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天玑1000+发布 看联发科领跑5G

 壹观察 2020-07-08

▲联发科无线通信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彦辑

作者 | 宿艺
编辑 | 子淇

5G时代,联发科再次站上行业引领位置。

5月7日,联发科通过线上技术沟通会发布了最新的天玑1000+ 5G SoC 芯片。天玑1000+ 是天玑1000系列平台的技术增强版,在搭载多项全球领先的技术方案之外,基于全球最新5G技术创新进行了增益,是目前行业最领先的5G SoC 芯片方案。

vivo旗下的子品牌iQOO将全球首发天玑1000+,5G手机新品将于近期上市。

基于天玑系列,联发科在5G初期就完成了5G芯片旗舰/高端/中端的全线布局,并且已实现了终端机型的落地,上半年将会看到多款手机发布。联发科凭借天玑系列5G SoC,正式开启了与高通在5G市场上的“对弈”之局。

联发科无线通信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彦辑对此表示:“联发科绝对有信心领跑5G技术创新,也绝对有信心与合作伙伴推出好的5G产品”。

1

5G弯道超车的天玑1000+

相比行业目前使用的5G旗舰芯片平台,联发科天玑1000+主要有三大技术特征:

全球领先的5G技术

3G与4G时期,国内手机企业与运营商经常强调“双卡双待”功能,但进入5G阶段,包括旗舰芯片平台都只能支持4G+5G的“混合双待”功能,而联发科天玑1000系列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支持5G+5G双卡双待功能的5G芯片,并支持双VoNR语音功能。这是5G芯片与终端方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5G初期运营商网络覆盖不足情况下用户的强体验需求。

除此之外,联发科天玑1000系列在全球首先实现了单芯片支持5G 双载波聚合,带来了全球最快的Sub-6GHz 5G网速。官方数据显示最高可实现4.7Gbps下行与2.5Gbps上行速率,5G信号高速层覆盖扩大30%,对提升5G初期的用户体验与兼顾5G终端未来网络技术演进都非常重要。

全球最低5G功耗

目前已经上市的5G手机,相比4G手机普遍都存在高功耗难题,带来的直接用户体验就是待机时间明显缩短。

联发科天玑1000+采用业界领先的7nm制程工艺,以及自研的独家 5G UltraSave 省电技术,还可以根据用户所在的网络场景与APP使用的情况,实现5G/4G的智能切换,比如游戏时5G在线,待机时切换4G,从而实现最佳的频宽与功耗平衡。数据显示,使用天玑1000+的5G手机相比竞品功耗降低48%,大幅提升了5G手机的待机与使用时长。

5G旗舰重点创新方向:屏幕高刷新率、游戏低延迟、画质高品质。

联发科天玑1000+支持最高屏幕刷新率可达144Hz;游戏方面,HyperEngine 2.0游戏优化引擎可兼顾游戏的启动速度、画面流畅与低功耗,并支持全场景低延迟抗干扰技术,对于游戏用户关注的蓝牙耳机/手柄低延迟特性优化明显;全新升级的图像显示技术MiraVision 画质引擎,与独立AI处理器APU 3.0的软硬化一体化整合,可以带来超越原生4K HDR10+的画质,支持普通SDR 视频片源实时增强至 HDR 显示效果,全面升级5G时代用户的画质与视频体验。

由此来看,联发科天玑1000+就是在之前那颗“拿下全球13项第一”的天玑1000 5G SoC基础上,针对目前市场上的5G终端技术创新需求,以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体验不足,利用自身在5G、省电、屏幕、游戏、视频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进行的定向升级。

这种“小步快跑”的节奏可以在5G初期更好的适应终端合作伙伴与用户的实际需求,背后是联发科多年以来在5G及相关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与持续投入。有利于联发科更好的踩准5G技术创新节奏,获得合作伙伴与用户的认可,实现5G重要技术变革期的“弯道超车”。

2

联发科的两大5G创新引擎

3G时代曾经领先高通的市场优势,以及4G时代被高通份额反超,让联发科深刻理解了技术趋势引领+用户需求洞察的重要性。

天玑1000系列在合作伙伴与业界带来的热烈回应,也印证了联发科致力于打造这种“双引擎”驱动的正确性。

技术引领引擎

联发科近两年给业界的印象改变之一,就是持续强调技术引领的重要性。

联发科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其研发费用接近164亿元新台币,占比总营收规模的24.7%,研发/营收投入占比远高于全球主流科技企业和其他TOP芯片企业。

来自第三方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19年全球半导体研发支出TOP 10企业中,联发科的研发/营收投入占比达26%,位居第一位。与之相比,英特尔为19%,高通为22%,三星半导体为7%。

在2019年底接受媒体的一次采访中,联发科高层曾对此回应称:“相比两年前,联发科最大的变化在于对技术领先的高度重视,而不是以跟随者的角度去做事情”。

在全球5G标准化过程中,联发科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与贡献者之一。在3GPP RAN2担任主席,根据第三方公布的数据,联发科5G文稿占比较4G时期提升四倍,5G文稿接受率高达43%。

对于未来投入,联发科强调称:联发科不会因为5G趋于成熟而降低研发投入,而是会保持现有的研发/营收高占比模式,目标是在全球5G市场不断增强引领力。不光是有竞争力,而是有战略上的影响力,成为一家广受尊敬的企业,联发科正一步步往那个方向前进。

