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I摄影从风口到风噪:荣耀10如何引领AI2.0全新进化?

 壹观察 2020-07-08

AI被炒得火热,如今智能手机企业似乎“没有AI概念就不好意思发布新品”,AI摄影更是出现“风噪”迹象。

究其原因,主要芯片企业为了卡位都推出了AI概念处理器,手机企业谁都不想在这场竞争中落伍,产业内更是有些企业为了估值或者市值热衷于概念炒作,共同助推了“风噪”升级。但与“全面屏”这种单个供应链的进步,AI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作用,那些热衷于概念炒作和营销噱头的公司,透支的是品牌信誉和用户口碑,日趋理性的用户很难再为企业简单的概念炒作进行买单。

作为AI手机市场的引领者,从2016年底的荣耀Magic 到2017年11月发布的荣耀V10,荣耀都领先国内其他手机品牌约半年时间的“一代产品”节奏。即将发布的荣耀10透露出的主打方向是“AI摄影革命”,再次成为业界和用户关注的焦点。

我来到华为北京研究所,决定找荣耀与海思芯片的专家聊一聊,理清一下AI手机乱象背后的行业现状,以及荣耀准备如何引导“ AI2.0”全新进化。

荣耀10官微透露主打方向是“AI摄影革命”

AI手机三大标准

智能终端AI化是所有科技公司都认可的未来趋势,但AI并不像“全面屏”一样可简单识别,也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被“浑水摸鱼”是整个行业目前面临的尴尬问题。

华为海思芯片产品市场总监周晨认为,真正的AI手机必须具备三个明显标识:

是否有独立的芯片级硬件AI处理单元。目前全球主要芯片企业推出的产品分为两类:华为和苹果的专用硬件级AI芯片处理单元,以及高通、联发科采用的通过软件算法协调Soc中不同处理单元的异构计算方式。

周晨认为,AI并不是从0到1突然出现的,而是从1到100逐步发展的结果。理论上Soc中的CPU、GPU、DSP都可以进行运算,但在手机Soc发展中,普遍选择在CPU之外逐步增加GPU、DSP、ISP等独立运算单元,实际上还是因为效率和能耗的结果。增加单独的GPU在图形计算方面一定会比只有CPU好,这是一个简单明了的道理、并且被产业长期验证。在麒麟970中内置一个独立的AI预算单元NPU也是这个道理,从实际运算效果来看,在性能上NPU 是 CPU 的 25 倍、GPU 的 6.25 倍,能效上NPU 更是达到了 CPU 的 50 倍,GPU 的 6.25 倍(华为Mate 10运行数据)。独立AI运算单元直接决定了手机的AI实际体验,并且有效解决了智能手机在能效与性能上的“死循环”。

高通选择软件算法协调不同处理单元运算的传统方式,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手机芯片从调研需求、立项到研发每代产品都在三年以上。也就是说,今天已经发布的产品,实际上是基于三年前各自芯片企业对未来需求变化的预判。端侧AI强运算需求是华为和海思之前的坚定判断,现在也印证了这一判断的准确性,但不是所有芯片企业三年前都踏准这一趋势变化;第二个是华为和苹果其AI处理器都是提供给自己使用,只考虑到自家的产品节奏和适配就可以了,需求和目标都非常明确。而高通作为商用芯片公司,必须考虑到尽可能照顾到更多合作伙伴的技术能力、节奏需求和产品适配问题,这也是商用芯片公司会在独立AI运算单元策略上趋于保守的原因。

周晨认为,未来独立AI运算单元一定是所有芯片企业的方向,两年之内就会印证这一判断,而目前是否采用独立AI运算单元的处理器,也直接决定了手机AI性能和能耗表现。

必须有与硬件适配的AI系统,才能充分发挥AI处理器的性能。比如手机只要开机CPU就会运行,而打开相机一瞬间DSP也会运行,这中间会存在任务“叠加”问题,在增加独立AI运算单元后更是如此。苹果的做法是将其A11 Bionic中的独立AI运算单元目前主要提供给使用3D 结构光技术的Face ID使用,而海思麒麟970的做法是将NPU能力向拍照等更多应用服务开放,通过EMUI8.0系统提升整体手机的AI体验。

从荣耀V10实现的智能识别13种拍照场景、主动场景化服务、智能助手、智能识屏、AI随行翻译等功能都可以看到AI能力带来的性能提升。可以说,麒麟970与EMUI8.0是目前AI手机的“最佳拍档”。

必须有众多合作伙伴与开发者共同参与和打造的AI生态。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生态的作用就日趋显著,AI时代更是如此,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力量取得全产业链的成功。荣耀做法是推动Hi AI平台向所有合作伙伴与开发者开放,通过NPU AI计算能力提升合作伙伴应用和服务的效率和AI体验。

