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照成为用户硬核需求,谷歌与手机厂商联手放了一个大招

 壹观察 2020-07-08

文丨壹观察 宿艺

拍照成为智能手机用户最“硬核”的需求,并由此引发了手机企业持续多年的影像拍照大战。

在5月8日谷歌I/O 2019开发者大会上,除了“AI技术”、“隐私安全”和“智能硬件”三大谷歌刻意突出的关注点之外,谷歌面向安卓应用开发者的CameraX相机新接口对开发者和用户带来的直观感受提升更明显。甚至可以说,这是谷歌在安卓开发机制和生态体验上的一次重要改进提升,未来一年内安卓阵营的手机整体拍照能力将会大幅提升,华为等“领头羊”企业在影像应用上相对iPhone的差异化体验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01

CameraX:安卓生态的影像跃进

智能手机拍照性能,一般而言主要取决于图像传感器、摄像头模组等硬件、核心算法,以及操作系统底层的支撑能力。

iOS生态由于硬件、算法、系统版本更为统一,开发调用机制相对完善,因此对于大多数开发者来说效率更高。安卓则与之相反,不仅硬件配置复杂、系统碎片化严重,不同手机企业在核心算法上的突破对于开发者来说更是相当于增加了各种调用门槛,难以在各自APP上充分发挥安卓手机企业的差异化影像能力。

在自拍、短视频、Vlog等重视手机影像的重度应用日趋普及的趋势下,安卓这一系统级的“短板”更加明显。

谷歌并非没有关注到这一问题,从最开始相机API 1提供基础预览、拍照等控制能力,再到相机API 2提供相对灵活的底层控制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比如美图秀秀、360相机等受用户欢迎的相机类应用。但相比iOS,谷歌发现单纯强化系统级的基础相机功能,既无法满足用户对手机影像上的高需求,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与此同时, 硬件供应链更加自由灵活,在算法、系统级优化能力具备优势的安卓大厂,反而取得了相对iPhone的“逆袭”。以华为为例,从P20系列就开始在手机拍照领域形成了包括iPhone在内的“甩竞争对手一条街优势”,其中P20 Pro在全球专业相机评测机构DxOMark网站上“霸榜”一年之久,之后苹果和三星接连发布的新旗舰都未能打破这一记录,最终还是由华为新一代P30 Pro再次完成了刷新,并与Mate 20 Pro、P20 Pro等多款旗舰手机形成了“屠榜”之势。

这也给谷歌提出了另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聚合华为等在影像能力上领先的安卓品牌,将相机功能进行开放,共同建立安卓领域的标准相机接口,来解决第三方开发者的跨品牌、跨硬件调度与优化问题,促进安卓应用生态的繁荣与整体用户拍照体验水准的提高。不过另一个重要的悬念是,手机企业将核心拍照功能进行开放的意愿如何?

从谷歌I/O 2019开发者大会上公布的CameraX合作厂商来看,华为、三星、LG、MOTO四家厂商皆参与其中,说明作为系统厂商的谷歌与主要安卓终端企业已经达成了一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全球手机拍照领域NO.1的华为,并没有将自己的优势秘而不宣,而是选择了开放的态度,通过CameraX接口首期开放了人像、大光圈、HDR系统拍照功能,未来还将逐步开放更多影像创新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全球安卓生态开发者,今后可以直接通过CameraX调用华为手机超强的人像、大光圈、HDR等影像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差异化影像创新服务,甚至将超过自己应用在iPhone上的体验

由此来看,在拍照这一手机用户最“硬核”需求领域,华为等主要安卓品牌将会进一步拉开与iPhone的体验优势。特别是在拍照等影像应用生态方面,预计安卓阵营会迎来真正的爆发,这在安卓与iOS两大生态阵营超过十年的PK中,还是第一次。

《壹观察》认为,谷歌成功联合华为等终端厂商共同推动影像功能向第三方开发者生态共享,是作为系统厂商的本分,说明谷歌终于寻找到了一条生态开放策略下的优质聚合进阶之路。对于华为来说,推出CameraX作为下一代相机接口,有助于更多开发者为华为手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应用服务,降低开发成本,同时推动安卓生态整体完善度的提升。这是谷歌、手机企业、开发者与用户多方共赢的最佳选择

02

华为通过大技术投入反哺安卓行业创新

从华为P9系列双摄引入大光圈功能开始,就标志着华为寻找到了一条技术投入与贴合用户核心影像需求的产品创新办法,这对于传统“理工男思维”的华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到P10系列AI人像摄影模式的推出,P20系列三摄的超级夜景、超级慢动作等功能,再到集合暗拍、长焦、人像等摄像功能于一身的“超感光徕卡四摄”华为P30系列,华为不仅在手机拍照性能与功能丰富性上超过iPhone,更是引领了整个安卓手机的影像发展趋势。

这种持续“甩竞争对手一条街”优势背后,是华为基于长期以来持续的巨大技术投入与核心软硬件结合路线,比如定制的图像传感器、摄像头模组,自主的核心处理器与芯片(海思麒麟处理器、ISP、NPU),以及强大的算法与软硬件系统整合能力。

数据显示,2018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1015亿元,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人民币4850亿元。根据欧盟报告显示,华为2018年研发投入排名全球第五,中国企业第一。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与《壹观察》的一次对话中曾透露:华为2018年终端业务研发投入超过60亿美元(高于400亿元人民币),超出其他所有中国手机厂商的研发投入总和。