联发科无线通信事业部技术规划总监李俊男

用户与市场洞察引擎

另一个被业界和用户重点关注的是,联发科在5G时代,表现出足以和主要竞争对手高通相抗衡的技术与芯片方案的成熟性。

联发科无线通信事业部技术规划总监李俊男对《壹观察》透露称,联发科5G SoC方案立项于2014年,也就是在4G普及初期,联发科就开始着手5G关键技术的研发,并且从起步开始就以5G SoC单芯片整合方案为目标的。

芯片行业是一个重投入、长周期的行业,惯例是“成熟一代、导入一代、研发一代”,也就是每一代芯片研发周期大约3年,往往一代产生错判就会导致一个很长周期的节奏紊乱和市场被动,从而给竞争对手提供巨大的市场机遇。

以中国用户和运营商重视的NSA/SA双模、5G SoC集成度、5G双载波、5G+5G双网双待为例,联发科天玑1000+全部领先于高通的旗舰芯片节奏。比如后者还在使用骁龙865处理器+骁龙X55的外挂5G基带方案。对于手机厂商来说,5G SoC的单芯片整合方案可以明显减少机身内部元器件堆叠工艺的难度,带来更轻更薄的机身手感,以及低功耗、低延时与低发热量优势。

在关键的市场节奏上,联发科与高通如今在4G/5G时代产生位置互换,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联发科对中国用户与市场需求的准确洞察力与深度贴合。

联发科与中国大陆主管部门和运营商的关系非常紧密,对中国大陆5G技术与部署领先策略有着很深刻的理解,因此从5G启动阶段就决定进行重点投入,节奏一直非常精准。与此相比,高通更加需要照顾到美国运营商的5G建网需求,比如单NSA和毫米波,其旗舰级芯片首发也一直由三星担任,并在美国和韩国市场开启首销。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5G用户市场。据媒体报道,截止今年2月底中国5G手机用户高达2613万,占全球用户的88%。如今在“新基建”顶层战略的推动下,中国三大运营商5G网络建设皆已全面加速,预计年内55万个5G基站的目标将会提前与超额完成,超过欧美主要国家5G基站建设规模的总和。

这也就意味着,在5G初期就迈出“精准舞步”的联发科,将会在接连的5G手机普及爆发期获得更好的市场引领位置。

来自合作伙伴的积极反馈也说明了这一点。联发科无线通信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彦辑博士在发布会的对话环节透露称,除了iQOO首发天玑1000+之外,还有多家手机厂商会基于天玑系列推出5G手机新品。按照媒体的报道,这其中包括了小米、vivo、OPPO,甚至是华为。在之前天玑1000发布会上,上述四大品牌的高管都通过视频形式表达了对联发科5G芯片的看好,其中OPPO副总裁尹文广还提及,OPPO深度参与到联发科天玑1000系列的合作当中。

李彦辑对《壹观察》表示,智能手机时代,芯片厂商的品牌同样重要,联发科将加大对天玑品牌的投入,同时注重与合作伙伴共同提升天玑系列的用户影响力与品牌力。

3

"天玑"背后,是联发科5G全场景布局

5G时代,人类社会将首次真正实现“万物互联”。未来没有孤立的智能终端设备,所有的设备都与人-数据-场景连接在一起,完成全场景无缝覆盖与主动智能服务。

这意味着智能设备将会呈现“去中心化趋势”,无论是终端企业还是芯片企业都必须具备“全场景”终端的布局与服务能力。

联发科同样在“多终端”+“全场景”方面布局迅速。

除了天玑系列完成5G芯片旗舰/高端/中端的全线布局之外,联发科还与英特尔联手进入5G PC行业。联发科将向英特尔交付5G基带芯片,英特尔将整体负责制定5G PC解决方案规格,首批产品计划于2021年初上市。这种“强强联合”模式,有助于联发科5G芯片迅速实现全球主流5G笔记本市场的覆盖。

值得关注的是,联发科智能设备事业群明确提出了“3A策略”(AIoT、Auto、ASIC):主要面向物联网、车用电子、定制化芯片等新兴成长型业务。

目前包括百度小度、天猫精灵、小米小爱同学都采用了联发科智能音箱芯片解决方案, 而这三个品牌已占据了中国智能音箱市场90%以上的份额。电视芯片领域,联发科全球市场份额占比高达60%,全球的累计出货量已突破20亿套。车用电子是智能设备事业群在2019年带来的惊喜,不仅车用芯片实现商用,还拿下了Tier 1车用零组件,开启了联发科在汽车领域的业务增长。

联发科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联发科智能设备事业群的营收占比已高达30%~35%,成为联发科业绩高速增长、终端“全场景”完成广泛覆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联发科高管高层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句话令业界非常深刻:“对于联发科来说,5G是从手机开始,但是不仅限于手机。”

《壹观察》认为,联发科如今已成为全球5G芯片创新的引领者,并且还是全球少有的具备5G全场景技术的核心科技企业。超越对手注定是联发科在5G时代的坚定目标,但从其广泛的“3A策略”布局来看,联发科的5G理想远不止于此。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