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十大保健穴位置及主治

 中学毕业 2020-07-09

1、风池穴

位置: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脖子后面一条大筋,在大筋两旁头发边内的凹窝处。

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中风、高血压、耳鸣、偏头痛。

 2、曲池穴

位置: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

主治: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肩痛、发热、高血压、湿疹、神经性皮炎。

3、内关穴

位置:在腕关节掌内侧,腕第一横纹正中上二寸处。

主治:胃痛、腹痛、恶心、呕吐、心悸、心绞痛、胸闷、手指麻木。

4、神门穴

位置: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失眠、心悸、心痛、心烦、惊悸、健忘、痴呆。

5、合谷穴

位置:俯掌,拇、食二指并拢,于肌肉最高处。

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热病无汗,多汗、消渴、痛经、经闭、滞产。

6、血海穴

位置:医生面对病人,用手掌按在病人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盖骨顶端,拇指向内侧,在拇指尖处取穴。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妇科病、湿疹、神经性皮炎。

7、足三里

位置:正坐屈膝,用手从膝盖向下正中往下摸到一突起高骨,本穴在高骨下三横指,胫骨外缘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腹痛、腹泻、高血压、虚弱、贫血、下肢瘫痪、膝关节疾病。

8、三阴交

位置:从内踝尖直上四横指,胫骨后缘。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多、难产、遗精、阳瘘、失眠。

9、太冲穴

位置:从脚大趾与第二趾的趾缝起向上二横指处。

主治:头痛、头晕、疝气、子宫出血、乳腺疾病、降火。

10、涌泉穴

位置:将五个足趾屈伸,足掌心出现的凹窝处。

主治:胃痛、腹痛、腹泻、高血压、虚弱、贫血、膝关节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