可以说,华为在手机影像能力上具备领先优势,仅仅是华为技术能力长期持续投入的一个细分表现。在核心处理器、5G技术,以及操作系统核心能力上,同样都有不俗的表现。

以最新旗舰华为P30为例,华为同时发布了基于Android 9的EMUI 9.1,以及重构安卓系统底层的“方舟编译器””与“EROFS超级文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都被业界视为对谷歌安卓系统的创新“反哺”。

实际上,从2011年底华为手机进入大众消费市场开始,华为就敏感地意识到安卓系统的顽疾问题,将是自己与苹果进行用户体验较量中未来至关重要的短板。

在长达七年的EMUI系统演进中,华为对安卓生态的创新与“反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2年推出EMUI初代版本之后,到2015年EMUI 4.0的摸索阶段,让华为初步确定了对安卓系统的优化与解构方向。

第二阶段,是2016年从EMUI 5.0开始,在硬件方面完成了重大创新并在旗舰市场站稳脚跟之后,华为开始“解构”安卓系统,最核心的是把系统软件架构做了更好的重建,将系统底层、中间层,以及应用层之间的分割更为清晰。将一些华为需要的模块进行底层优化和增强,实现Android系统“每一个模块代码华为都清晰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具备自己真的是系统底层“换心手术”式优化。

要知道,Android系统本身并不只是为智能手机定制,系统代码超过1亿行,非常臃肿。华为为此投入数量众多的系统工程师进行“定向攻坚”,仅此一项投入就超过了很多国产手机企业的全部软件研发人员。配套的研发硬件环境投入也是惊人的,仅老化测试装置成本就超过5000万美元。

同时,2016年搭载EMUI 5.0的华为Mate 9,首次在业界规模商用F2FS文件系统,替代了传统的Ext4文件系统,令用户分区的文件读写流畅度提升20%。F2FS文件系统和EMUI 5.0的“长期系统不卡顿”,在EMUI 5.0发布之后,连Google都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有挑战”工作,并在之后的Android系统版本升级中借鉴了华为EMUI的经验,向其他安卓手机全面开放。

第三阶段,是伴随P30发布的EMUI 9.1,以及其首先搭载的“方舟编译器”与“EROFS超级文件系统”,这实际上进入了对安卓系统底层的“重构”阶段,也可以说是走入了谷歌之前都不敢自我“开刀”的真正底层与核心系统运行机制。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博士在与《壹观察》对话中曾透露,相对传统Android系统,方舟编译器实现了对系统底层的大“换血”:业界首个多语言联合优化编译器;干掉了安卓最关键,也是长期被诟病的“虚拟机”;以及上层业务代码不需要改动,开发者只通过华为方舟编译器就可以实现重新编译的目标。

EROFS超级文件系统同样是安卓底层系统的重大创新,相比F2FS文件系统可带来系统随机读性能提升20%,ROM空间还节约了2GB。以华为P30 Pro 128G为例,系统初始空间相比Ext4节省2GB,相当于用户可以多存1000张照片或500首歌曲。同时,EROFS超级文件系统天然只读设计,系统分区不可被三方改写,相比之前安卓使用的Ext4读写双向的文件系统更加完全。

03

评    论

EMUI的七年进化史,实际上也是华为通过自身大技术投入反哺安卓系统甚至是整个安卓行业创新的历史。

与其他安卓手机企业选择对安卓系统修修补补,甚至是仅仅推出UI/ROM优化方案就进行概念炒作不同,华为在操作系统上选择了一条最难、具有极高风险的道路。在全球安卓手机企业中,也仅此一家。

当然,这种选择也让华为在七年之后,终于成为全球安卓手机企业的创新领导者,并且收获了大量用户的认可。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华为在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占比达29%,也就是“几乎每卖出三台智能手机,其中就有一台来自华为”。在全球市场,根据IDC公布的数据,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剧增50.3%,市场份额达到19%,进一步拉大了与苹果(11.7%)的距离,与第一名三星只相差几个百分点。

同期数据显示,2018年华为全球整体品牌知名度达到86%,全球消费者品牌考虑度已经从2017年的44%提升至46%;用户推荐指数(NPS)在中国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波兰、墨西哥等8个海外重点大国排名前三。

当然,华为手机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余承东接手华为手机业务第一天,就宣称“华为的字典中永远只有第一”。在华为手机出货量即将超过苹果之前,余承东又提出“华为手机目标在体验方面也超越苹果”。而在华为手机出货量稳超苹果,并预计今年第四季度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品牌之时,余承东近期在一次媒体专访中又直言:“未来五到十年,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核心战略就是全场景智慧化生活体验升级,不是之一而是唯一”。

这一方面体现了华为手机“以行践言”的理念和不断突破“无人区”的风格,从另一方面也就理解了华为为何要在手机影像能力、“方舟编译器”与“EROFS超级文件系统”等安卓系统底层的核心能力坚持开放的战略。因为有一点华为非常明确:只有推动安卓生态的整体进步,华为才能最终完成“手机体验也超越苹果”的理想,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赢得更多开发者、合作伙伴与用户的认同,最终完成全场景智慧化战略的“未来十年”布局。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