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美手机的方法论:交互革命与入口中枢

 壹观察 2020-07-08

引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寒冬之下,仍有细分手机品牌“逆市”生长。

文|壹观察  宿艺

中国手机市场这个冬天似乎格外持久。

根据工信部数据,2017年除了2月以外,其他月份的手机出量都是同比下滑,11月份下滑幅度更是超过20%。来自供应链消息称,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企业近期都下调订单规模,预示着行业对2018年手机市场也并不乐观。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业手机品质整体加强,过去用户被迫“一年换机”的情况得到缓解,质量不过关的手机企业直接被洗牌出局;另一方面是智能手机同质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即使全面屏到来也没有明显改善,在5G来临之前,用户缺乏换机的驱动力。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用户换机周期已经从2012年的18个月延长至2017年的21个月。

市场触及天花板,掉头下行,必然加剧品牌手机企业间的全面战争。根据IDC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数据,中国手机TOP 5头部品牌份额已高达73%,相比2016年同期65.2%增长了近8个百分点,也就意味着TOP 5之后的手机市场品牌份额和出货量进一步被压缩。

不过一些细分手机品牌仍旧获得了“逆市”生长,比如锤子、美图、一加手机。罗永浩依靠坚果Pro实现了锤子单款手机销量突破100万台的销量门槛;美图预计2017年出货超过20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100万台;一加手机则在印度、欧洲和美国等海外中高端电商市场的取得明显增长。

这些成功细分手机品牌的共同特点是差异化特点鲜明,重点满足一部分圈层细分用户的精准需求,这也是动辄出货量目标千万台的大品牌手机因照顾普遍性需求而照顾不到的市场空间。

好处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年出货量超过4.5亿台,足以给细分手机品牌充分的市场,年轻用户消费升级和圈层化家居实际上也让这个空间不断加大,相反那些与头部厂商拼“性价比”的手机企业日渐艰难。

细分市场非“红海效应”也吸引了更多新进入者,比如2017年底发布了国内首款三重生物识别手机的国美。

家电、PC和连锁企业进入手机行业,过去两年有诸多失败案例,国美手机此次入局也引发了诸多讨论与争议。但《壹观察》认为,国美手机入局能否成功,不再于过去失败案例的数量,而在于国美手机能否充分吸取行业失败案例的教训,充分发挥自有优势。毕竟当今的成功经验不足以保证未来不会失败,过去的失败不意味着后来者不能成功。

相比锤子主打的外观设计与软件差异化、美图手机主打拍照、一加手机强调“手感”、配置与流畅性,国美手机最明显的差异化特点则是多重生物识别方案带来的全新人工智能交互方式,以及面向智慧家庭变革的入口式场景化体验。

智能手机相对传统手机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交互方式,用户从大拇指按键,发展到手指触控屏幕操作,这背后是屏幕供应链和操作系统交互方式的变革,由此带来了生态应用丰富的全新移动互联网时代。

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全球主要手机企业也都通过硬件+软件+系统创新加速产品和体验变革。如苹果iPhone X搭载了苹果A11 Bionic(仿生)处理器,以及取消传统Home键,增加了人脸识别解锁Face ID。华为Mate10内置了海思970处理器,与EMUI 8.0结合可实现“智慧助手”、语音助手和信息直达等主动交互体验创新。

可以说,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手机将带来三大改变:一是人机交互方式上,语言和眼睛等最自然、最高效的交互将取代手指触屏,背后是传感器、语音语义识别、人脸和图像识别能能力的革新;二是智慧手机有“大脑“会自己“思考”,通过用户习惯和场景化提供更贴切的智慧服务,这背后是大数据、云计算、端侧大计算能力的进步;三是智能手机将成为用户与智慧家庭、智能城市的主要入口终端,智慧手机将超越人眼去感知能力,完成人、物、环境的万物智慧互联时代进化。

从国美最新发布的GOME U7手机上,实际上也可以看到这三大创新趋势:

GOME U7手机是全球目前唯一采用虹膜、人脸、指纹多重生物识别方案的智能手机。与传统手机厂商识别方案主要用于安全和解锁不同,通过与GOME OS 2.0系统结合,带来了人机交互方式的全新升级与变革。比如GOME OS 2.0基于虹膜识别技术增加了隐私相册、通讯隐身等私密安全功能,同时支持"My-Key2.0 钥匙串 "功能,用户可把自己的应用账户密码通过虹膜识别进行加密存储,只有机主本人才可以“无密使用”体验。可以说,GOME U7手机是目前生物识别和感官操控技术集中度最高的一款产品,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感官操控技术搭载到新产品中去。

GOME OS 2.0系统内置了智慧AI 3.1模块功能,可以根据用户习惯、服务数据和云端大数据,智能规划用户日程安排和行程,提供主动信息服务,并且可以通过算法把不需要的后台进程关闭,提高手机操作流畅性和续航时间。

面向万物智慧互联时代,国美已将自身定位从家电零售商转为围绕“家·生活”的产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这个定位中,无论是渠道端的场景化智能体验,还是用户家庭智能化生活,国美手机都将作为人口级的智能控制中枢。

实际上,关于家庭智能控制中枢业内这两年来有不少争论,比如智能路由器、智能音箱、智能网关和智能手机。目前来看,路由器和网关产品因为缺乏与用户的语音等直接互动方式,已经被业内基本放弃,未来的入口级终端基本上就是智能音箱和智能手机之争。

《壹观察》认为,智能手机在全球是一个约15亿台的真正普及型智能终端,而智能音箱2017年出货也仅为3000万台左右,而且不能完成用户在不同场景、甚至是不同房间内的随身移动和随时切换。更重要的的是,随着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多重生物识别方案、无线充电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的语音控制入口作用完全可以取代智能音箱,成为人口级的智能控制中枢的可能性远大于智能音箱,甚至未来更长的时间内智能手机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美手机在多重生物识别、人口级的智能控制中枢布局的卡位是准确的,并且正当其时。所谓风口就是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成熟度的交点,预计未来2-3年内会有更多手机企业跟进国美选择的这一战略方向。

对于国美手机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加速产品和技术的迭代,并且坚定不移的跑下去。毕竟手机行业是一个长跑,最后拼的还是毅力、体能和忍耐力。


壹观察沟通微信:yiguancha_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