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想All in,杨元庆决心领跑人工智能

 壹观察 2020-07-08
“ 壹观察 
可以订阅哦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

/壹观察

人工智能时代迎面而来,杨元庆看的很明白,并决定抢先卡位。在今年联想全球创新科技大会(Tech World)上,杨元庆公开表态称“要做这一轮‘智能变革’的推动者和赋能者”,并在会后的群访中表示,要“全力以赴”。

印象中,一向稳重的杨元庆很少在公开场合“热血横戈”。“全力以赴”既是对联想所有员工的鞭策,也是“破釜沉舟”之举。百二秦关终归楚,联想的豪气不亚于当年。

人工智能与联想第三波转型

几乎全球所有科技巨头,都意识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即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重大变革。在此之前,Google I/O 2017 大会上宣布将公司战略从“移动为先”升级为“AI优先”,并发布了自己最新高度定制化的AI芯片。苹果则在2017WWDC上发布了MLKit ARKit两个人工智能开发工具,引发行业震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之快,远超很多企业之前判断,当下即决定未来。

本届联想Tech World同样是2017年全球重要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会,将主题定为“让世界充满AI”的联想,在Tech World上面向生活、工作、社会三大场景展示了联想众多人工智能创新技术和硬件产品,显示了联想在人工智能技术储备和跨行业商业模式探索。

杨元庆认为,就像蒸汽机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数字化之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当下人工智能正在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深刻地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乃至整个社会。

熟悉联想的都知道,杨元庆提出了三波战略:第一波是PC,这是联想目前的主要业务;第二波是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第三波是“设备+云”和“基础设施+云”。如果研究就可以对比发现,人工智能引发的这场第四次工业革命,实际上与联想正进行的“三波战略”高度契合。

更重要的是,与其他智能硬件企业或者互联网企业相比,联想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面向个人用户的“设备+云”,以及面向政企用户和大工业制造企业的“基础设施+云”,实现“两条腿”带动第三波战略的快速落地。

杨元庆宣布称:“三年之内,我们要投入12亿美元,确保第三波战略, 也就是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基础设施+云,设备+云的第三波有足够的后劲。如果不投入的话,我们的PC业务可以很赚钱,可以交出很漂亮的成绩单,但这样我们会失去未来”。

联想的人工智能优势

人工智能有三大基础要素:计算力、大数据、算法。其中数据是人工智能的血液,算法是大脑,计算力则是筋骨皮。

计算力是联想的绝对优势,在刚刚结束的ISC 2017上,联想以91套高性能计算系统入围全球HPC TOP500份额榜,就是说全球最的500台计算机中,联想占了91个。而全球25家的最顶尖的研究机构里面,其中有20家在使用联想提供的超算设备。不久前,联想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全新HPC集群——深腾8810,其搭载的全新HPC+AI智能超算平台LiCO,在HPC软硬件平台上整合支撑了各种深度学习应用,融合了主流的人工智能框架,比如谷歌的Tensorflow、脸书的Caffe、微软的MXNET等。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数据中心业务集团总裁Kirk Skaugen宣布,联想将在中国北京、美国莫里斯维尔、德国斯图加特三地设立AI创新中心,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强大的计算力支撑。联想的计算力优势,仍在给自己不断加码。

大数据取决于用户和设备规模,联想每年销售的设备数量超过1.5亿台,同时拥有国内最大的制造企业数据集群,超过12PB的数据规模仅次于国内BAT企业。

同时,联想在全球有9个数据中心,超过2000台服务器。每天联想新增的数据量超过30TB,每天处理的数据超过150亿条。

PC时代开始,联想就积累了大量数据,但一直没找到好的商业模式,通过各类终端上云和数据打通,2016年有超过5亿台联想电脑、手机、平板、其他智能终端等设备通过联想云服务完成了连接,联想过去很多待挖掘的数据正在被激活甚至焕发出新的价值。

算法是互联网巨头企业过去一直重金投入的领域,联想的方式是引入全球一流人才,迅速补位。2016年底联想宣布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芮勇博士担任CTO,成为联想拥抱AI的灵魂人物。今年3月,联想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由徐飞玉博士负责实验室的研发工作,徐飞玉博士曾担任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语言技术实验室文本分析研究组负责人以及首席研究员。

计算力、大数据、算法优势,让芮勇对联想人工智能未来非常自信,他认为联想是为数很少的同时拥有设备、云服务和云基础架构的公司。因为拥有设备入口,就能让设备和服务结合起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通过后端的云,可以更好了解用户需求,从而把服务做得更好、体验做得更好,这样就能销售更多的设备,周而复始,形成闭环的进化循环。

杨元庆选择All in

平心而论,联想成立33年来,从一家20万元启动的科技创新公司发展至今,在其关键转折点都不乏All in之举。但随后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化转型,已变成跨国巨头企业的联想转身态度都不够果断,这也是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大势、联想优势以及三波战略思考之后,杨元庆果断选择All in人工智能的重要原因。

《壹观察》认为,处于全球技术重要变革时期的联想,更需要有进攻态度和创新容错机制,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和考核激励机制,同时外界也应该给予更多时间和包容。

从本次Tech World大会上来看,联想没有讲多少传统PC的东西,这是联想与过去相比最大的变化。科技行业每年都在发生快速变化,没有企业能永远踏准全部步伐,优秀的企业才会在不断磨练中淬炼价值,颠覆而重生。

就像杨元庆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我觉得转型对任何的一个企业,都不是一个轻松之旅,如果不是脱了几层皮的转型,那就不叫转型”。

由此来看,杨元庆已为All in做好了准备。

《壹观察》已入驻媒体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