

既然我们可以对别人的孩子不吝溢美之词,对自己的孩子哪怕不能表扬,也尽量不要贬低,我们可以诚恳地跟孩子讨论对错,但是不能让孩子为我们的社交行为买单。

和孩子在一起,无条件地站在孩子的一边,当孩子的感受与我们的社交准则发生冲突的时候,尊重孩子的选择,询问孩子的意见,如果家长都不能够好好的,甚至带点自私的爱他们,又凭什么要求他们能够好好的爱自己呢?

让孩子在自己的规则中长大,才是最好、最正确的成长选择,不要担心会宠坏了孩子,惯坏了孩子,能得到家长越多的关心和爱的孩子,才会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发自内心的配合别人,并懂得分享自己的感受。

别抛下孩子的面子,把里子一次次地掏出来用语言来伤害,孩子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成长,也只有一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