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三桂如果不发动叛乱,老实接受康熙的削藩,会得到善终吗?

 剧透历史 2020-07-08

《清史稿》中对于吴三桂叛乱一事,有着极为有趣的评价,称“上(指康熙)撤藩诸臣……亦必曲意保全之。惜乎三桂等未能喻也!”

在作者眼里,朝廷之所以要削藩,似乎正是为了吴三桂等人着想。但想来,吴三桂本人恐怕不会支持这种“都是为你好”的观点。

先来说说康熙帝为何执意进行削藩。

清朝初年的“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个汉族藩王。云南、广东、福建几乎可以视为这三人的封地。

在入关之初,清军直接统摄的八旗子弟并不算多,想要单纯凭借这些兵力统治整个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清廷对南明和台湾郑氏的战争中,经常能看到投降汉军的身影。

而这三位汉族藩王,正是作用最大、地位最高的汉军降将。可以说,三藩的建立,是清廷在兵力不足的现实下所采用的一种补救手段,它帮助清廷赢得了对李自成、张献忠和南明的战争,却也在之后成为清朝统治者最在意的内部问题。

统一战争的结束,使得三藩的军事意义变得没有那么重要,相反,后者在当地的种种军事和行政特权,却成了朝廷最在意的东西。

实事求是地讲,三人长期以来对封地的经营,在当地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即使是朝廷派去的官员,也难以不受他们的影响。

尤其是吴三桂,利用清廷授予的“便宜行事”特权,他几乎将云、贵两省全部官员纳入他的节制范围,这些被他擢升的官员在当时有着一个听起来有些诛心的名字,叫做“西选官”。

更让康熙帝忍无可忍的,可能是军事上或者说财政上的消耗。

与传统封国军队自给自足的方式不同,满清入关之初为了表示对投降者的优待,又或者说是为了不至于失去对于汉军的控制,一直主动承担对三藩军队饷银补给的供给任务。

到了康熙时期,三藩治下军队的军饷加上当地官员的俸禄消耗,已经成为清朝最恐怖也最庞大的支出,“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

想想看,对于勇于任事的康熙来说,这种情况下,撤藩或者说削藩难道不是一种理所应当么?

但这只是站在清廷一方的观点,对于吴三桂而言,这种说辞可能说服不了他。

因为在他看来,平西王的爵位,是他用一系列战功换来的。从李自成到南明,从东北到缅甸,吴三桂几乎是以百战百胜般的高歌猛进,换来了自己后半生的荣华富贵。

而更为重要的是,1644年4月,他打开山海关,放满清铁蹄入关,虽然获得了“平西王”的爵位,却也因此激怒李自成,后者在永平城西将其父吴襄及吴氏一族尽数斩杀。

因而对于吴三桂来说,为了“平西王”,他已经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并终身无法反悔。

观察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看到的东西自然各不相同,在康熙看来,“三藩”是一份应当被尽快终止的劣质协议,而吴三桂则把它看作自己几十年金戈铁马的报偿。

这种理念冲突之下,双方的矛盾本就不可调和。

更残酷的逻辑还在后面,吴三桂的多年经营下,云南变成了铁板一块 ,但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了整个“铁板 ”的代言人,他的一言一行,除了代表自己,也必须符合身后势力的利益。

与清朝时期满族铁帽子王和蒙古族的塞外王爷不同,吴三桂“平西王”身份之所以煊赫,是因为他背后势力的支持,一旦他选择接受削藩,结局恐怕就只能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来形容了。

即使吴三桂自己想要顺从康熙旨意,配合削藩,但他身后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也不会选择妥协。

吴三桂起兵后,其长子吴应熊虽然拒绝作乱,但二儿子吴应麟却成了造反的“急先锋”。而耿仲明之子,三十余岁的耿精忠同样选择了对抗朝廷。

可以说,利之所在,不会有人轻易妥协和退让。

因此,康熙削藩没有温情脉脉,也没有徐徐图之,这位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并不惮于吴三桂的反叛。

对于吴三桂而言,康熙的削藩,既是对他数十年功绩的否定,也是直接将他置于避无可避的处境中来,在康熙留给他的选择之中,根本就没有“善终”的结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