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耀双11完胜背后:“逆龄神器”强力助攻

 壹观察 2020-07-08
“ 壹观察 
可以订阅哦 

文/壹观察  宿艺

2017年双11对荣耀来说是真正的“完胜”。

京东+天猫累计总销售额超40.2亿元,一举斩获双11中国手机品牌冠军称号。甚至在京东平台上,荣耀创造了国产手机单品牌销售额首次超越苹果的新记录。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也破例为荣耀打call:“恭喜荣耀,国产品牌第一次成为销售额与销售量双冠军,今天微信朋友圈面向8亿国人进行宣传”。

在价格战厮杀激烈的中国市场,荣耀终于在今年双11完成了对苹果“价值天花板”的突破。而在此成绩背后,由荣耀智能生活产品组成的“逆龄神器”组合同样功不可没。

比如,荣耀畅玩手环A2就获得天猫150-199元档手环销量+销售额双料冠军。

何为荣耀“逆龄神器”?

“逆龄神器”组合是荣耀在智能生活硬件的三大爆款产品:荣耀畅玩手环A2、荣耀体脂秤、荣耀xSport 运动蓝牙耳机。

针对中国年轻人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身体亚健康,导致的“年轻却面临初老”热点社会问题,从今年7月起,荣耀在全国线下+线上发起了“逆龄大挑战”活动。

在众多年轻用户参加的活动中,荣耀逐渐发现了更多真实数据。比如在完成与BAT+华为四大科技企业的年轻员工活动之后,根据荣耀体脂秤的大数据分析,荣耀输出了一份《2017年IT四大巨头员工身体状况排行榜》。

从数据对比中可以发现:在上述四大科技企业中,阿里员工的平均年龄最大(32.2岁);华为和阿里员工的身体年龄相比实际年龄最高,分别达22%和21%,表明这两家企业的工作强度和身体亚健康占比都相对较高;阿里员工肥胖人群(体脂率超标)最多(27%)。

而根据荣耀荣耀畅玩手环A2统计的大数据分析,BAT+华为年轻员工接近50%的员工在深夜0:00还没有入睡,其中华为和腾讯员工占比最高,分别达70%和50%。在运动方面,22%的阿里年轻员工会坚持每周锻炼3小时以上,而腾讯员工的占比只有13%。

荣耀在与年轻用户互动和调查中发现,荣耀畅玩手环A2、荣耀体脂秤、荣耀xSport 运动蓝牙耳机,是年轻用户三款使用频度最高的智能硬件,“逆龄神器”组合名称也由此而来。

值得关注的是,“逆龄大挑战”活动也引发了更多合作伙伴的参与。比如中国最大的运动社交APP Keep与荣耀“逆龄大挑战”联合打造的“男神女神养成记” 健身活动,荣耀畅玩手环A2与年轻时尚潮品网站Yoho的合作,与国内网络知名健身教练在京东直播平台开启“逆龄大挑战”直播等。甚至知名奥运冠军孙杨也为荣耀畅玩手环A2“打call”,其随身佩戴的荣耀畅玩手环A2红色款也被网友昵称为“孙杨红”。

在双11之前,荣耀配件还携手国内知名大胃王朵一在天猫直播和一直播平台进行了“揭秘大胃王朵一的必备清单”直播,累计观看量达1769万次。朵一在视频中向网友演示了荣耀“逆龄神器”组合产品特点,场景化使用和实际体验,以及配合华为穿戴APP打造的专业健身计划,如何让“大胃王”能吃不胖的秘密。

荣耀总裁赵明认为:通过各种尝试,就会发现用户对很多新的体验都持宽容的态度。只要敢去挑战,并和年轻用户良好沟通,他们会以更好的姿态接纳新产品。而“勇敢做自己”,就是荣耀一直坚持的品牌理念。

正是荣耀与合作伙伴不断对“逆龄大挑战”线上+线下的推动,以及“逆龄神器”组合精准的多场景化诠释,让智能生活硬件产品成为荣耀今年双11取得“完胜”的重要推动力。

荣耀发力智能生活硬件

今年10月,赵明在西安在接受《壹观察》专访时曾表示:“荣耀将继续加大对智能硬件的投入,特别是涉及到运动健康和智能家居品类的产品”。

赵明的判断来自荣耀对年轻用户需求的长期洞察,以及荣耀面向人工智能和IoT时代的快速布局。

马云曾公开表示,未来10年中国最需要的是Happiness和Health,阿里从此之后开启了“双H战略”布局。致力于打造“年轻人的科技潮品”的荣耀也是同样的判断:年轻用户在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更加需要娱乐和运动健康,无论是正在热销的“逆龄神器”组合,还是荣耀对智能硬件加大投入的两大方向,都印证了这一点。

同时,全球所有科技巨头都已清晰判断人工智能和IoT时代正在来临,未来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款终端,更看重的是背后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硬件+软件+生态服务。荣耀曾是全球首款人工智能手机荣耀magic的创造者,更加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对智能终端和互联网产生的变革推动力。因此,如何将手机与更多智能硬件打通,如何将不同智能终端间产生的数据和服务进行连接,如何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终端和服务的需要,就成为“与年轻人共创潮流生活方式”的荣耀必须抢先思考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双11荣耀“逆龄神器”组合热卖仅仅是个表象,伴随荣耀智能生活硬件的强力助攻,荣耀AI元年已经开启。


壹观察沟通微信:yiguancha_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