周晨透露,目前已有200-300家主流应用开发商签约,应用商店中将很快开辟AI专区,首批上架有100多个应用,目前使用Hi AI平台的应用会与普通应用在速度和效率上有10倍以上的明显差异,并且越是对端侧AI计算需求重的应用(如识图购物APP等)这种差异会越明显。

荣耀产品副总裁熊军民对《壹观察》表示,AI本质上个工具,目前垂直应用领域还是AI重点突破方向,比如AI拍照。除了单个APP AI优化外,荣耀另一个方向是把不同垂直类型的APP服务数据打通,通过AI根据不同场景把APP应用服务串起来。比如用户订购了一张电影票,那么荣耀AI手机就会根据用户所处的位置和路面拥堵情况,提醒用户打车或者选择最优路线开车前往,到了电影院主动弹出购票二维码,在电影结束后根据用户习惯,以及还在营业的餐馆,向用户提供更加智慧和贴心的服务,“这种思考过程和逻辑就像人的思考一样自然”。

荣耀10如何引领AI2.0全新进化?

根据荣耀官微公布的信息,荣耀10将于4月19日在上海发布,主打方向就是“AI摄影革命”,按照荣耀比较踏实的风格,荣耀10在AI摄影体验上将会带来一次“跳跃式”提升。

荣耀产品副总裁熊军民向我演示了在AI拍照的多个最新技术突破:

同一场景多物体AI智能拍照识别。当前AI场景识别主题是单物体,但用户实际拍照场景中往往面对的是同一场景中复杂的主体,这也是荣耀AI拍照正在研发的方向。在荣耀总裁赵明近期发布的微博中,有两个港口照片样张,其中一张拍照水印显示来自荣耀10,与另一张相比,天空和夕阳颜色更加纯净通透,河流波纹与反光细节明显,建筑物细节准确并富有层次感,相信荣耀AI在智能场景多物体识别技术已经成熟并在荣耀10上得到了应用。

赵明微博发布的荣耀10拍照样张

更加细分场景的AI识别。荣耀V10实现了13种拍照场景的智能识别。在熊军民演示中,可以看到更多类型场景和更多细分物体的识别,在调用算法上更加有针对性,拍出来的照片在细节和色彩表现上更加生动与自然。

熊军民称,荣耀新的AI摄影每个细分场景背后都是数十万张甚至上百万张照片的训练集,但这远远不够,背后还有很多摄影师、美食家、人像摄影师、化妆师等专家共同合作,针对不同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实际上是AI技术、神经网络学习、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和专业人员共同调教的结果,真正做到了“一景一物一算法”,让普通用户也可以随手实现“摄影大师”般的手机拍照体验。

人像摄影中的3D结构光。3D结构光是对端侧AI的计算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验。在近期透露出的荣耀10拍照样张中,可以看到人物与光线的结合非常自然,这不仅需要强大的端侧计算能力,还有基于人像与光线的大量算法优化,预计在荣耀10发布会上会对这一拍照进化做更多展示和解读。

已经透露的荣耀10拍照样张

周晨则对《壹观察》展示了AI拍照的另一个应用,在目前流行的秒拍等短视频分享APP中,用户在拍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背景动画快速变化过程中手臂或者手掌“消失”了,这实际上就是端侧AI运算与识别能力不够的表现,而荣耀与海思正与主流短视频分享APP进行合作,通过Hi AI平台对其进行AI算力的优化与提升,给视频图像质量、用户与背景动画在快速变化中的交互效果都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改善。

周晨对此表示,AI的关键能力其实就是识别,这也是所有AI行为的前提,目前80%的AI应用都是图像类的,海思与荣耀的AI识别能力也是通过不断迭代来提升。这背后基于华为在自主麒麟海思处理器长期的巨大投入,也基于海思过去在端侧AI强运算能力的准确判断,荣耀在拍照等强AI场景和用户体验的判断、投入和突破也非常重要。

结合熊军民和周晨的演示与解读,实际上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荣耀在AI2.0方向的引导力:通过海思麒麟AI处理器提供的专属AI算力、Hi AI架构带来的开发者想象力,系统级的整合力,以及长期针对AI拍照等用户痛点和强体验场景进行的机器学习力,最终形成了荣耀核心的AI引导力,成为不断领先国内其他手机品牌约半年时间的“一代产品”节奏。当其他Android手机品牌还在学习和仿照荣耀AI 1.0时代的AI拍照和场景化服务时,荣耀主导的AI 2.0能力已经成熟,并且在即将发布的荣耀10手机上开花结果。其中最大的突破,或许就是荣耀10的此次主打的“AI摄影革命”。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熊军民和周晨在华为北研所给我进行了其他AI演示和解读,比如Hi AI给合作伙伴APP应用带来的10倍效率和体验提升,具体要等到荣耀10发布会上得到确认和揭开面纱了。就像周晨所言:AI带来的变革才刚刚开始,5G时代将更为明显,这注定是一个掌握核心AI算力和产品节奏的“少数人游戏”,“不要让AI 算力限制了想象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