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和做事

 人也昔兮 2020-07-08


我退休后的生活简略地说就是关在家里不出门。不出门的意思是既没有事要出去做,更不出去找什么事做。顺便说一句,我的身体没什么毛病。正因为此,有些时候,我也想出去干点什么事。我可以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可身体怕有什么误会,以为我老是这样窝在家里,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过了一段时间,真的有了一种说法:好好的,不出去找点儿事做,有病。这不是误会,说有病,也不是指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没有什么病,即使有病,自己也知道,所以,对这说法也就不在意。总之,还是坚持不出门。

关于有病的说法,还应该有所补充:说我有病,肯定是指我的脑子不够数,起码是有点乱码。凭什么这样说,我可以替说这话的人这样想:如今所有的人都只想着挣钱,我一个大活人,身体又没有什么毛病,不知道出去弄钱,整天关在家里,这不是脑残是什么。换个角度想,这说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首先,说这话的人是为我好,然后,他说的话,有一部分是实话,最后,最重要的,他认为所有的人一心想着挣钱。肯定没什么毛病,而我却不这想,只能是我有毛病。

但问题是,我不这么想,其实是我什么都没有想。这是实话,一个人退休了,老老实实在家待着,还想什么,还有什么可想的。上班的时候,天天早出晚归,但并没有天天想着这就是挣钱。退休后有退休金,发到手一看,照我的伙食标准,不只是绰绰有余,又不买房子,又不买车,即使每月买一本书,一年穿两双鞋,还应该有所余。其实,这个账我也没有算过,但我知道,吃萝卜白菜,吃馒头喝稀饭,这点账是根本用不着计算的。就这样,一退休,我就在家里坐下了。

具体点说,我每天坐在家里,多数时间看书,写东西。看书写东西的时候喝点茶水。看书写东西算不上事,喝茶水更算不上什么事,我的确是这么看的。还不如我每天拖一次地和洗一次锅碗,当然,偶尔也去超市买一次米或者面。拖地和洗锅洗碗,算是做家里的事,看书写东西既不是家里的事,也不是我自己的事。前者容易理解,后者必须多说几句。人是要做事的,这是谁都知道的。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按照一般的理解,一定要有意义,或者有价值。我看书写东西,对我自己,我也说不出有什么意义,更不用说价值了。但我可以说我喜欢。但喜欢做的,从某种意义说,不叫事,小孩子喜欢玩,只能叫玩,不叫事,老头喜欢下棋,也不叫事,也只能叫玩。这一老一小喜欢的都叫玩不叫事。有人喜欢偷窃,估计比我看书写东西更辛苦,但我们从来不把小偷的偷盗叫做事,当然偷窃也不算是事。

这证明我的看书写东西也算不上做事。但我在看书和写东西的时候,有时候是有做事的心情的。上班的时候,有很多时候,对所做的事很烦,但这烦也是做事的心情。为什么烦,因为觉得事情不该那样做,还知道应该这样做。可明明知道这样做好,却只能那样做,这就有了烦心。退了休,看看书,写点东西,想怎么看怎么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和退休名副其实,就是说,这里没有做事的心情。可不是这样,很多时候,对自己说,看书应该怎么怎么看,写东西应该怎么怎么写。并且,按照自己想的那样看了,写了,感觉会很不错。这和上班时候的做事没有什么区别。上班叫做事,首先因为我虽然是做事的主体,但所做的事百分之九十九是为除我之外的大家,这大家包括领导、上级、同事、班组、祖国,有些时候听报告,还能联系到全世界。虽然我知道做不到那么远,连上级都做不到,但这都是做事的因素,这是不能否认的。上班做事,或者说干工作,直接与我自己有联系的,是工作做得认真,做得好,就有资格评奖和评职称,虽然很多时候评奖和评职称与工作做得好不好没太大关系,但我还是老老实实地相信,它属于基本条件。我上了四十二年班,在这四十二年里,我反反复复做着同一件事,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这一点。这点做事情的心情在这四十几年里,沉淀得很深。后来,我感觉这样上班,这样干事(工作)有点不对劲,按理说,我应该越做越轻松,越干越自在,实际上我是越做越沉重,越干越觉得别扭。我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很快我就明白了,上班时,我做的那些事的赘子太多太重,可又不是我想去掉就能去掉的。结果是,做事的心情就是不开心。如果说,我烦,烦的不是做事,也不是事情本身,而是那种做事的心情。

退休了,坐在屋子里看书写东西,没有了那么多的赘子,但看书是我要看,写东西是我要写,当然与我有关系。可我不能彻底摆脱上班时做事的心境,所以,看书和写东西或多或少还是有做事的心情。好在我已经从名义上不把它们看成是在做事。当然,我也不想把它们和玩绑在一起。没有人这样玩的,我自己也不觉得是在玩,所以,我虽然觉得很好,但不说是在做事,也不说是在玩。

                    2020-7-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